-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共519题
如图表示葡萄酒酿制的简单过程,请据图分析:
(1)从图可知,甲图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__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是为了使酵母菌发酵获得葡萄酒.最后,可以用______试剂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整个酿制过程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原因是______.
(2)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对使用的器具要______并晾干,并用______消毒.
(3)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时,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接种后,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______.(填“群落”或“种群”)
(4)泡菜的制作离不开______菌,在泡菜的腌制过各中,我们还要跟踪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_____(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图中,一天搅拌2-3次,这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酵母菌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的是酒精发酵,其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酵母菌生长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整个酿制过程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对使用的器具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属于种群.
(4)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泡菜的腌制过各中,我们还要跟踪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会害人体健康,因为亚硝酸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重铬酸钾 这一温度最合适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2)清洗干净 70%的酒精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种群
(4)乳酸菌 会 亚硝胺
解析
解:(1)甲图中,一天搅拌2-3次,这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酵母菌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的是酒精发酵,其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酵母菌生长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整个酿制过程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对使用的器具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属于种群.
(4)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泡菜的腌制过各中,我们还要跟踪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会害人体健康,因为亚硝酸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重铬酸钾 这一温度最合适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2)清洗干净 70%的酒精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种群
(4)乳酸菌 会 亚硝胺
如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是: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
第二步:对培养基用______ 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在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发酵瓶要进行______,后期发酵时通气口的阀门要时______(开或关).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
(4)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程②果醋制作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氧需氧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
第二步: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
(2)在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发酵瓶要进行清洗、消毒.醋酸菌是好氧菌,后期发酵时通气口的阀门要时开.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4)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
(1)醋酸菌 异氧需氧型 第一步: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第二步:高压蒸气灭菌
第三步: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四步:30~35℃
(2)清洗、消毒 开
(3)乳酸菌
(4)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解:(1)过程②果醋制作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氧需氧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
第二步: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
(2)在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发酵瓶要进行清洗、消毒.醋酸菌是好氧菌,后期发酵时通气口的阀门要时开.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4)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
(1)醋酸菌 异氧需氧型 第一步: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第二步:高压蒸气灭菌
第三步: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四步:30~35℃
(2)清洗、消毒 开
(3)乳酸菌
(4)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如图甲是以李子为原料生产果醋的生产工艺,乙曲线表示温度、酒精度对醋酸发酵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时,酵母菌代谢减慢甚至死亡,原因是______.
(2)根据乙图,醋酸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______,适宜的酒精度范围为______,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______.
(3)醋酸发酵前除改变温度外,还需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
(4)李子果汁生产时,加入果胶酶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为了节约成本,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需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请完善下面实验思路:准备相同体积的李子榨汁若干份,分别加入______,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在进行酒精发酵时,若温度过高会影响酶的活性,使酵母菌代谢减慢甚至死亡,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根据乙图可知,醋酸发酵的适宜的温度为30℃,适宜的酒精度范围为6.0%~6.5%;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因此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
(3)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酒精发酵后转入醋酸发酵前,除改变温度外,还需通入无菌空气.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因此自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因变量为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因此,准备相同体积的李子榨汁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果胶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故答案为:
(1)温度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2)30℃6.0%~6.5% 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
(3)通入无菌空气
(4)不同量的果胶酶 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解析
解:(1)酵母菌在进行酒精发酵时,若温度过高会影响酶的活性,使酵母菌代谢减慢甚至死亡,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根据乙图可知,醋酸发酵的适宜的温度为30℃,适宜的酒精度范围为6.0%~6.5%;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因此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
(3)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酒精发酵后转入醋酸发酵前,除改变温度外,还需通入无菌空气.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因此自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因变量为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因此,准备相同体积的李子榨汁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果胶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故答案为:
(1)温度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2)30℃6.0%~6.5% 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
(3)通入无菌空气
(4)不同量的果胶酶 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果酒、果醋制作是常见的例子.
(1)果酒、果醋制作中,都需要大量纯种发酵微生物,所以首先要对发酵微生物进行培养,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______、渗透压等条件;为防止杂菌污染,还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______.
(2)以下是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请分析回答:在果醋发酵过程中,用______证明是否有醋酸生成.果醋发酵时使由甲瓶滴入乙瓶的液体流量约为每5min1滴,并不断通入______.如果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则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此时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______.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条件;为防止杂菌污染,还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2)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可用pH试纸证明是否有醋酸生成.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进行果醋发酵时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酒精发酵需要无氧环境,因此用此装置不需要通入空气.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故答案为:
(1)酸碱度 灭菌 消毒 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
(2)pH试纸 无菌空气 18~25℃不需要通入空气 C2H5OH+O2CH3COOH+H2O
解析
解:(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条件;为防止杂菌污染,还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2)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可用pH试纸证明是否有醋酸生成.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进行果醋发酵时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酒精发酵需要无氧环境,因此用此装置不需要通入空气.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故答案为:
(1)酸碱度 灭菌 消毒 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
(2)pH试纸 无菌空气 18~25℃不需要通入空气 C2H5OH+O2CH3COOH+H2O
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自然界中一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差.下面是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______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瓶中的液体经适当稀释后,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______.从存活的酵母菌提取DNA,从中获取目的基因并用PCR技术大量扩增.这里目的基因是指控制______合成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一种穿梭质粒上.该质粒既含有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pMB1ori,也含有酵母菌复制起点ARS,还具有两种标记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你认为这种质粒的特点是______.
(4)大肠杆菌被该质粒转化后,应接种于含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将质粒导入酵母菌时,由于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应选择缺乏______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对转基因酿酒酵母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将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最初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被快速消耗,随着发酵继续进行,酿酒酵母能够______,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正确答案
解:(1)葡萄皮上含有野生型酵母菌,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能防止杂菌污染.
(2)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有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进而筛选出能利用木糖的酵母菌,从中获取目的基因,即木糖发酵有关的酶的基因.
(3)据题意“质粒既含有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pMB1ori,也含有酵母菌复制起点ARS”,说明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复制,也可以在酿酒酵母细胞中复制.
(4)转入质粒的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故可以培养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以缺乏尿嘧啶合成酶的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可以利用缺乏尿嘧啶的培养基筛选出导入质粒的酵母菌菌株.
(5)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大量消耗后,酵母菌仍能利用木糖快速产生酒精,说明转基因酵母菌培养成功.
故答案为:(1)无菌水
(2)不能利用木糖发酵(或缺乏木糖发酵途径) 木糖发酵有关的酶
(3)既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复制,也可以在酿酒酵母细胞中复制
(4)氨苄青霉素 尿嘧啶合成
(5)葡萄糖和木糖 利用木糖产生酒精,并且酒精浓度升高对木糖发酵无明显影响
解析
解:(1)葡萄皮上含有野生型酵母菌,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能防止杂菌污染.
(2)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有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进而筛选出能利用木糖的酵母菌,从中获取目的基因,即木糖发酵有关的酶的基因.
(3)据题意“质粒既含有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pMB1ori,也含有酵母菌复制起点ARS”,说明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复制,也可以在酿酒酵母细胞中复制.
(4)转入质粒的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故可以培养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以缺乏尿嘧啶合成酶的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可以利用缺乏尿嘧啶的培养基筛选出导入质粒的酵母菌菌株.
(5)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大量消耗后,酵母菌仍能利用木糖快速产生酒精,说明转基因酵母菌培养成功.
故答案为:(1)无菌水
(2)不能利用木糖发酵(或缺乏木糖发酵途径) 木糖发酵有关的酶
(3)既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复制,也可以在酿酒酵母细胞中复制
(4)氨苄青霉素 尿嘧啶合成
(5)葡萄糖和木糖 利用木糖产生酒精,并且酒精浓度升高对木糖发酵无明显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