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果酒、果醋的制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图A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B是一个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请分析回答:

(1)果醋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果酒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这两类微生物在代谢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其中______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2)果醋是在图B的______瓶中产生的,发酵的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______

(3)图A的①过程是在图B中______瓶内进行的,发酵产物酒精要在(______选填:酸/中/碱)性______条件下用来鉴定.

正确答案

解:(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中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2)在图B中,乙持续通入空气,说明乙瓶是果醋的发酵装置,即果醋是在乙瓶中产生的.若制作流程是果汁→果酒→果醋,则醋酸菌的碳源来源于乙醇;若制作流程是果汁→果醋,则碳源来源于葡萄糖.

(3)图A①表示果酒发酵,而果酒发酵需要无氧条件,因此该过程是在图B的甲瓶中进行的,即酒精是在甲瓶中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鉴定,呈灰绿色.

故答案为:

(1)醋酸菌   酵母菌    酵母菌

(2)乙   乙醇(葡萄糖或乙醇)

(3)甲   酸   重铬酸钾溶液

解析

解:(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中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2)在图B中,乙持续通入空气,说明乙瓶是果醋的发酵装置,即果醋是在乙瓶中产生的.若制作流程是果汁→果酒→果醋,则醋酸菌的碳源来源于乙醇;若制作流程是果汁→果醋,则碳源来源于葡萄糖.

(3)图A①表示果酒发酵,而果酒发酵需要无氧条件,因此该过程是在图B的甲瓶中进行的,即酒精是在甲瓶中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鉴定,呈灰绿色.

故答案为:

(1)醋酸菌   酵母菌    酵母菌

(2)乙   乙醇(葡萄糖或乙醇)

(3)甲   酸   重铬酸钾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酵母菌是酿酒和食品生产等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微生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______(写反应式),该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2)酒精发酵时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纯净菌种,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3)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对培养基、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所化碳,其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该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氧气浓度、温度、PH等.

(2)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基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对于接种环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就是灼烧灭菌.

故答案为:

(1)C6H12O2C2H5OH(酒精)+2CO2+能量    氧气浓度、温度、PH等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高压蒸汽灭菌、灼烧

解析

解:(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所化碳,其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该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氧气浓度、温度、PH等.

(2)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基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对于接种环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就是灼烧灭菌.

故答案为:

(1)C6H12O2C2H5OH(酒精)+2CO2+能量    氧气浓度、温度、PH等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高压蒸汽灭菌、灼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1)传统发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果酒和果醋就是常见例子.当发酵装置由果酒酿造转为果醋酿造时,首先要提高______,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

(2)微生物培养基通常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______℃条件下,灭菌15至30min,然后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_℃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______(开花/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一般将pH控制在______左右,温度控制在18至22℃,并每天光照12h.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____________的关键性激素.

(4)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______法.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______浸泡.

正确答案

解:(1)果酒制作需要在缺氧且温度为18℃~25℃的环境中进行,而果醋制作要在有氧且温度为30℃~35℃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当发酵装置由果酒酿造转为果醋酿造时,首先要提高发酵温度,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2)微生物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即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条件下,灭菌15至30min,然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一般将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至22℃,并每天光照12h.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

(4)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压榨法.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故答案为:

(1)发酵温度      充气               

(2)121           50

(3)未开花   5.8   脱分化   再分化   

(4)压榨         石灰水

解析

解:(1)果酒制作需要在缺氧且温度为18℃~25℃的环境中进行,而果醋制作要在有氧且温度为30℃~35℃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当发酵装置由果酒酿造转为果醋酿造时,首先要提高发酵温度,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2)微生物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即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条件下,灭菌15至30min,然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一般将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至22℃,并每天光照12h.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

(4)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压榨法.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故答案为:

(1)发酵温度      充气               

(2)121           50

(3)未开花   5.8   脱分化   再分化   

(4)压榨         石灰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许昌期末)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 (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______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______,导致______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某同学尝试用罐头瓶制作果酒,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______,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酵母菌与杂菌之间存在______关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______不利于杂菌的生长.

正确答案

解:(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制作果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放掉发酵产生的CO2,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酒精更不利于杂菌生长,从而淘汰掉杂菌.

故答案为:

(1)乳酸     发酵装置密闭不严      醋酸

(2)放掉发酵产生的CO2

(3)竞争    酒精

解析

解:(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制作果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放掉发酵产生的CO2,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酒精更不利于杂菌生长,从而淘汰掉杂菌.

故答案为:

(1)乳酸     发酵装置密闭不严      醋酸

(2)放掉发酵产生的CO2

(3)竞争    酒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围绕葡萄酒制作及评价的问题:

(1)传统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发酵菌种来源于______,为防止杂菌污染影响葡萄酒的品质,请提出一项防止杂菌污染措施______

(2)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的迅速增殖提供______;后密闭,促进酵母菌的无氧发酵产生酒精.请在答案纸相应的坐标系中绘制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______

(3)检测发现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一直下降,试解释其中原因:______

(4)在家庭制作葡萄酒时,往往要向新鲜的葡萄汁中加入一定的白糖和白酒,加入白糖的目的是______,而加白酒的可能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发酵菌种来源于葡萄皮上的酵母菌,为防止杂菌污染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一般葡萄要先冲洗再去梗.

(2)有氧呼吸能够为酵母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无氧呼吸酵母菌不再增殖,产生酒精,随着酒精产量的增加,酵母菌数量又减少,如图:

(3)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发酵液pH会降低.

(4)在家庭制作葡萄酒时,如果想酒甜些需要进入白糖;如果想酒的度数高些,可以加入一些白酒.

故答案为:

(1)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先冲洗再去梗

(2)能量

(3)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发酵液pH会降低  

(4)增加酒的甜度 增加酒的度数

解析

解:(1)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发酵菌种来源于葡萄皮上的酵母菌,为防止杂菌污染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一般葡萄要先冲洗再去梗.

(2)有氧呼吸能够为酵母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无氧呼吸酵母菌不再增殖,产生酒精,随着酒精产量的增加,酵母菌数量又减少,如图:

(3)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发酵液pH会降低.

(4)在家庭制作葡萄酒时,如果想酒甜些需要进入白糖;如果想酒的度数高些,可以加入一些白酒.

故答案为:

(1)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先冲洗再去梗

(2)能量

(3)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发酵液pH会降低  

(4)增加酒的甜度 增加酒的度数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