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1)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是______

(2)研究表明,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说明酵母菌是一种______微生物.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3)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一般控制在______温度范围,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4)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______,为提高水果的出汁率,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酵母菌即可进行无氧呼吸,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在18~25℃时,酶的活性最强,代谢最旺盛,因此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一般控制在18~25℃温度范围.

(4)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果胶酶能使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使果汁变得澄清.

故答案为:

(1)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兼性厌氧型     灰绿

(3)18~25℃在此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代谢最旺盛

(4)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果胶酶

解析

解:(1)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酵母菌即可进行无氧呼吸,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在18~25℃时,酶的活性最强,代谢最旺盛,因此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一般控制在18~25℃温度范围.

(4)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果胶酶能使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使果汁变得澄清.

故答案为:

(1)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兼性厌氧型     灰绿

(3)18~25℃在此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代谢最旺盛

(4)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果胶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葡萄酒的酿制过程的问题: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__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______获得葡萄酒.

(2)酒精发酵时,______℃左右是酵母菌最适温度;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______℃.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其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______

(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

(5)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密封获得葡萄酒.

(2)酒精发酵时,酵母菌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30~35℃.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其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4)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的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5)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生产酒精,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进而大量繁殖,不能产生酒精,而隔绝空气,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密封

(2)20           30~35

(3)重铬酸钾      灰绿色

(4)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5)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进而大量繁殖,不能产生酒精,而隔绝空气,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解析

解:(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密封获得葡萄酒.

(2)酒精发酵时,酵母菌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30~35℃.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其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4)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的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5)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生产酒精,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进而大量繁殖,不能产生酒精,而隔绝空气,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密封

(2)20           30~35

(3)重铬酸钾      灰绿色

(4)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5)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进而大量繁殖,不能产生酒精,而隔绝空气,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我们制造了许多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植物色素的利用让食物变得更加温馨诱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加快了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必须经过分离和提纯后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在应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是______

(2)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来检验,现象是______

(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应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这样可以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微生物,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

(2)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其原因是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经发酵后产生了醋酸.

(3)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4)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故答案为:

(1)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微生物,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

(2)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经发酵后产生了醋酸

(3)重铬酸钾   变成灰绿色    

(4)C2H5OH+O2CH3COOH+H2O

解析

解:(1)在应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这样可以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微生物,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

(2)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其原因是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经发酵后产生了醋酸.

(3)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4)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故答案为:

(1)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微生物,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

(2)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经发酵后产生了醋酸

(3)重铬酸钾   变成灰绿色    

(4)C2H5OH+O2CH3COOH+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杨梅是淅江省的特色水果之一,为对其进行深加工,某工厂进行了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研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在制备杨梅酒过程中,进行榨汁时为提高杨梅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酶.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______,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2)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______(消毒或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_____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在刨花上,更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pH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______来调节.

(3)若甲罐中的杨梅洒全部流经乙罐制成杨醋,则乙罐中CO2的产生量是______

    A.甲罐的两倍    B.与甲罐的相等    C.甲罐的一半    D.几乎为零.

正确答案

解:(1)制备杨梅酒时,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破除果肉细胞壁(促进细胞壁中纤维素和果胶的水解),提高杨梅的出汁率.甲罐进行的是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因此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产生二氧化碳,若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2)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醋酸杆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pH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流速来调节.

(3)若甲罐中的杨梅酒全部流经乙罐制成杨梅醋,则乙罐中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可见乙罐中几乎没有CO2产生.

故答案为:

(1)果胶酶   纤维素   防止空气进入 气泡冒出

(2)灭菌  醋酸  流速

(3)D

解析

解:(1)制备杨梅酒时,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破除果肉细胞壁(促进细胞壁中纤维素和果胶的水解),提高杨梅的出汁率.甲罐进行的是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因此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产生二氧化碳,若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2)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醋酸杆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pH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流速来调节.

(3)若甲罐中的杨梅酒全部流经乙罐制成杨梅醋,则乙罐中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可见乙罐中几乎没有CO2产生.

故答案为:

(1)果胶酶   纤维素   防止空气进入 气泡冒出

(2)灭菌  醋酸  流速

(3)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图表示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B图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C图是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请据图作答:

(1)B图中b曲线表示A图______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可以进行的培养方法是:在______条件下进行培养.

(3)C图中醋酸发酵在______瓶中进行,若乙瓶中流出液明显呈酸性,则说明流出液中有______生成.

(4)如果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请写出果酒制作的原理(用反应式表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B图中b曲线表示无氧时繁殖速度较慢,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增加,说明是兼性厌氧菌,对应于A图中2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醋酸菌是嗜氧菌,蓝藻是自养型生物,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因此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可以在无光、无氧(或加入抗生素)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3)C图中,乙装置通入氧气,是果醋的发酵装置;若乙瓶中流出液明显呈酸性,则说明流出液中有醋酸生成.

(4)酒精发酵需要无氧环境,产生酒精的同时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要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不需要通入空气、但要增加一个排气口并连上一根长弯管(防止杂菌、灰尘污染).果酒制作的原理: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故答案为:

(1)2 

(2)无光、无氧 (或加入抗生素)  

(3)乙  醋酸

(4)不需要通入空气      增加一个排气口并连上一根长弯管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解析

解:(1)B图中b曲线表示无氧时繁殖速度较慢,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增加,说明是兼性厌氧菌,对应于A图中2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醋酸菌是嗜氧菌,蓝藻是自养型生物,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因此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可以在无光、无氧(或加入抗生素)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3)C图中,乙装置通入氧气,是果醋的发酵装置;若乙瓶中流出液明显呈酸性,则说明流出液中有醋酸生成.

(4)酒精发酵需要无氧环境,产生酒精的同时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要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不需要通入空气、但要增加一个排气口并连上一根长弯管(防止杂菌、灰尘污染).果酒制作的原理: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故答案为:

(1)2 

(2)无光、无氧 (或加入抗生素)  

(3)乙  醋酸

(4)不需要通入空气      增加一个排气口并连上一根长弯管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