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 共5666题
请回答下列水稻育种的相关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从F2代起,一般都要进行连续自交提纯.
(2)水稻育种也经常综合应用多种培育种方法,如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用射线照射上述______幼苗,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______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正确答案
解:(1)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即自由组合型(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2)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为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这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1)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2)单倍体 加倍 两
解析
解:(1)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即自由组合型(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2)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为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这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1)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2)单倍体 加倍 两
番茄紫茎和绿茎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正常叶和缺刻叶由基因B、b控制,植株茸毛的多少由基因D、d控制,3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茸毛多少,可将番茄植株分为浓毛型、多毛型和少毛型.用绿茎浓毛和紫茎少毛纯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番茄茸毛性状和茎的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F1紫茎多毛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有______种基因型.
(3)科研人员取紫茎正常叶植株X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获得______单倍体,再用处理其幼苗可获得二倍体植株.这些二倍体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茎正常叶﹕绿茎正常叶=1:1.
①获得上述二倍体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
②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番茄茸毛性状和茎颜色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用绿茎浓毛和紫茎少毛纯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紫茎多毛的基因型为AaDd,F1自交,F2中有9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
(3)紫茎正常叶植株X进行了研究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由单倍体到二倍体,其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于二倍体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茎正常叶﹕绿茎正常叶=1:1,说明紫茎正常叶植株X的花药有两种,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Dd 9
(3)秋水仙素 ①染色体变异 ②AaBB
解析
解:(1)番茄茸毛性状和茎颜色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用绿茎浓毛和紫茎少毛纯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紫茎多毛的基因型为AaDd,F1自交,F2中有9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
(3)紫茎正常叶植株X进行了研究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由单倍体到二倍体,其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于二倍体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茎正常叶﹕绿茎正常叶=1:1,说明紫茎正常叶植株X的花药有两种,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Dd 9
(3)秋水仙素 ①染色体变异 ②AaBB
(2016•盐城一模)人体肤色表现为深色、较深色、中等色、浅色和白色,受A、a 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A和B及a和b均为同等程度控制皮肤深浅的基因,且显性基因之间有叠加效应.现有一家族的肤色遗传如下图所示,对Ⅰ3、Ⅰ4与Ⅱ2三人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他们的基因型不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基因检测利用的是______技术,本题所用基因检测至少需要制作______种基因探针.
(2)中等肤色人的基因型是______,Ⅰ3的基因型是______,Ⅱ3的肤色是______.
(3)Ⅱ1的基因型是______,Ⅱ3与白色肤色的异性婚配,可生下______种不同肤色的后代,其中与Ⅲ2肤色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检测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本题涉及2对等位基因,因此所用基因检测至少需要制作两种基因探针.
(2)由分析可知,中等肤色人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1和Ⅱ2都是中等色,生有肤色为白色(aabb)的女儿,因此Ⅱ1和Ⅱ2的基因型都是AaBb;又知,Ⅰ3、Ⅰ4与Ⅱ2三人基因型不同,因此Ⅰ3、Ⅰ4的基因型是AAbb、aaBB 或aaBB、AAbb;Ⅱ3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为中等色.
(3)由(2)分析可知,Ⅱ1的基因型是AaBb;Ⅱ3的基因型是AaBb,与白色肤色(aabb)的异性婚配,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表现为中等色,Aabb、aaBb表现为浅色,aabb表现为白色;中等色AaBb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DNA分子杂交 两
(2)AAbb、aaBB、AaBb AAbb或aaBB 中等色
(3)AaBb 三
解析
解:(1)基因检测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本题涉及2对等位基因,因此所用基因检测至少需要制作两种基因探针.
(2)由分析可知,中等肤色人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1和Ⅱ2都是中等色,生有肤色为白色(aabb)的女儿,因此Ⅱ1和Ⅱ2的基因型都是AaBb;又知,Ⅰ3、Ⅰ4与Ⅱ2三人基因型不同,因此Ⅰ3、Ⅰ4的基因型是AAbb、aaBB 或aaBB、AAbb;Ⅱ3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为中等色.
(3)由(2)分析可知,Ⅱ1的基因型是AaBb;Ⅱ3的基因型是AaBb,与白色肤色(aabb)的异性婚配,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表现为中等色,Aabb、aaBb表现为浅色,aabb表现为白色;中等色AaBb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DNA分子杂交 两
(2)AAbb、aaBB、AaBb AAbb或aaBB 中等色
(3)AaBb 三
据研究玉米的性别受基因控制.如果改变某些基因的组成,可以使玉米从雌雄同株变成雌雄异株.玉米的正常植株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花序顶生,雌花序长在植株中部的叶腋间.玉米的雌花序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雄花序则由T控制.当基因型为bb时,植株就不长雌花序.基因型为tt时,植株中原来的雄花序转为雌花序.以上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四种纯合的玉米品种如图所示:
利用上述玉米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试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乙和丙进行杂交,产生的F1代自交,则F2代中的雌雄同株、雄株、雌株之比为______,其中表现型跟图中的丙相同的比例为______,基因型与丁相同的在雌株中所占比例为______.
(2)如果用乙和丁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与图中的______相同,这种后代与图中的______类型的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雄株和雌株比例为1:1.
(3)雌雄异株的玉米在杂交育种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这种意义是______.
(4)某良种场有乙、丙、丁三种玉米品种,提供给农民的杂交玉米种子必须是用______杂交产生的种子,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如果用乙bbTT和丙BBtt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是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自交产生的F2有BT、bbT、Btt和bbtt,比例为9:3:3:1,由以上分析可推知,F2表现型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其分离比为9:3:4.其中表现型跟图中的丙相同,即B_tt的比例为.基因型与丁相同的,即bbtt,在雌株中所占比例为
.
(2)如果用乙bbTT和丁bbtt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雄株,故表现型与图中的乙雄株相同.若这种后代bbTt为雄株与图中甲BBTT杂交,后代均为雌雄同株;若这种后代bbTt为雄株与图中丙雌株BBtt杂交,后代均为雌雄同株;若这种后代bbTt为雄株与图中丁雌株bbtt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雄株(bbTt):雌株(bbtt)=1:1.
(3)雌雄异株的玉米在杂交育种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在杂交工作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减少了工作量.
(4)某良种场有乙(bbTT)、丙(BBtt)、丁(bbtt)三种玉米品种,由于乙(bbTT)和丙(BBtt)产生的后代为雌雄同株(BbTt),种植后能正常传粉产生种子,因此提供给农民的杂交玉米种子必须是用乙和丙杂交产生的种子.
故答案为:
(1)9:3:4
(2)乙 丁
(3)在杂交工作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减少了工作量
(4)乙和丙 产生的后代为雌雄同株,种植后能正常传粉产生种子
解析
解:(1)如果用乙bbTT和丙BBtt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是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自交产生的F2有BT、bbT、Btt和bbtt,比例为9:3:3:1,由以上分析可推知,F2表现型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其分离比为9:3:4.其中表现型跟图中的丙相同,即B_tt的比例为.基因型与丁相同的,即bbtt,在雌株中所占比例为
.
(2)如果用乙bbTT和丁bbtt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雄株,故表现型与图中的乙雄株相同.若这种后代bbTt为雄株与图中甲BBTT杂交,后代均为雌雄同株;若这种后代bbTt为雄株与图中丙雌株BBtt杂交,后代均为雌雄同株;若这种后代bbTt为雄株与图中丁雌株bbtt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雄株(bbTt):雌株(bbtt)=1:1.
(3)雌雄异株的玉米在杂交育种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在杂交工作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减少了工作量.
(4)某良种场有乙(bbTT)、丙(BBtt)、丁(bbtt)三种玉米品种,由于乙(bbTT)和丙(BBtt)产生的后代为雌雄同株(BbTt),种植后能正常传粉产生种子,因此提供给农民的杂交玉米种子必须是用乙和丙杂交产生的种子.
故答案为:
(1)9:3:4
(2)乙 丁
(3)在杂交工作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减少了工作量
(4)乙和丙 产生的后代为雌雄同株,种植后能正常传粉产生种子
假如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_种不同的基因型.
(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是______.
(3)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_种不同的表现型.
(4)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是______.
(5)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概率是______.
(6)杂交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2×3=6种不同的基因型.
(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是=
.
(3)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2×2=4种不同的表现型.
(4)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是=
.
(5)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概率是=
.
(6)由于亲本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所以杂交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占=
.
故答案为:
(1)6
(2)
(3)4
(4)
(5)
(6)
解析
解:(1)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2×3=6种不同的基因型.
(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是=
.
(3)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2×2=4种不同的表现型.
(4)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是=
.
(5)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概率是=
.
(6)由于亲本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所以杂交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占=
.
故答案为:
(1)6
(2)
(3)4
(4)
(5)
(6)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