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共7340题
现有一种常见遗传病,某正常人无致病基因,甲、乙、丙三人均表现正常.这四人的3号和18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对应部分的碱基排列顺序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表中所示甲的3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碱基排列顺序变为GTA的根本原因是______的结果.
(2)甲、乙、丙三人表现正常的原因可能有:
①突变后的基因为______基因;②突变后的基因______ 不变.
(3)若表中标明碱基的那条链为非模板链,请写出乙个体第18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片段转录成的密码子为______.
(4)若甲、乙、丙体内变化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甲为女性,乙、丙为男性,则甲不宜和______组成家庭,因为他们所生后代患相关遗传病的几率为______.
(5)如果某人3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18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常人3号染色体上某部位的碱基排列顺序为GAA,而甲3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的碱基排列顺序变为GTA,可见其发生了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2)表中甲、乙、丙三人均发生基因突变,但他们均表现正常,其原因可能有:①突变后的基因为隐性基因;②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变.
(3)若表中标明碱基的那条链为非模板链,则乙个体第18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片段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GTT,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转录成的密码子为CAA.
(4)若甲、乙、丙体内变化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3号上的基因用A、a表示,18号上的基因用B、b表示,则甲的基因型为Aa,乙的基因型为Bb,丙的基因型为Aa,且其中甲为女性,乙、丙为男性,则甲不宜和丙组成家庭,因为他们所生后代患相关遗传病的几率为.
(5)3号和18号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转移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①隐性②控制合的蛋白质
(3)CAA
(4)丙
(5)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易位)
解析
解:(1)正常人3号染色体上某部位的碱基排列顺序为GAA,而甲3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的碱基排列顺序变为GTA,可见其发生了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2)表中甲、乙、丙三人均发生基因突变,但他们均表现正常,其原因可能有:①突变后的基因为隐性基因;②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变.
(3)若表中标明碱基的那条链为非模板链,则乙个体第18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片段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GTT,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转录成的密码子为CAA.
(4)若甲、乙、丙体内变化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3号上的基因用A、a表示,18号上的基因用B、b表示,则甲的基因型为Aa,乙的基因型为Bb,丙的基因型为Aa,且其中甲为女性,乙、丙为男性,则甲不宜和丙组成家庭,因为他们所生后代患相关遗传病的几率为.
(5)3号和18号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转移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①隐性②控制合的蛋白质
(3)CAA
(4)丙
(5)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易位)
如图示意了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③过程表示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DNA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从而改变了______.
(2)①过程和②过程分别示意了基因表达过程中的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发生在细胞的______和______.
(3)据图推测搬运缬氨酸的tRNA的反密码是______.
(4)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生是基因控制______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一个典型实例.
正确答案
解:(1)③是DNA分子复制过程,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2)由以上分析可知,①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表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3)根据谷氨酸的密码子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DNA下面的这条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④的碱序列为GUA,即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则搬运缬氨酸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CAU.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替换 遗传信息
(2)转录 翻译 细胞核 核糖体
(3)CAU
(4)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
解:(1)③是DNA分子复制过程,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2)由以上分析可知,①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表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3)根据谷氨酸的密码子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DNA下面的这条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④的碱序列为GUA,即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则搬运缬氨酸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CAU.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替换 遗传信息
(2)转录 翻译 细胞核 核糖体
(3)CAU
(4)蛋白质的结构
德国科学家利用高度纯合的植物界中基因组最少的拟南芥为研究材料,对基因突变的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致使生物进化的基因突变速率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速率快得多.对此科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快速的基因突变速率可加快新基因的产生速率,这可使一些植物迅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
B、该实验没有表明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仅仅来自基因突变,B错误;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的基因突变速率或许同样适用于人类的脱氧核糖核酸,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有可能有抗病的突变产生,因此快速发生基因突变可能是一些植物仅在几代后便能抵御特定除草剂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B.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果蝇DNA分子中基因的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并非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正确;
C、环境的变化进而导致自然选择的改变,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C正确;
D、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不同,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D正确.
故选:A.
(2015春•许昌月考)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A错误;
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如果导致遗传物质也发生了改变,则为可遗传变异,B正确;
C、由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辐射不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C错误;
D、辐射导致的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中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但不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自然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然突变的频率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自然突变能发生在所有生物的所有基因,B错误;
C、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大多数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C正确;
D、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主要来源,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D正确.
故选:ACD.
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如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则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A正确;
B、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可能形成新基因,如AA突变成Aa,B错误;
C、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形成的植株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稳定遗传,C错误;
D、水稻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形成新的等位基因,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D正确.
故选:B.
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质粒中,一段脱氧核苷酸序列的碱基发生变化:CCGCTAACGATC→CCGCGAACGATC(可能用到的相关密码子:脯氨酸-CCG、CCU;甘氨酸一GGC、GGU;天冬氨酸一GAU、GAC;丙氨酸一GCA、GCU、GCC、GCG;半胱氨酸一UGU、UGC;终止密码一UAA、UAG),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①该段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肽链中肽键数为3 ②该段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肽链中肽键数为2 ③该黄色短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④该黄色短杆菌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⑤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会发生改变 ⑥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不会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UAG是终止密码子,所以该段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肽链含有3个氨基酸,其中肽键数为2,故①错误;
②UAG是终止密码子,所以该段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肽链含有3个氨基酸,肽链中肽键数为2,故②正确;
③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该黄色短杆菌基因由CCGCTAACGATC→CCGCGAACGATC,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故③正确;
④该黄色短杆菌基因由CCGCTAACGATC→CCGCGAACGATC,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故④错误;
⑤CCGCTAACGATC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是甘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基因突变后,CCGCGAACGATC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是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由此可见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会发生改变,故⑤正确;
⑥该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由甘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所以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会发生改变,故⑥错误.
故选D.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知,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增强,这说明同一种变异由于环境温度的不同,果蝇生存能力不同,即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
故选:C.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A正确;
B、基因突变能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因而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B正确;
C、正常细胞中原癌细胞和抑癌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正常细胞癌变成为癌细胞,C正确;
D、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既有外界因素,也有生物个体内部因素,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体内各种细胞突变后产生的性状,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遗传给后代,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则可以遗传给后代,A错误;
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正确;
C、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正确;
D、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如: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突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等等,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D正确.
故选:A.
番茄果皮的红色基因(R)可以突变为黄色基因(r),r也可突变成R.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知,番茄果皮的红色基因(R)可以突变为黄色基因(r),r也可突变成R,这说明基因突变是可逆的.
故选:A.
如图为人体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该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正常蛋白质中的第100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①处插入碱基对G-C时,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GA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丙氨酸(1170)…,A错误;
B、若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B正确;
C、若③处缺失碱基对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丝氨酸(1169)-…,C错误;
D、若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AAA/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赖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