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共7340题
(2015秋•临沂校级月考)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突变基因可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也可自发产生突变,A错误;
B、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一定是可遗传变异,B错误;
C、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所以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C正确;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往往突变为它的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C.
可产生新基因及可为生物界的千姿百态提供丰富变异来源的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能为生物界的千姿百态提供丰富变异来源.
故选:B.
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发生了基因突变,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A正确;
B、在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会发生改变,都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B错误;
C、基因突变改变的是基因结构,不会改变染色体的结构,C错误;
D、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所以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可能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也可能没有发生改变,且基因的数目也不会改变,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人类镰刀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③过程是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______,这是决定一个缬氨基的一个______,转运谷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______.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______遗传病.如果这对夫妇再生,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______.
(4)镰刀型贫血症是由______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______.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③表示DNA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其场所是细胞核,发生的时间是细胞分裂间期.
(2)根据谷氨酸的密码子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DNA上面的那条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④的碱基序列是GAU.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转运谷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UU.
(3)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因此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用B、b表示),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Bb,他们再生患病女儿(bb)的概率为×
=
.
(4)镰刀型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合成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直接影响了生物性状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突变率很低和突变往往是有害的.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细胞核 细胞分裂间期
(2)GAU 密码子 CUU
(3)常染色体上隐性
(4)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 突变率很低 突变往往是有害的
解析
解:(1)图中③表示DNA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其场所是细胞核,发生的时间是细胞分裂间期.
(2)根据谷氨酸的密码子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DNA上面的那条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④的碱基序列是GAU.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转运谷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UU.
(3)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因此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用B、b表示),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Bb,他们再生患病女儿(bb)的概率为×
=
.
(4)镰刀型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合成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直接影响了生物性状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突变率很低和突变往往是有害的.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细胞核 细胞分裂间期
(2)GAU 密码子 CUU
(3)常染色体上隐性
(4)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 突变率很低 突变往往是有害的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泄露出的核辐射易诱发基因突变,但科学家发现目前在那里的部分动植物却比较正常.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可以改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是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A正确;
B、如果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植物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突变基因遗传给下一代,B错误;
C、环境一般是在改变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一般都是变异的,C错误;
D、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很多,包括选择等,不发生基因突变也有可能因为其他因素而影响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发生进化,D错误.
故选:A.
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不是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造成.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对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可用无毛基因作探针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的原理是______.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在毛色遗传中,控制毛色的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型是______.
②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③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④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灰毛鼠中尾正常雌鼠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中“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说明属于可遗传变异,而“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说明可能是基因突变.
②用无毛基因作探针,检测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的原理.
(2)①在毛色遗传中,在F1中雌性和雄性中黄:灰=2:1,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色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rr;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而RR这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②分析尾形的弯曲与正常这对相对性状,F1雌性中只有尾弯曲,F1雄性中尾弯曲:正常=1:1,说明尾正常是伴X隐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综上父本的基因型是RrXTY,母本的基因型是RrXTXt.
③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亲本的基因型为Rr,则Rr×Rr→1RR、2Rr、1rr,而RR不能正常发育,则Rr:rr=2:1,r基因的基因频率=rr+1/2Rr=2/3,R的基因频率为=1-2/3=1/3,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R=1/9,Rr=4/9,rr=4/9,则Rr:rr=1:1,r基因的基因频率=3/4.
④亲本杂交:XTY×XTXt→XTXT、XTXt、XTY、XtY,F1代的尾正常雄鼠的基因型为XtY,弯曲雌鼠的基因型XTXT:XTXt=1:1,则XtY×XTXt→XTXt、XtXt、XTY、XtY,F2代灰毛鼠中尾正常雌鼠占的比例=1/2×1/4=1/8.
故答案为:(1)①无毛性状在后代重复出现(变异连续出现稳定遗传) ②DNA分子杂交
(2)①常 RR ②RrXTY RrXTXt
③75% ④1/8
解析
解:(1)根据题意中“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说明属于可遗传变异,而“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说明可能是基因突变.
②用无毛基因作探针,检测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的原理.
(2)①在毛色遗传中,在F1中雌性和雄性中黄:灰=2:1,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色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rr;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而RR这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②分析尾形的弯曲与正常这对相对性状,F1雌性中只有尾弯曲,F1雄性中尾弯曲:正常=1:1,说明尾正常是伴X隐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综上父本的基因型是RrXTY,母本的基因型是RrXTXt.
③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亲本的基因型为Rr,则Rr×Rr→1RR、2Rr、1rr,而RR不能正常发育,则Rr:rr=2:1,r基因的基因频率=rr+1/2Rr=2/3,R的基因频率为=1-2/3=1/3,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R=1/9,Rr=4/9,rr=4/9,则Rr:rr=1:1,r基因的基因频率=3/4.
④亲本杂交:XTY×XTXt→XTXT、XTXt、XTY、XtY,F1代的尾正常雄鼠的基因型为XtY,弯曲雌鼠的基因型XTXT:XTXt=1:1,则XtY×XTXt→XTXt、XtXt、XTY、XtY,F2代灰毛鼠中尾正常雌鼠占的比例=1/2×1/4=1/8.
故答案为:(1)①无毛性状在后代重复出现(变异连续出现稳定遗传) ②DNA分子杂交
(2)①常 RR ②RrXTY RrXTXt
③75% ④1/8
(2015秋•绵阳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对生物的危害越少,A正确;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是能传递给后代的,B正确;
C、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
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具有多害少利性,D正确.
故选:C.
(2016•甘肃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如果遗传物质发生隐形突变,不会出现变异性状,A正确;
B、患有遗传病的个体的某些细胞内不一定会有致病基因存在,如染色体变异,B错误;
C、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某细胞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内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D错误.
故选:A.
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性状,A正确;
B、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B正确;
C、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理是基因重组,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C正确;
D、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错误.
故选:D.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A正确.
B、DNA的复制的过程中碱基的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转录形成的是RNA,与基因突变无关,B错误;
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本来就存在的,药物对其进行选择,D错误.
故选:A.
大肠杆菌的某基因有180个碱基对,由于受到X射线的辐射少了一个碱基对.此时,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原来的蛋白质比较,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大肠杆菌的某基因有180个碱基对,则经转录和翻译形成180×2÷6=60个氨基酸.由于受到X射线的辐射少了一个碱基对,则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原来的蛋白质比较,至少少了1个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改变.
故选:C.
下列叙述不能表现“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生物体内,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A错误;
B、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正确;
C、所有的DNA分子都能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C正确;
D、同一个DNA分子的任何部位都能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正确;
故选:A.
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A正确;
B、染色体变异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又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分裂有关,B错误;
C、可遗传的变异通过细胞分裂遗传给子代细胞,C正确;
D、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发生变异的概率较低,D正确.
故选:ACD.
如图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而导致基因突变.
(2)图中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
(3)由图可知,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
(4)该病例表明,基因能通过控制______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图中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的名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被T替换,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代替称为替换;
(2)DNA转录形成mRNA;
(3)据图分析,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
(4)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碱基A的核苷酸的名称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故答案为:
(1)替换
(2)转录
(3)GUA
(4)蛋白质
(5)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解析
解:(1)A被T替换,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代替称为替换;
(2)DNA转录形成mRNA;
(3)据图分析,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
(4)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碱基A的核苷酸的名称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故答案为:
(1)替换
(2)转录
(3)GUA
(4)蛋白质
(5)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某生物某一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中间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中三个相邻的碱基对决定mRNA中三个相邻的碱基,mRNA中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若基因中碱基对增加了一个,必然会引起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但如果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增加2个碱基对或再缺失4个碱基对,那么只会影响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最初的几个氨基酸,而不会影响后面的氨基酸序列,这样可以减小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