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共7340题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
(1)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9个个体,请分析回答:
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
②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学研究材料是因为具有______优点.
(2)右图为果蝇染色体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编号表示常染色体的是______,表示性染色体的是______.
②图B果蝇共有两个染色体组,若用X、Y代替图中性染色体编号,一个染色体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是______.
若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应测图中__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
③果蝇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______(不能/可能)传递给下一代.
正确答案
2×108
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体细胞中染色体数较少,相对性状多且区分明显等
Ⅱ、Ⅲ、Ⅳ
Ⅰ
Ⅱ、Ⅲ、Ⅳ、X或Ⅱ、Ⅲ、Ⅳ、Y
Ⅱ、Ⅲ、Ⅳ、X、Y
可能
解析
解:(1)①已知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9个个体,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则该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2×104×109×10-5=2×108.
②果蝇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体细胞中染色体数较少,相对性状多且区分明显,所以常被由于遗传学的研究材料.
(2)①图中Ⅱ、Ⅲ、Ⅳ表示常染色体,Ⅰ表示性染色体(X、Y).
②图B果蝇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根据染色体组的概念可知其共有两个染色体组,若用X、Y代替图中性染色体编号,则一个染色体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或Ⅱ、Ⅲ、Ⅳ、Y.若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应测3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即图中Ⅱ、Ⅲ、Ⅳ、X、Y染色体上的基因.
③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果蝇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不一定)传递给下一代.
故答案是:
(1)①2×108
②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体细胞中染色体数较少,相对性状多且区分明显等
(2)①Ⅱ、Ⅲ、ⅣⅠ
②Ⅱ、Ⅲ、Ⅳ、X或Ⅱ、Ⅲ、Ⅳ、YⅡ、Ⅲ、Ⅳ、X、Y
③可能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______突变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而产生的______,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重要的原料.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
(3)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
(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是在等位基因突变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而产生的基因重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重要的原料.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107×104×2×10-5=2×106.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残翅是不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2)2×106
(3)果蝇的残翅是不利性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断地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析
解:(1)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是在等位基因突变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而产生的基因重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重要的原料.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107×104×2×10-5=2×106.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残翅是不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2)2×106
(3)果蝇的残翅是不利性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断地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二倍体西瓜培育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B、基因突变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数有害性而不是少数有害等特性,B错误;
C、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生物个体仍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以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发生变化,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利用生长素类的二重性原理制成的除草剂可导致杂草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基因突变是普遍的、随机的和不定向的,所以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正确;
B、如果是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如果是性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一般会遗传给后代,B错误;
C、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而无性生殖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则不属于染色体变异,而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2015秋•三亚校级月考)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对身体有害,主要原因是这类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研究表明,亚硝酸能够改变DNA的碱基种类和排序.从生物变异类型来看,这种改变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体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对身体有害,原因是亚硝酸能够改变DNA的碱基种类和排序,从而发生基因突变.
故选:A.
(2015秋•绍兴校级期末)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往往突变为它的等位基因,A正确;
B、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所以遗传信息一定发生了改变,B错误;
C、替换引发的突变一般较小,但不一定最小,C错误;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变化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亲代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如体细胞基因突变一般不传递给子代,A错误;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如AA→Aa,B错误;
C、基因突变包括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其中诱发突变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变异和遗传病的叙述,正确是( )
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
⑤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⑥调查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家系进行调查.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正确;
③由于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所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不可能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错误;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正确;
⑤三倍体植物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如三倍体无子西瓜,错误;
⑥调查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随机取样调查而不可选择家系进行调查,错误.
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B.
下面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成镰刀状,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A正确;
B、酵母菌计数实验中,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B错误;
C、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无法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
D、土壤中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无法采用样方法,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无法采用标志重捕法,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物种丰富,D错误.
故选:A.
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个,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①人类的色盲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出现
④高产青霉素菌株 ⑤小麦的矮杆抗病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人类的色盲来源于基因突变;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来源于基因重组;
③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产物,其变异来源是染色体变异;
④高产青霉素菌株是诱变育种的产物,其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
⑤小麦的矮杆抗病是杂交育种的产物,其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⑥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综合以上可知,来源于统一变异类型的是①④⑥或者②⑤.
故选:B.
人类的16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序列,决定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这个DNA序列某一碱基发生改变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种改变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即DNA分子中CTT变成了CAT.
故选:A.
苯丙酮尿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致病的突变基因编码的是有缺陷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可见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体细胞中缺少一种正常的苯丙氨酸羟化酶.
故选: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则会引起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不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A错误;
B、单倍体由于植株弱小,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故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而不是种子)使染色体加倍,B错误;
C、基因突变能发生于所有生物,基因重组发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生物,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其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C错误;
D、细胞类生物都含有DNA,所以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原核和真核生物DNA复制中,也可用于诱变育种,D正确.
故选:D.
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如果第6位的C被替换为T,转录后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个别氨基酸的替换,其他氨基酸不变,A错误;
B、如果在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转录后形成的mRNA会造成插入点后面的所有氨基酸序列都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B正确;
C、如果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转录后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个别氨基酸的替换,其他氨基酸不变,C错误;
D、如果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转录后形成的mRNA中碱基减少,从而引起后面氨基酸序列的改变,但由于发生在尾部,所以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B.
基因突变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A错误;
B、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正确;
C、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C错误;
D、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