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的激素调节
- 共2217题
下图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某人受到寒冷刺激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A错误;
B、进食后血液中血糖含量比较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应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错误;
C、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则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加,C正确;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幼果期生长素的含量应该很高,D错误.
故选:C.
下列属于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催熟凤梨(菠萝),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A正确;
B、赤霉素可促进细胞的伸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显著增加纤维长度,B正确;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2,4-D喷洒未受粉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C正确;
D、秋水仙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它不是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D错误.
故选:ABC.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
(2)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可能是______.
③如果W浓度和图2中的Z浓度促进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情况相同,且二者浓度不同,请设计实验来判断二者浓度的大小关系.
实验思路:______
可能的结果及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1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激素类似物甲浓度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随着激素类似物乙浓度的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激素类似物乙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
(2)根据图2可知,在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中,X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Y和Z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大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且Z浓度下侧芽生长效果最佳,Y浓度下侧芽生长效果次之.说明X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Y和Z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再结合图1可知,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在促进生长浓度中有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生长浓度存在两个浓度(一大一小)对生长效应相同.由此可以得出起抑制作用的X浓度应该大于起促进作用的Y和Z浓度.但Y和Z浓度大小不能确定.
实验思路:利用U形渗透作用的装置,在半透膜的左侧为W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在半透膜的右侧为Z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观察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变化
可能的结果及结论:若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降低,说明W浓度>Z浓度;若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说明W浓度<Z浓度.
故答案为:
(1)促进 抑制
(2)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③利用U形渗透作用的装置,在半透膜的左侧为W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在半透膜的右侧为Z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观察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变化
若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降低,说明W浓度>Z浓度;若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说明W浓度<Z浓度
解析
解:(1)由图1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激素类似物甲浓度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随着激素类似物乙浓度的增加,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激素类似物乙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
(2)根据图2可知,在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中,X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Y和Z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大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且Z浓度下侧芽生长效果最佳,Y浓度下侧芽生长效果次之.说明X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Y和Z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再结合图1可知,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在促进生长浓度中有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生长浓度存在两个浓度(一大一小)对生长效应相同.由此可以得出起抑制作用的X浓度应该大于起促进作用的Y和Z浓度.但Y和Z浓度大小不能确定.
实验思路:利用U形渗透作用的装置,在半透膜的左侧为W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在半透膜的右侧为Z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观察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变化
可能的结果及结论:若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降低,说明W浓度>Z浓度;若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说明W浓度<Z浓度.
故答案为:
(1)促进 抑制
(2)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③利用U形渗透作用的装置,在半透膜的左侧为W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在半透膜的右侧为Z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观察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变化
若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降低,说明W浓度>Z浓度;若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说明W浓度<Z浓度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浓度如果过高反而会抑制植物的生长,A错误;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B正确;
C、乙烯在果实成熟中不能促进细胞分裂,能够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
D、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能让香蕉提前上市,D错误.
故选:B.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A正确;
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作用时间长久、效果稳定,B错误;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促进大麦种子麦芽糖的转化(诱导α-淀粉酶形成),C正确;
D、赤霉素能促进营养生长(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但显著促进茎叶的生长),所以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D正确.
故选:B.
媒体揭露农民大量使用“催熟剂”“膨大素”等植物激素后,有关“激素果蔬”的安全性的争议就从未间断,“激素”二字几乎成为贬义词,农业界人士包括农民都有意无意将之改称为“调节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催熟剂”的作用效果与______ (植物激素名称)相同.
(2)“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其作用机理是______.
(3)植物生长调节剂指______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制剂.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势是______.
(4)举例说明“激素果蔬”的危害性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正确答案
解:(1)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所以“催熟剂”的作用效果与乙烯相同.
(2)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而“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所有其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从而使果实变大.
(3)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制剂.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大量生产,不易被分解,效果更持久.
(4)“激素果蔬”的危害性:激素残留会污染环境、可能会诱发机体发生癌变、影响婴幼儿的机体发育.
故答案为:
(1)乙烯
(2)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从而使果实变大
(3)人工合成 可大量生产,不易被分解,效果更持久
(4)激素残留会污染环境、可能会诱发机体发生癌变、影响婴幼儿的机体发育
解析
解:(1)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所以“催熟剂”的作用效果与乙烯相同.
(2)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而“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所有其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从而使果实变大.
(3)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制剂.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大量生产,不易被分解,效果更持久.
(4)“激素果蔬”的危害性:激素残留会污染环境、可能会诱发机体发生癌变、影响婴幼儿的机体发育.
故答案为:
(1)乙烯
(2)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从而使果实变大
(3)人工合成 可大量生产,不易被分解,效果更持久
(4)激素残留会污染环境、可能会诱发机体发生癌变、影响婴幼儿的机体发育
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该小组的研究内容,请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拟定一课题名称:______.
(2)该小组实验前做出假设是:______.
(3)概括该小组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
①将种子分为四组.
②______;
③______.
(4)该实验可能得出的重要结论:______.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做哪些方面的改进?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实验课题可以为: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只要围绕目标,合理即可.
(2)根据表格中实验处理可以看出,分布运用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的不同的处理方法来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实验前可以做出假设为: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表格中看出实验分为四组,因此将种子分为四组,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从表格中可以得出结论是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再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即对红豆杉的种子只用等量的清水处理.
故答案为:
(1)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或探究人工处理红豆杉种子提高发芽率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2)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②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
③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2分)
(5)设置对照组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实验课题可以为: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只要围绕目标,合理即可.
(2)根据表格中实验处理可以看出,分布运用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的不同的处理方法来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实验前可以做出假设为: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表格中看出实验分为四组,因此将种子分为四组,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从表格中可以得出结论是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再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即对红豆杉的种子只用等量的清水处理.
故答案为:
(1)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或探究人工处理红豆杉种子提高发芽率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2)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3)②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
③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4)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2分)
(5)设置对照组
萘乙酸是一种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研究萘乙酸是否对植物的开花具有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0株西瓜幼苗,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00株不作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作为对照;另一组去除顶芽,并用0.1mg/ml的萘乙酸处理.两组放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实验组的100株除6株死亡外,其他植株平均比对照组早开花14天.
(1)据此得出萘乙酸可以促进西瓜幼苗开花的结论,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不够严密的地方?______
(2)请你重新设计合理方案以完善本实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设计不够严密的地方有: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
(2)本实验重新设计合理的方案为: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故答案为:
(1)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解析
解:(1)该实验设计不够严密的地方有: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
(2)本实验重新设计合理的方案为: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故答案为:
(1)①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进行去顶处理;②两组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其条件不仅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给予同样的水肥等条件,进行同样的除草等操作以利于植物生长;③西瓜幼苗的品种和长势应当一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取200株品种相同、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00株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100株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也不多时,说明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A正确;
B、生长素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细胞内的色氨酸合成,B错误;
C、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所以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同,C错误;
D、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的作用,因此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而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两重性,施用时浓度过高可抑制生长,D错误.
故选:A.
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使用不恰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2,4-D为生长素类似物,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应用高浓度的2,4-D喷洒农田除去杂草,A错误;
B、脱落酸会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衰老,生长素具有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黄瓜结果后,应喷洒较低浓度的生长素保果,B错误;
C、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芦苇使植株长得更高以获得长纤维,C正确;
D、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要想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应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D错误.
故选:ABD.
表为不同浓度PEG(聚乙二醇)处理芹菜种子60min后的各项生理指标,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与对照组相比可知,PEG浓度为50mg/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PEG浓度大于100mg/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PEG对芹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A正确;
B、各实验组中萌发芹菜种子的鲜重均大于对照组,说明PEG能促进萌发芹菜种子对水份的吸收,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PEG浓度为50mg/L左右时芹菜种子萌发率最高,芽长、鲜重和干重都最大,说明此浓度对促进芹菜种子萌发的作用强,C正确;
D、根据表中信息不能得出PEG是一种植物激素的结论,D错误.
故选:ABC.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为了将刚摘下的青柿子熟化可采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处理,A正确;
B、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B正确;
C、种植莴苣使用赤霉素可以提高产量,C正确;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D正确.
故选:ABCD.
用生长素处理植物后,不能达到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诱导无子果实,A正确;
B、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而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
C、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正确;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植物生长,所以根据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可以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杂草,D正确.
故选:B.
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的干重比脱落酸为0的一组对比,单株平均干重下降,故0.1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减弱作用,A错误;
B、据图可知,鲜重和干重的纵坐标不一样,0.3mg/L脱落酸处理后秧苗的干重与鲜重不相等,B错误;
C、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和鲜重都比在没有脱落酸处理的组大,所以表现为促进生长,C正确;
D、脱落酸处理对秧苗的干重影响:低浓度0.1mg/L表现为抑制作用,高浓度1.0mg/L也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具有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茎尖产生生长素能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故A正确;
B、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的重要的前体物质,故B正确;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两者可对同一细胞起作用,故C正确;
D、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