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的激素调节
- 共2217题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从图乙中可查到与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请预测与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值。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如下图所示。其中第2和第4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请分析回答:
(1)用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2)用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3)装置4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根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3、4
(2)1、3
(3)向光弯曲生长 向下生长(或不变)
下图所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mol/L-1,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
(2)A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的浓度10-10mol/L~10-1mol/L,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来看,总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0-8 不促进也不抑制
(2)促进
(3)不促进也不抑制
(4)不同 不同
(5)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5种不同pH的系列缓冲液(pH2.0~6.0)、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_______(字母) 对应的胚芽段,放入蒸馏水中浸洗,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分析:
①.如果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组实验。
②.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物质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结构),使之可塑性变大,从而促进了植物细胞伸长生长。
正确答案
(l)b
(2)①.6
②.将6支洁净的小瓶编号,分别装入等量的5种不同pH缓冲液和蒸馏水
③.测量长度并记录
④.在一定范围内酸性越强,细胞伸长越明显,过酸则抑制细胞伸长
(3)细胞壁
下图所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mol/L-1,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
(2)B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10-8 促进作用
(2)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3)不同 不同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
(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而且__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组织。
(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正确答案
(1)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对抗生长素
(2)侧芽的伸长 分生
(3)植物激素
下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2)f 双重性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
(1)材料1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______,由于生长素有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______。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1的观点?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 促进生长
(2)对照作用 不支持 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3)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生长抑制剂,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试回答有关问题:
(1)通常选取一年生且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进行扦插,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种植物倒插生根法”研究的结果。表中“方法一”指插条仅正插处理(如上图甲);“方法二”指先倒插处理(如上图乙),一段时间后,再作正插处理。
①.插条生根过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步骤。
②.根据表中数据,你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分裂旺盛,芽和幼叶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插条的基部,促进生根,提高插条成活率
(2)探究形态学上、下端(S、X)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插条生根的部位和数量
(3)①脱分化 再分化
②用先倒插再正插的方法要比正插的效果好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1)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2)步骤2:给予甲组___________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光照。
(3)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____并测量_____________的含量。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适宜的可见光 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
(3)高度(生长状况和高度) 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
(4)甲组植株生长高于乙组,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
根据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甲图中曲线___________段可促进植物生长。
(2)据甲图分析:单侧光下生长的幼苗,若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对应的浓度,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填“高”或“低”)于B点。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________(填“高”或“低”)于B点。
(3)乙、丙图中,实验开始时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结果:
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
胚芽鞘D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C
(2)低 高
(3)向左弯曲生长 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促进生长 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在生长有某种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水稻田,结果水稻正常生长,杂草死亡,结合下图分析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松柏、杉树的树冠明显呈宝塔型,请解释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
(4)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中不能萌发,其原因是块茎含有较多的_________,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__________处理。
正确答案
(1)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双子叶植物杂草对生长素敏感性强,在较低浓度下,生长就被抑制,而单子叶植物水稻在这一浓度时却能正常生长。
(3)这是一种顶端优势现象。越往下,离顶芽越远,侧芽积累的生长素就越少,发育形成的侧枝就越长。反之,越往上,就越短。
(4)脱落酸;赤霉素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向光源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不生长的是________。
(2)若要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应设置上图______对照实验。若要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应设置上图_________对照实验。若要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设置上图________对照实验。
正确答案
(1)ad ce bf
(2)ca cb de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现已证明该激素能促进芹菜的生长,但不知其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请用所给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芹菜幼苗,高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溶液、蒸馏水、喷壶等。
实验步骤:
①.将株高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若干组;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芹菜株高。预测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小于m
(2)②.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③.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洒不同组的芹菜幼苗
④.a.若随着所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大,说明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效果无两重性
b.若在一定范围内随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大;超过一定浓度,随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小,甚至抑制增长,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的作用效果有两重性
如图是有关生长素的某些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实验现象可以推测出___________;由②、③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②、③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③、④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胚芽鞘尖端能促进胚芽鞘生长(胚芽鞘能生长是因为有尖端) 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2)单侧光的有无 胚芽鞘尖端的有无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对该植物的幼叶鞘来说,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