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的激素调节
- 共2217题
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产生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
(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__________,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去掉顶芽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可到幼叶叶柄处,阻止叶柄脱落
(2)去掉顶芽和幼叶,在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叶柄的脱落是缺乏幼叶产生的生长素所致
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请分析回答:
(1)E组实验配制的2,4-D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
(2)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进一步探究2,4-D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正确答案
(1)800mg/L
(2)起对照作用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索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增加,扦插枝条的生根数又逐渐减少
(4)将生长素类似物2,4-D溶液的浓度在400~600mg/L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即400mg/L,440mg/L,480mg/L,520mg/ L,560mg/L,600mg/L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四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__,乙组_______,丙组______,丁组___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长受抑制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
(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
(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
(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 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回答有关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杂交育种的问题。取优质高产燕麦幼苗若干,在胚芽鞘顶端以下插入云母片,如下图所示。
(1)在图中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结果幼苗______。解释幼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切取若干光照后幼苗a处的组织块,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浓度相同。从理论上分析,分化的结果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现欲进行该优质高产燕麦与玉米的杂交研究,可采用______技术,因为该技术可解决_______,并有可能培出新的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向光弯曲(向左侧弯曲) 胚芽鞘顶端合成生长素,并向胚芽鞘下方运输,促进胚芽鞘下方细胞的伸长;光照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多;同时幼苗左侧插入的云母片阻碍了向光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导致背光侧与向光侧细胞伸长不均匀,因此幼苗向光弯曲
(2)生根 原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索的浓度相等,而经光照后的a处组织块含较多生长素,因此组织块处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小于1,故诱导生根
(3)细胞融合(细胞杂交) 远缘杂交不亲和(生殖隔离) 物种(种或杂种)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枝条甲组乙组丙组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的坐标。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同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的影响
(2)起对照作用
(3)甲组大量生根,乙组只有少量生根,丙组生根较多 甲组由于IBA浓度适宜,大量生根;乙组中IBA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丙组为对照组,正常生根
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_______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________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_(填“抑制”、“促进”)作用。
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_________ppm。
④.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_______,所需处理时间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解除了顶端优势
(2)①.三十烷醇的浓度 三十烷醇浓度为0(或蒸馏水) 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 ②.促进 ③.8~15 ④.较低 较长
下图中A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关系。将已长出幼根和幼芽的豌豆种子置水平状态(B图示,芽尖和根尖的白点表示生长素分布的多少)。请据图回答:
(1)B中生长素大部分分布在幼芽和幼根的近地侧是由于_______作用的结果。
(2)豌豆幼芽和幼根继续生长的方向分别是:幼芽_________;幼根__________。
(3)由A可知,10-7M的生长素对根有______生长的作用,对芽有_______生长的作用。
(4)由图示可知,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重力
(2)向上 向下
(3)促进(小) 促进
(4)不同 不同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______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 应溶解于____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__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调节;1
(2)①氧气;②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重复实验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__;乙组______;丙组______;丁组__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长受抑制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
(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
(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
(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设计如下实验研究植物的向光性。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_______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_____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选择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______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是以细胞内的_______为原料合成的,根据其作用取名为_________。
(5)植物出现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胚芽鞘尖端
(2)促进胚芽鞘生长(促进生长)
(3)少 琼脂 光照(单侧光)
(4)多 吲哚乙酸 色氨酸 生长素
(5)顶端优势
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__________端运输到形态学_________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2)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由于芽能产生____________。
(3)下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________。
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______生长;浓度过高则_________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③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______现象。
正确答案
(1)上;下
(2)生长素
(3)①不相同;②促进;抑制;③顶端优势
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请分析回答:
(1)E组实验配制的2,4-D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__。
(2)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
(5)若要进一步探究2,4-D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00mg/L
(2)(空白)对照
(3)2,4-D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4-D既能促进插条生根,也能抑制插条生根)
(4)平均根长
(5)在2,4-D浓度为400mg/L与600mg/L之间按一定浓度梯度设计多个实验组,其他条件保持一致且适宜,按题目表格中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以生根数(平均根长等)为指标确定最适浓度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下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苇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1)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10-8 抑制生长
(2)促进生长 促进生长
(3)对生长无影响
下图是某学校高二学生根据西瓜授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绘出的变化曲线(注:横坐标表示实际天数,纵坐标示子房直径大小),其中A曲线表示正常授粉情况下的记录,请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曲线A表示子房直径逐渐______,说明授粉后子房能发育成_____,原因是胚珠发育成______的过程中,合成了_______,促进了其发育成果实。
(2)曲线B表示子房直径逐渐______,说明子房______,曲线B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雌蕊未_______,或者子房发育早期,人为除去了或被虫蛀,使果实发育缺乏_______而停止发育。
(3)对比曲线A和曲线B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增大 果实 种子 生长素
(2)变小 没有发育 授粉 种子 生长素
(3)发育着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