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共2048题
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但不可能变成蛋白质,A错误;
B、DNA分子突变后仍是DNA分子,不可能变成RNA,B错误;
C、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是基因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C正确;
D、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其基因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字母):
(1)图中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完成Ⅱ过程的运载工具是______.
(2)翻译为酪氨酸的遗传密码在______链上.
(3)下表中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上图中d链发生了突变,X可能性较小的是下表中的哪种氨基酸:______,原因是______.
(4)若图中X是苯丙氨酸,那么d链不同于a链上的那个核苷酸名称是______.
(5)从表中可以看出一种氨基酸可以由______种密码子决定,这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______.
(6)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实质上是______的调节,这个调节主要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______,二是______(请据上述信息分析).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Ⅰ过程是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Ⅱ过程是翻译,该过程需要tRNA来运载氨基酸.
(2)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所以翻译为酪氨酸的遗传密码在c(mRNA)链上.
(3)分析表中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其中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U或UAC,苯丙氨酸、半胱氨酸和丝氨酸的密码子及终止密码子均和酪氨酸相差一个核苷酸,但亮氨酸和色氨酸的密码子和酪氨酸的密码子相差两个核苷酸,所以上图中d链发生了突变,X可能性较小的是亮氨酸和色氨酸,因为要同时突变两个核苷酸,其他只要突变一个核苷.
(4)若图中X是苯丙氨酸,则酪氨酸密码子中间的碱基变成了U,即d链上相应的碱基突变成A,所以d链不同于a链上的核苷酸名称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5)一种氨基酸可以由1或多种密码子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有利于物种的稳定性.
(6)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所以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实质上是基因的调节,这个调节主要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导物质合成等功能,二是调控细胞代谢等特定功能.
故答案:(1)细胞核 tRNA
(2)c
(3)亮氨酸和色氨酸 要同时突变两个核苷酸,其他只要突变一个核苷酸
(4)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5)1或多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有利于物种的稳定性
(6)基因 指导物质合成等功能 调控细胞代谢等特定功能
解析
解:(1)图中Ⅰ过程是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Ⅱ过程是翻译,该过程需要tRNA来运载氨基酸.
(2)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所以翻译为酪氨酸的遗传密码在c(mRNA)链上.
(3)分析表中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其中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U或UAC,苯丙氨酸、半胱氨酸和丝氨酸的密码子及终止密码子均和酪氨酸相差一个核苷酸,但亮氨酸和色氨酸的密码子和酪氨酸的密码子相差两个核苷酸,所以上图中d链发生了突变,X可能性较小的是亮氨酸和色氨酸,因为要同时突变两个核苷酸,其他只要突变一个核苷.
(4)若图中X是苯丙氨酸,则酪氨酸密码子中间的碱基变成了U,即d链上相应的碱基突变成A,所以d链不同于a链上的核苷酸名称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5)一种氨基酸可以由1或多种密码子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有利于物种的稳定性.
(6)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所以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实质上是基因的调节,这个调节主要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导物质合成等功能,二是调控细胞代谢等特定功能.
故答案:(1)细胞核 tRNA
(2)c
(3)亮氨酸和色氨酸 要同时突变两个核苷酸,其他只要突变一个核苷酸
(4)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5)1或多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有利于物种的稳定性
(6)基因 指导物质合成等功能 调控细胞代谢等特定功能
如图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请回答:
(1)过程②称为______,是以______为模板在细胞的______上进行的,翻译者是______.
(2)过程③在细胞的______中进行,因为这一过程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这一改变称为______.
(3)④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这一碱基序列被称为是缬氨酸的______,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1)过程②称为翻译,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在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者是转运RNA.
(2)过程③基因突变在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因为这一过程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这一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3)④信使RNA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GUA,这一碱基序列被称为是缬氨酸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
故答案为:
(1)翻译 信使RNA 核糖体 转运RNA
(2)细胞核 基因突变
(3)GUA 密码子 61
解析
解:(1)过程②称为翻译,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在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者是转运RNA.
(2)过程③基因突变在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因为这一过程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这一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3)④信使RNA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GUA,这一碱基序列被称为是缬氨酸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
故答案为:
(1)翻译 信使RNA 核糖体 转运RNA
(2)细胞核 基因突变
(3)GUA 密码子 61
野生型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如下:
大肠杆菌有两种突变型,甲第6位的C被替换为T,乙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与野生型相比,乙突变体性状的改变程度大于甲,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如果第6位的C被替换为T,转录后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个别氨基酸的替换,其他氨基酸不变,A正确;
B、甲变异是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乙变异是碱基对的增添,也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基因突变是多害少利性,无法判断甲变异和乙变异是否属于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C错误;
D、甲变异和乙变异都是基因突变,其遗传物质都发生了改变,因而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故选:A.
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因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第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患者细胞中携带谷氨酸的tRNA与正常人相同.A错误.
B、患者由于基因突变引起氨基酸种类发生替换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B正确.
C、由于患者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转录而来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正确.
D、此病症可通过显微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或DNA分子杂交检测基因结构的改变.D正确.
故应选A.
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诱变育种与自然突变相比能提高了突变频率,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从而加快育种进程,A正确;
B、羟胺处理后,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导致DNA序列中C-G转换为T-A,B正确;
C、羟胺处理过的番茄DNA分子,只是腺嘌呤代替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嘌呤数目没有改变,C错误;
D、羟胺处理过的番茄发生基因突变,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A错误;
B、若基因突变后密码子与原密码子编码的是同一氨基酸,或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或发生了隐性突变,则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并未改变,B正确;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
D、基因突变会造成某些基因结构的改变,而数量不变,D错误.
故选:B.
科研人员测得某DNA片段结构如下图所示(①-⑥代表不同的分子或化学键),已知该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TP中的“A”与上图中“A”表示的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质.
(2)转录时该DNA片段的模板链是______,如果最右侧碱基对被
替换,则翻译后是否会引起性状的改变______,说明理由______.
(3)将某精原细胞的所有核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
(用序号表示).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1P 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TP中的“A”表示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上图中“A”表示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
(2)由以上分析可知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如果最右侧碱基对被
替换,则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DNA分子中只有磷酸基团中含P元素,因此将某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④.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4条DNA链被32P标记)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都有2个DNA分子有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含31P(这2个DNA分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都含31P标记,但只有4个精子含32P标记,因此含31P 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100%、50%.
故答案为:
(1)不是
(2)α 不会 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④100% 50%
解析
解:(1)ATP中的“A”表示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上图中“A”表示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
(2)由以上分析可知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如果最右侧碱基对被
替换,则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DNA分子中只有磷酸基团中含P元素,因此将某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④.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4条DNA链被32P标记)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都有2个DNA分子有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含31P(这2个DNA分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都含31P标记,但只有4个精子含32P标记,因此含31P 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100%、50%.
故答案为:
(1)不是
(2)α 不会 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④100% 50%
下列小麦各部位细胞中,最难产生新基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小麦植株的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很难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而根尖分生区细胞和茎尖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花药中能进行减数分裂,都进行DNA分子复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
故选:A.
某DNA片段为,复制2次后可得到
四个片段,下列关于错误发生的时间及错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某DNA片段为,复制2次后可得到
四个片段,其中只有一个片段中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配对错误,这说明错误发生的时间是第二次复制时,且错误原因是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配对错误,其余正常.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