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酶的研究与应用
- 共307题
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用两种洗衣粉的量相同 ②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态相同 ③洗涤所用的水量及水温(一般为常温)应相同 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 ⑤加入适量的复合加酶洗衣粉.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加酶洗衣粉的种类,因变量是污渍的去污效果,其它变量都为无关变量,均应该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所以①使用两种洗衣粉的量相同,②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态相同,③洗涤所用的水量及水温(一般为常温)应相同,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都是正确的.⑤加入适量的复合加酶洗衣粉错误,本实验不能添加复合洗衣粉.
故选:A.
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热水溶解洗衣粉时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
B、实验的因变量是洗涤效果,可以用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表示,B正确;
C、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pH影响较大,普通洗衣粉受PH影响较小,因此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一致,D错误.
故选:B.
某同学为探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按下表的顺序进行操作: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请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①______;②______
(3)步骤3和步骤4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______
(4)Ⅰ、Ⅱ、Ⅲ、Ⅳ号试管加入洗衣粉、衣服上的油渍及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和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_,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正确答案
解:(1)由题中表格可见,该实验其它变量表面上都是一致的,唯一的变量是水温;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2)由题中表格知,放入含油迹的衣物尽管都是一件,但衣服有大小,且油脂的种类有差异,故这个应为控制的相关关量实际上并未严格控制,变成了同时有二个变量;故应选用大小相同的布料,分别滴加相同滴数同种植物油,使油渍大小相同;此外选用的水温不妥,应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来确定水温,如选取5℃、15℃、25℃、35℃的水温等.
(3)步骤3是控制不同水温,步骤4是加入等量加酶洗衣粉.如调换顺序,那么由于酶作用的高效性,酶在常温下很快会将部分的油脂分解掉,不能显示在不同温度下的作用效果.
(4)设计探究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唯一变量原则,即要探究的问题作为变量,而其它无关变量均应控制为等量.题中Ⅰ、Ⅱ、Ⅲ、Ⅳ号试管加入的洗衣粉、衣服上的油迹及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和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避免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的时间和洗涤时间等)不同,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故答案为:
(1)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2)应选用大小相同的布料,分别滴加相同滴数同种植物油,使油渍大小相同;此外选用的水温不妥,应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来确定水温,如选取5℃、15℃、25℃、35℃的水温等.
(3)不能调换顺序 酶在常温下很快会将部分的油脂分解掉
(4)避免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的时间和洗涤时间等)不同,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解析
解:(1)由题中表格可见,该实验其它变量表面上都是一致的,唯一的变量是水温;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2)由题中表格知,放入含油迹的衣物尽管都是一件,但衣服有大小,且油脂的种类有差异,故这个应为控制的相关关量实际上并未严格控制,变成了同时有二个变量;故应选用大小相同的布料,分别滴加相同滴数同种植物油,使油渍大小相同;此外选用的水温不妥,应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来确定水温,如选取5℃、15℃、25℃、35℃的水温等.
(3)步骤3是控制不同水温,步骤4是加入等量加酶洗衣粉.如调换顺序,那么由于酶作用的高效性,酶在常温下很快会将部分的油脂分解掉,不能显示在不同温度下的作用效果.
(4)设计探究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唯一变量原则,即要探究的问题作为变量,而其它无关变量均应控制为等量.题中Ⅰ、Ⅱ、Ⅲ、Ⅳ号试管加入的洗衣粉、衣服上的油迹及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和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避免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的时间和洗涤时间等)不同,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故答案为:
(1)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2)应选用大小相同的布料,分别滴加相同滴数同种植物油,使油渍大小相同;此外选用的水温不妥,应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来确定水温,如选取5℃、15℃、25℃、35℃的水温等.
(3)不能调换顺序 酶在常温下很快会将部分的油脂分解掉
(4)避免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的时间和洗涤时间等)不同,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加酶洗衣粉进行探究实验,如表是他们记录的原始数据:
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对照表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实验中最好用全自动洗衣机进行洗涤,原因是______.
(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上述三种污渍洗涤效果最佳的是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应该在______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固定化酶,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即水温和污渍的种类.因变量是除去污渍所需的时间.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了能均衡无关变量,实验中最好用全自动洗衣机进行洗涤,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水量、洗涤时间、洗涤力度等无关变量.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适宜温度下,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最短,说明加酶洗衣粉对奶渍的洗涤效果最好.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加酶洗衣粉洗涤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0~70℃,若要进一步进一步探究该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应在50~70℃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没有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且不能重复利用,因此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
故答案为:
(1)水温和污渍的种类 除去污渍需要的时间 更好地控制水量、洗涤时间、洗涤力度等无关变量
(2)奶渍
(3)50~70℃
(4)不是 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
解析
解:(1)根据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即水温和污渍的种类.因变量是除去污渍所需的时间.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了能均衡无关变量,实验中最好用全自动洗衣机进行洗涤,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水量、洗涤时间、洗涤力度等无关变量.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适宜温度下,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最短,说明加酶洗衣粉对奶渍的洗涤效果最好.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加酶洗衣粉洗涤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0~70℃,若要进一步进一步探究该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应在50~70℃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没有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且不能重复利用,因此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
故答案为:
(1)水温和污渍的种类 除去污渍需要的时间 更好地控制水量、洗涤时间、洗涤力度等无关变量
(2)奶渍
(3)50~70℃
(4)不是 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
某化工厂生产的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溶液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图2的曲线图A、B表示.
请回答以下各题:
(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
(2)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回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4)目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都是一次性的,某洗涤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加酶洗衣粉的设备,他们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尼龙载体上,洗涤完衣物后,经过简单处理,这些酶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酶叫______.
(5)除加酶外,很多洗衣粉中还加有香精,高档洗衣粉中的香精都是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______.
(6)加酶洗衣粉中的淀粉酶可以从霉菌中提取.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45℃.
(2)当温度从75℃回到45℃时,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到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胶片上的蛋白膜存在时间的长短(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4)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尼龙载体上,洗涤完衣物后,这些酶经过简单处理,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则这种酶就是固定化酶.
(5)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萃取法、蒸馏法、压榨法等.
(6)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故答案为:
(1)45℃
(2)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3)胶片上的蛋白膜存在时间的长短(或其他合理答案)
(4)固定化酶
(5)萃取法、蒸馏法、压榨法
(6)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
解:(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45℃.
(2)当温度从75℃回到45℃时,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到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胶片上的蛋白膜存在时间的长短(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4)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尼龙载体上,洗涤完衣物后,这些酶经过简单处理,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则这种酶就是固定化酶.
(5)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萃取法、蒸馏法、压榨法等.
(6)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故答案为:
(1)45℃
(2)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3)胶片上的蛋白膜存在时间的长短(或其他合理答案)
(4)固定化酶
(5)萃取法、蒸馏法、压榨法
(6)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洗衣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各种含酶制剂的洗衣粉因洗涤效果好而备受青睐.下面是两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含酶制剂的洗衣粉所做的实验,请你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组同学用含有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他们做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该实验中______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乙组同学为了探究蛋白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以下所给的条件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原理: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反应.
实验材料: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蛋白酶洗衣粉、普通洗衣粉、滴管、试管、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1、2;
②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蛋白酶洗衣粉溶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______;
③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质量浓度为______,振荡摇匀;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4滴质量浓度为______,振荡摇匀;
④观察两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可能的现象及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自变量是洗衣粉所含有的酶与污染物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可用来探究酶的专一性.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物的含量、水质、pH等.该实验中A与B、A与C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1、2;
②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2mL蛋白酶洗衣粉溶液和普通洗衣粉溶液;
③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再向两支试管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
④观察两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可能的现象及结论:1号试管中出现紫色,2号试管中未出现紫色,说明该蛋白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成分是蛋白质;1、2号试管中均未出现紫色,说明该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成分不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
(1)酶的专一性 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物的含量、水质、pH等 A与B、A与C
(2)实验步骤:②2 mL普通洗衣粉溶液
③0.1 g/mL的NaOH溶液 0.01 g/mL的CuSO4溶液,
可能的现象及结论:1号试管中出现紫色,2号试管中未出现紫色,说明该蛋白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2号试管中均未出现紫色,说明该蛋白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解析
解:(1)该实验自变量是洗衣粉所含有的酶与污染物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可用来探究酶的专一性.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物的含量、水质、pH等.该实验中A与B、A与C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1、2;
②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2mL蛋白酶洗衣粉溶液和普通洗衣粉溶液;
③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再向两支试管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
④观察两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可能的现象及结论:1号试管中出现紫色,2号试管中未出现紫色,说明该蛋白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成分是蛋白质;1、2号试管中均未出现紫色,说明该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成分不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
(1)酶的专一性 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物的含量、水质、pH等 A与B、A与C
(2)实验步骤:②2 mL普通洗衣粉溶液
③0.1 g/mL的NaOH溶液 0.01 g/mL的CuSO4溶液,
可能的现象及结论:1号试管中出现紫色,2号试管中未出现紫色,说明该蛋白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2号试管中均未出现紫色,说明该蛋白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蛋白酶能分解其他蛋白质类的酶,但洗衣粉中,蛋白酶并没有将其他几种酶分解掉,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经过了特殊的化学物质的包裹,使之与其他成分隔离,这些酶在遇水后,包裹层分解,酶才能发挥作用.
故选:D.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可能有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等,用于除去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等污渍,A正确;
B、引物之间不能够碱基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不能有效扩增目的基因,B错误;
C、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C正确;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D正确.
故选:B.
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即温度和洗衣粉种类,A正确;
B、本实验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B正确;
C、若纵坐标表示污渍残留量,则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t1,普通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t2,C错误;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再改变,说明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D正确.
故选:C.
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对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干信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说明自变量为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故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说明因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故B正确;
C、酶需要适宜的条件,则水质、水量、适宜pH等属于无关变量,均应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故C正确;
D、该实验探究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即一种加酶洗衣粉只能洗涤一种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D.
某同学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课题研究,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相同,洗涤温度都为35℃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
这个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没有空白对照,①错误;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相同,洗涤温度都为35℃,无关变量都正确,②正确;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③正确.
所以,①错误.
故选: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酶洗衣粉就是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A错误;
B、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B错误;
C、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和能忍受表面活性剂,但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仍然会影响酶的活性,C正确;
D、加酶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和水软化剂的含量较少,对环境污染较少,D错误.
故选:C.
某化工厂最新产生了一种高效加酶洗衣粉,准备投放市场,其包装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最新高效碱性蛋白酶.
特点:洗涤奶渍、血渍等的效率是普通洗衣粉的数倍.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有该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问题:该地区质检部门为证明该洗衣粉是否有功效,从化工厂提取部分洗衣粉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1)如果你是该化工厂的技术负责人,你最期待上述实验出现的结果是什么?______.为什么?______.
(2)已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接近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前者却可以,这是因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高效加酶洗衣粉含最新高效碱性蛋白酶,故期待其能除去蛋白质,故期待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快速消失,若消失,则证明该高效加酶洗衣粉含有高效碱性蛋白酶,并且催化效率高.
(2)高温时酶的结构已遭破坏,即使酶失活,故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
故答案为:
(1)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快速消失 证明该高效加酶洗衣粉含有高效碱性蛋白酶,并且催化效率高
(2)高温时酶的结构已遭破坏
解析
解::(1)该高效加酶洗衣粉含最新高效碱性蛋白酶,故期待其能除去蛋白质,故期待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快速消失,若消失,则证明该高效加酶洗衣粉含有高效碱性蛋白酶,并且催化效率高.
(2)高温时酶的结构已遭破坏,即使酶失活,故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
故答案为:
(1)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快速消失 证明该高效加酶洗衣粉含有高效碱性蛋白酶,并且催化效率高
(2)高温时酶的结构已遭破坏
某同学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设计了一组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为该同学写完整整个实验过程.
一.实验材料:一种无酶洗衣粉,同种化纤布(含有不同污渍----一种是血渍,一种是油渍),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不同温度的水,洗涤常用工具.本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丙组在本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二.实验过程:
1.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 等份,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
2.在甲组洗衣粉中加人______,在乙组洗衣粉中加入______,在丙组洗衣粉中不加任何一种酶.
3.______,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4.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如表)
三实验结果分析:______可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
四.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承载物上,或者使酶交联在一起.该技术因为具有______、______的优点而前景广阔.尿糖试纸的发明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监测带来了福音.该试纸中含有的两种酶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一.本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丙组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二.2.在甲组洗衣粉中加人一定量的蛋白酶,在乙组洗衣粉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在丙组洗衣粉中不加任何一种酶.
3.在不同温度下分别用添加了不同酶的甲、乙、丙洗衣粉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血渍和油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三.实验结果分析: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四.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承载物上,或者使酶交联在一起.该技术因为具有催化反应结束后酶可以回收和再利用、能连续进行反应、高催化效率的优点而前景广阔.尿糖试纸的发明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监测带来了福音.该试纸中含有的两种酶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故答案为:
一.酶的种类和温度 对照
二.2.一定量的蛋白酶 等量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用添加了不同酶的甲、乙、丙洗衣粉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血渍和油渍
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专一性
四.催化反应结束后酶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能连续进行反应、高催化效率 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解析
解:一.本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丙组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二.2.在甲组洗衣粉中加人一定量的蛋白酶,在乙组洗衣粉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在丙组洗衣粉中不加任何一种酶.
3.在不同温度下分别用添加了不同酶的甲、乙、丙洗衣粉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血渍和油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三.实验结果分析: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四.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承载物上,或者使酶交联在一起.该技术因为具有催化反应结束后酶可以回收和再利用、能连续进行反应、高催化效率的优点而前景广阔.尿糖试纸的发明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监测带来了福音.该试纸中含有的两种酶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故答案为:
一.酶的种类和温度 对照
二.2.一定量的蛋白酶 等量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用添加了不同酶的甲、乙、丙洗衣粉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血渍和油渍
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专一性
四.催化反应结束后酶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能连续进行反应、高催化效率 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生物体内的酶很容易降解失活,洗衣粉中的酶却能长时间保持活性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体内的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洗衣粉中酶活性也受温度影响,A错误;
B、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保持其活性,B正确;
C、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也是蛋白质,C错误;
D、以上说法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