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如果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引起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引起尿量减少.
故选:B.
下列与下丘脑功能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
B、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B错误;
C、大脑皮层对语言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与垂体功能无关,C正确;
D、下丘脑是渗透压调节中枢,能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且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D错误.
故选:C.
如图有关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其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可以发生,但肌糖原不能分解,A错误;
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存储,使得血糖浓度降低,即促进④⑤⑥⑦,B错误;
C、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即促进②③,B错误;
D、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抑制②③,D正确.
故选:D.
以下对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小麦收获的是种子,不是果实,因此给传粉受到影响的油菜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避免减产,A错误;
B、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之一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成年人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物质氧化分解速度减慢,耗氧量会减少,B错误;
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所以切除垂体后叶后,动物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量会减少,C正确;
D、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都是有利的,D错误.
故选:C.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如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参考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是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血糖降低和血糖升高后所引发产生的物质A和B分别是______、______.这两种生理效应说明了相关激素间的______作用.
(3)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调节.
(4)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__作用.
(5)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分析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血糖降低时,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来升血糖,血糖升高时,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来降血糖,二者是拮抗作用.
(3)人紧张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就是反馈调节.
(4)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发育方面表现为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
(5)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受损,则体温调节能力降低或丧失.
故答案为: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2)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拮抗作用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反馈
(4)协同
(5)下丘脑
解析
解:(1)由图分析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血糖降低时,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来升血糖,血糖升高时,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来降血糖,二者是拮抗作用.
(3)人紧张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就是反馈调节.
(4)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发育方面表现为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
(5)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受损,则体温调节能力降低或丧失.
故答案为: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2)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拮抗作用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反馈
(4)协同
(5)下丘脑
(2015秋•德阳校级月考)如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刺激→下丘脑→某内分泌腺→激素甲→血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激素甲能降低血糖,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缺乏胰岛素的病人,糖的利用发生障碍,体内脂肪、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B正确;
C、刺激→下丘脑→某内分泌腺过程是神经调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可以看做神经调节中,效应器的反应,C正确;
D、下丘脑只能通过神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不能通过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错误.
故选:C.
如图是肝细胞中所进行有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
(2)在肝细胞A中,促进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______,细胞内完成⑤和⑧的场所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葡萄糖分子进入肝脏细胞的方式为______.
(4)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看,它能促进图中哪些生理过程______.(填序号)
(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目前对于一些糖尿病初期的病人可口服一些降糖药以调节血糖平衡,如磺脲药和苯甲酸衍生物双胍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______(多选)
A.补充胰岛素 B.补充胰高血糖素
C.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D.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正确答案
解;(1)组织液是肝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2)肝细胞A中肝糖原水解形成葡萄糖的过程使得血糖浓度升高,相关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⑧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
(3)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4)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进而降低血糖,即④⑤⑧⑨10.
(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则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和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选:CD.
故答案为:
(1)组织液
(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主动运输
(4)④⑤⑧⑨10
(5)CD
解析
解;(1)组织液是肝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2)肝细胞A中肝糖原水解形成葡萄糖的过程使得血糖浓度升高,相关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⑧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
(3)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4)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进而降低血糖,即④⑤⑧⑨10.
(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则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和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选:CD.
故答案为:
(1)组织液
(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主动运输
(4)④⑤⑧⑨10
(5)CD
如图表示动物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示过程体现了下丘脑既参与______调节,也参与______调节,图中胰岛和骨骼肌属于______.
(2)A叫______激素,如图所示,血液中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抑制A、C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这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稳态调节机制.请用箭头和文字(激素用字母)表示图中激素分级调节的过程:______.
(3)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能抑制______细胞的发育成熟,使______(免疫活性物质)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阻碍患者______免疫的应答.
正确答案
解:(1)图示中,下丘脑通过神经直接支配骨骼肌的活动,又可以调节有关内分泌腺的活动,说明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胰岛和骨骼肌都属于效应器.
(2)据图分析,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图示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大于维持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A→垂体→C→甲状腺→B.
(3)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或抗体)的产生,使得患者的体液免疫不能正常进行.
故答案为:
(1)神经 体液 效应器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负)反馈 下丘脑→A→垂体→C→甲状腺→B
(3)T细胞 淋巴因子 体液
解析
解:(1)图示中,下丘脑通过神经直接支配骨骼肌的活动,又可以调节有关内分泌腺的活动,说明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胰岛和骨骼肌都属于效应器.
(2)据图分析,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图示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大于维持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A→垂体→C→甲状腺→B.
(3)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或抗体)的产生,使得患者的体液免疫不能正常进行.
故答案为:
(1)神经 体液 效应器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负)反馈 下丘脑→A→垂体→C→甲状腺→B
(3)T细胞 淋巴因子 体液
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表分析,表中的甲状腺激素远远高于正常值,A正确;
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B正确;
C、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C正确;
D、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垂体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D.
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 ④静脉点滴1L生理盐水 ⑤高温下劳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剧烈运动时排汗量增加,为了维持身体内的水的平衡,尿量通常会减少,①错误;
②天气转冷,汗腺分泌减少,尿量往往会增多,②正确;
③患糖尿病的人,由于葡萄糖进入尿液会增加尿液的渗透压,尿量增加,③正确;
④静脉点滴1L生理盐水,其浓度与血浆浓度相当,过量的生理盐水会增加血管内的压力,导致尿量增加,④正确;
⑤高温下劳动汗腺分泌增加,为了维持身体内的水的平衡,尿量通常会减少,⑤错误.
故选:C.
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寒冷时,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与图不符,A错误;
B、当人进入寒冷的环境时,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与图不符,B错误;
C、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则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C正确;
D、寒冷时,正常人进入户外,体温不变,与图不符,D错误.
故选:C.
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⑤肾上腺素外,还有______,其中表现出相同效应的两种激素是______.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______调节.
(2)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参与血糖的调节.若乙图为调节过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则图中涉及______个神经元,这些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______.已知图中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若图中b处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则除b处以外,图中可能产生兴奋的部位有______(填写图中字母).
正确答案
解:(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肾上腺素、②胰岛素和③胰高血糖素,其中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血糖升高方面起协同作用,都能升高血糖.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2)由图可知,本题中共有4个神经元,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只能传给下一个神经元,而不能传给上一个神经元,故c、d、e会产生兴奋,而a不会.
故答案为:
(1)②胰岛素和③胰高血糖素 ③⑤反馈
(2)4 组织液 c、d、e
解析
解:(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肾上腺素、②胰岛素和③胰高血糖素,其中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血糖升高方面起协同作用,都能升高血糖.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2)由图可知,本题中共有4个神经元,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只能传给下一个神经元,而不能传给上一个神经元,故c、d、e会产生兴奋,而a不会.
故答案为:
(1)②胰岛素和③胰高血糖素 ③⑤反馈
(2)4 组织液 c、d、e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1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
(1)寒冷的冬天,人体维持体温恒定与图中的信息分子______有关(填相关字母).
(2)图1中信息分子A所示调节途径的基本方式与信息分子B的调节方式相比显著的特点是______.
(3)合成并分泌信息分子B的部位是______,其只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的原因是______.
(4)图1中信息分子E所示途径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______,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5)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______.
(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2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分析可知,寒冷的冬天,人体维持体温恒定与图中的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
(2)图1中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所示调节途径是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与信息分子B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相比,显著的特点是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较局限.
(3)合成并分泌信息分子B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的原因是只有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有与抗利尿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图1中信息分子E淋巴因子所示途径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接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5)信息分子D甲状腺激素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维持激素在内环境中的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6)血浆和组织液相互渗透,成熟的红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O2,然后扩散到血浆中,接着扩散到组织液中,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中,最后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去.
故答案为:
(1)A、C、D
(2)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较局限
(3)下丘脑 只有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有与信息分子B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体液免疫 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接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5)维持激素在内环境中的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6)
解析
解:(1)据图分析可知,寒冷的冬天,人体维持体温恒定与图中的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
(2)图1中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所示调节途径是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与信息分子B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相比,显著的特点是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较局限.
(3)合成并分泌信息分子B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的原因是只有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有与抗利尿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图1中信息分子E淋巴因子所示途径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接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5)信息分子D甲状腺激素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维持激素在内环境中的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6)血浆和组织液相互渗透,成熟的红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O2,然后扩散到血浆中,接着扩散到组织液中,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中,最后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去.
故答案为:
(1)A、C、D
(2)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较局限
(3)下丘脑 只有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有与信息分子B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体液免疫 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接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5)维持激素在内环境中的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6)
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体表和体内,A错误;
B、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途径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散热途径包括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散热过程也叫做物理性体温调节;骨骼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被称为化学性体温调节,B错误;
C、炎热环境时,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量,C错误;
D、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A错误;
B、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B正确;
C、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因此它们两者表现为相互拮抗,C正确;
D、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