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若a狗甲状腺功能正常,则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大于C,现在a小于c则说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A正确;
B、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对自身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无影响,起对照作用,B正确;
C、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所以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b相同,D错误.
故选:D.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据表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析表格可知:注射激素Ⅰ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是胰岛素;注射激素Ⅱ出现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则注射的是生长素;注射激素Ⅲ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则注射的是甲状腺激素,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A正确;
B、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B错误;
C、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胰岛素由胰岛β分泌,C正确;
D、胰高血糖素能引起肝糖元分解和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胰岛素则能抑制肝糖元分解,D正确.
故选:B.
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睾丸能产生雄性激素,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和促激素,故A正确;
B.肠腺和胰腺的外部属于外分泌腺,胰腺内部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故B错误;
C.乳腺属于外分泌腺,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激素,故C错误;
D.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而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故D正确.
故选:AD.
请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青春期发育的问题:
(1)青春期身体发育主要是在______激素的作用下,使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主要是在______激素的作用下,神经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2)青春期开始以后,性腺在______激素促进作用下迅速发育;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______和______生成.
(3)青春期①______能够分泌促内分泌释放激素作用于②______,通过②分泌的激素调节和控制某种内分泌腺的功能活动;③则表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主要是生长激素的作用.神经系统的发育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性腺的生长发育是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性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3)下丘脑可以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释放相应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促进靶器官的发育以及相应激素的分泌,如果体内激素含量过高的话,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2)促性腺激素 发育 生殖细胞
(3)下丘脑 垂体 反馈调节
解析
解:(1)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主要是生长激素的作用.神经系统的发育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性腺的生长发育是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性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3)下丘脑可以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释放相应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促进靶器官的发育以及相应激素的分泌,如果体内激素含量过高的话,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2)促性腺激素 发育 生殖细胞
(3)下丘脑 垂体 反馈调节
一种捕食鱼类的芋螺向水中释放芋螺毒液,减慢猎物的运动速度并将其捕获.芋螺毒液中除了神经毒素外,还发现大量特化型胰岛素,其结构类似鱼胰岛素.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干信息:芋螺向水中释放芋螺毒液,减慢猎物的运动速度并将其捕获.可见芋螺毒素影响鱼类的神经调节;芋螺毒液中除了神经毒素外,还发现大量特化型胰岛素,其结构类似鱼胰岛素,可见芋螺毒素还影响鱼类的激素调节,A正确;
B、芋螺毒液中发现大量特化型胰岛素,其结构类似鱼胰岛素.可见芋螺毒素能使鱼出现低血糖导致鱼类运动能力降低而被捕食,B正确;
C、芋螺向水中释放芋螺毒液,减慢猎物的运动速度并将其捕获,可见芋螺毒液影响鱼类兴奋的传导,推知芋螺的神经毒素可能影响Na+、K+等离子在神经细胞上的跨膜运输,C正确;
D、根据B选项的解释,芋螺毒素能使鱼出现低血糖导致鱼类运动能力降低而被捕食,D错误.
故选:D.
(2016•泰州校级一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某人缺碘患“大脖子病”,可推测该患者体内含量较高的激素是( )
①甲状腺激素 ②促甲状腺激素 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生长激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缺碘影响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使反馈作用减弱,故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故选:B.
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器官A是______.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2.
(3)据图可知,Kp-10______(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______.
Ⅲ.综合分析
(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______调节.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
(2)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
(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42天都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的开始产蛋日龄;在42-50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50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
(4)综合上述分析,Kp-10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神经细胞产生,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能调节促性 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GnRH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4)神经-体液.
解析
解:(1)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
(2)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
(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42天都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的开始产蛋日龄;在42-50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50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
(4)综合上述分析,Kp-10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神经细胞产生,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能调节促性 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GnRH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4)神经-体液.
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胰岛素,同时使用两种激素,观察大鼠生长情况,结果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目的是要观察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作用,故要切除胰腺及垂体可排除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A正确;
B、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必须保证适宜的时间间隔,以避免前一阶段处理对后一阶段处理的影响,B错误;
C、器官切除前与每次激素使用后的大鼠生长情况可以构成相互对照,C正确;
D、该实验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有促进生长作用,而且二者有协同作用,D正确.
故选:B.
为了考察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某人做了以下3组实验:ϕ切除一白鼠的甲状腺,10天后与正常白鼠比较;κ切除另一白鼠的甲状腺,5天后,将溶解于某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制剂给该白鼠连续注射5天,与正常白鼠比较;为了准确考察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第λ组实验必须进行,下列最适合作为第λ组实验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为了准确考察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遵循平行重复原则,消除偶然误差,需要再切除一白鼠的甲状腺,5天后,将第κ实验组所用的溶剂给该白鼠连续注射5天,与正常鼠比较,A正确;
B、再切除一白鼠的甲状腺,5天后,将不同于第κ实验组所用的溶剂给该白鼠连续注射5天,实验变量不唯一,B错误;
C、取一白鼠,既不切除甲状腺也不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没有做任何处理,本身没有什么可比性,C错误;
D、先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在切除甲状腺,导致含量不同,结果无法比较,D错误.
故选:A.
(2015秋•九江校级期末)图中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Y能促进Z生长发育和分泌丙,若切除Y,则Z的重量减少,A错误;
B、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既有神经联系也有体液联系,B错误;
C、甲对Y、乙对Z有促进作用,丙对X和Y的作用是抑制,属于人体的负反馈调节,C错误;
D、若Z代表甲状腺,则乙为促甲状腺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因此幼年时这两种激素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D正确.
故选:D.
(2015秋•福建校级期末)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作用于胰岛A细胞,A错误;
B、通过刺激X→①传入神经→②下丘脑→③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
C、通过刺激X→①传入神经→②下丘脑→③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②位于下丘脑,C错误;
D、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使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D正确.
故选:D.
为了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
第二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每只兔子的______.
第三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第一步中有两处不妥当,即是:①______;②______.
(2)补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______.
(3)上述实验第四步注射以后,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从高到低的组别依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等量原则,即除了单一变量外,其他的量应保持一致.所以要求健康雄兔的发育状况一致;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的溶液应该等量.
(2)由于实验最后需要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在实验开始2天后,也需要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以便实验前后比较.
(3)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造成兔子甲状腺激素溶液浓度高,从而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但是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因此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积累,所以A组高;同理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促进B兔甲状腺分泌,使B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消耗,所以B组最低.
故答案为:
(1)①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相同(或生理状况、性别相同) ②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适宜且等量
(2)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3)A组、C组、B组
解析
解:(1)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等量原则,即除了单一变量外,其他的量应保持一致.所以要求健康雄兔的发育状况一致;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的溶液应该等量.
(2)由于实验最后需要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在实验开始2天后,也需要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以便实验前后比较.
(3)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造成兔子甲状腺激素溶液浓度高,从而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但是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因此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积累,所以A组高;同理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促进B兔甲状腺分泌,使B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消耗,所以B组最低.
故答案为:
(1)①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相同(或生理状况、性别相同) ②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适宜且等量
(2)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3)A组、C组、B组
雄性幼犬与母犬一样是蹲着排尿的,但性成熟以后便采取抬起一条后腿的排尿方式.如果给雄性幼犬注射雄激素,会使未成年幼犬也采取抬起一条后腿的排尿方式.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知(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注射雄激素前后,雄性幼犬的排尿方式不同,说明在此排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主要受激素的调节,A正确;
B、注射雄激素前后,雄性幼犬的排尿方式不同,说明在此过程中没有明显体现受神经调节,B错误;
C、雄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无利尿的作用,C错误;
D、学习是受神经调节的过程,而此过程中主要是激素调节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特点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通过体液运输,A正确;
B、激素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B错误;
C、激素经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正确;
D、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