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碘盐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预防大脖子症

B注射胸腺激素会严重影响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

C口服雌激素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达到避孕效果

D糖尿病人定期口服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保持在正常水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需的元素,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当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分泌增多,从而促进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而引起大脖子病,A正确;

B、器官移植的病人将会发生细胞免疫对移植的器官进行免疫排斥,一般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而注射胸腺激素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用于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B正确;

C、口服雌激素可使人体内环境中雌激素含量升高,刺雌激素含量的升高会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达到避孕效果,C正确;

D、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口服将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药效),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荆州校级月考)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物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现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实验研究,如表为分组实验结果,请完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______

(2)材料用具:小鼠若干只,注射器,检测耗氧量装置(如图1),肾上腺素溶液和心得安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3)实验步骤:

①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20只,均分为四组.每组小鼠按上表所示注射药剂,其中A组注射______

②将每只小鼠分别放入装置中,开始时大烧杯内外的液面等高.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______,计算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

(4)结果分析:

①为方便比较上表中的各组数值,请选择适宜的图表类型绘图(如图2).______

②结果表明,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降低和提高耗氧量的作用,则两者共同作用的效应是相互______

③除控制环境相同外,实验可再设置一个不放入小鼠的对照装置,其目的是______,从而使测得的数值更精确.

正确答案

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或呼吸作用或心脏活动或心率)的影响.

(3)①A组作为对照组,应该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②小鼠在装置内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使小烧杯内的气体体积减小,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故观测大烧杯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能计算出耗氧量.

(4)结果分析:

①为方便比较上表中的各组数值,绘制柱状图如下:

②结果表明,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降低和提高耗氧量的作用,则两者共同作用的效应是相互拮抗.

③除控制环境相同外,实验可再设置一个不放入小鼠的对照装置,其目的是校正(或消除)因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或消除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使测得的数值更精确.

故答案为:

(1)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或呼吸作用或心脏活动或心率)的影响 

(3)①生理盐水(或一定量的或等量的生理盐水)

 ②大烧杯内液面上升的高度 

(4)①如图

②抑制(或拮抗)

③校正(或消除)因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或消除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或呼吸作用或心脏活动或心率)的影响.

(3)①A组作为对照组,应该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②小鼠在装置内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使小烧杯内的气体体积减小,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故观测大烧杯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能计算出耗氧量.

(4)结果分析:

①为方便比较上表中的各组数值,绘制柱状图如下:

②结果表明,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降低和提高耗氧量的作用,则两者共同作用的效应是相互拮抗.

③除控制环境相同外,实验可再设置一个不放入小鼠的对照装置,其目的是校正(或消除)因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或消除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使测得的数值更精确.

故答案为:

(1)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或呼吸作用或心脏活动或心率)的影响 

(3)①生理盐水(或一定量的或等量的生理盐水)

 ②大烧杯内液面上升的高度 

(4)①如图

②抑制(或拮抗)

③校正(或消除)因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或消除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A正确;

B、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也能够产生,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B错误;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

D、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分析可知,a、b、c依次为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A错误;

B、胰高血糖素注射后让血糖升高,不会出现低血糖和昏迷的情况,B错误;

C、由分析可知,a、b、c依次为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正确;

D、由分析可知,a、b、c依次为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  )

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合成分泌性激素,促进雌蛙排卵,则该激素的靶器官就是卵巢;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B两者都是蛋白质

C胰岛A细胞分泌肾上腺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两者都在血糖浓度降低时维持血糖的平衡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A错误;

B、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

C、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C错误;

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在血糖浓度降低时维持血糖的平衡,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前项是内分泌腺、中项是其分泌的激素名称、后项是该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垂体、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

B肾上腺、肾上腺激素、促进血糖升高

C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D甲状腺、甲状腺素、增强机体代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下丘脑能产生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A错误;

B、肾上腺能够产生肾上腺激素,促进血糖升高,B正确;

C、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和促进氧化分解而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强机体代谢,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对某一生理作用的效果相反)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对某一生理作用共同促进或共同抑制).据此,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a______、c______、e______

(2)a、b两激素在协同方面有什么侧重:______

(3)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为:______(器官).

(4)化学本质基本相似的激素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5)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激素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知,五种激素中,只有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且与胰高血糖素为拮抗作用;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与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在新陈代谢方面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故a、b、c、d、e应依次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2)a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b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

(3)d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

(4)ade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类激素,bc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

(5)由于d、e的分泌基本不受垂体的控制,所以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d、e

故答案为:(1)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2)a侧重于对生长的促进,b侧重于对发育的促进

(3)肝脏  

(4)ade bc  

(5)d  e

解析

解:(1)由题意知,五种激素中,只有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且与胰高血糖素为拮抗作用;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与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在新陈代谢方面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故a、b、c、d、e应依次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2)a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b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

(3)d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

(4)ade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类激素,bc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

(5)由于d、e的分泌基本不受垂体的控制,所以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d、e

故答案为:(1)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2)a侧重于对生长的促进,b侧重于对发育的促进

(3)肝脏  

(4)ade bc  

(5)d  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图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特点

B图中x与y 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C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图中表示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A正确;

B、图中X表示下丘脑,Y表示垂体,B正确;

C、图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

D、甲状腺活动受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直接调节,甲状腺活动还受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间接调节,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B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激素的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A、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升高血压,A错误;

B、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就表现为拮抗作用,B正确;

C、肾上腺素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分泌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

D、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二者在此生长分泌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来调节生命活动.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_,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

(3)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

(4)若激素①表示雄激素,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激素,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5)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调节过程是______,(填图中字母)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d是由核内的双链结构的物质形成的单链结构,且d从核孔进入细胞质后于核糖体结合,由此可以推断d的mRNA;激素①进入细胞质后与细胞质内的受体结合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

(2)结构甲是下丘脑,它通过相关神经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形成与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3)甲(下丘脑)既具有神经传导功能,也具有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的功能.

(4)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激素,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性腺萎缩.

(5)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产热增多,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抵御寒冷.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表达

(2)神经递质 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升高

(3)甲(下丘脑) 

(4)性腺萎缩

(5)a、b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d是由核内的双链结构的物质形成的单链结构,且d从核孔进入细胞质后于核糖体结合,由此可以推断d的mRNA;激素①进入细胞质后与细胞质内的受体结合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

(2)结构甲是下丘脑,它通过相关神经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形成与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3)甲(下丘脑)既具有神经传导功能,也具有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的功能.

(4)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激素,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性腺萎缩.

(5)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产热增多,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抵御寒冷.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表达

(2)神经递质 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升高

(3)甲(下丘脑) 

(4)性腺萎缩

(5)a、b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黔南州期末)下列各组激素,化学组成最相似的一组(  )

A抗利尿激素和性激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和生长激素

D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抗利尿激素是蛋白质类激素,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A错误;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蛋白质类激素,B正确;

C、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

D、促甲状腺素是蛋白质类激素,甲状腺激素是非蛋白质类激素,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胰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B胰腺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起协同作用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的作用正好相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A正确;

B、胰腺内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正确;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起拮抗作用,C错误;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的作用正好相反,即拮抗作用,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物质的调节

D①②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A错误;

B、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B正确;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

D、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小狗的甲状腺切除,并向体内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其结果是小狗(  )

A生长正常,发育异常

B生长异常,发育正常

C生长发育都异常

D生长发育都正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两者都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两者的关系的是协同的作用,切除甲状腺以后对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但是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弥补缺乏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的作用,而生长激素没有促进神经发育的作用,所以结果小狗的生长正常,发育异常;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植物的激素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