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沈阳校级月考)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它由______细胞合成.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______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______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______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

(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______(过程)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现出______作用.

正确答案

解:(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与分泌的.

(2)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本题着重体现了信息交流的功能.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大脑皮层发出的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如果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则使该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进而改变其生理功能.

(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翻译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现出拮抗作用.

故答案为:

(1)垂体

(2)信息传递(信息交流)    升高

(3)神经递质

(4)空间结构

(5)翻译      拮抗

解析

解:(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与分泌的.

(2)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本题着重体现了信息交流的功能.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大脑皮层发出的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如果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则使该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进而改变其生理功能.

(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翻译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现出拮抗作用.

故答案为:

(1)垂体

(2)信息传递(信息交流)    升高

(3)神经递质

(4)空间结构

(5)翻译      拮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不可能发生的是(  )

A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强,增加产热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细胞的代谢水平提高

C胰岛素分泌增加,细胞的耗氧量减少

D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寒冷时,骨骼肌战栗,紧张性增强,增加产热,A正确;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心跳加速,呼吸加深加快,细胞的代谢水平提高,B正确;

C、寒冷时,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氧化释放能量,细胞耗氧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错误;

D、寒冷时,通过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

实验名称: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材料与方法

(1)家兔12只,2.5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

(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0.9%,NaCl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ml,0.5h滴定.

(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h内兔的尿液量.

(二)结果与分析

(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______

(2)原因:______

(三)讨论

(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______为什么?______

(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______为什么?______

正确答案

解:(二)甲、乙、丙三组兔分别注入1.5%NaCl溶液、0.9%NaCl溶液和蒸馏水,则丙、乙、甲三组兔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组兔下丘脑的渗透压器所受的剌激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组兔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依次增多,丙、乙、甲三组兔肾小管、集合管等对原尿中的水重吸收的量依次增多.所以丙、乙、甲三组兔尿量依次减少.

(三)(1)实验设计时用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因为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增加1组兔不滴注任何液体,作空白对照,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

故答案为:

(二)(1)甲<乙<丙

(2)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

(三)(1)不能;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

解析

解:(二)甲、乙、丙三组兔分别注入1.5%NaCl溶液、0.9%NaCl溶液和蒸馏水,则丙、乙、甲三组兔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组兔下丘脑的渗透压器所受的剌激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组兔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依次增多,丙、乙、甲三组兔肾小管、集合管等对原尿中的水重吸收的量依次增多.所以丙、乙、甲三组兔尿量依次减少.

(三)(1)实验设计时用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因为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增加1组兔不滴注任何液体,作空白对照,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

故答案为:

(二)(1)甲<乙<丙

(2)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

(三)(1)不能;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九江校级月考)右图表示信息分子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实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匹配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中合成的,A错误;

B、下丘脑合成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主要是促进血糖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

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由垂体后叶释放,C错误;

D、胰岛A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其靶细胞是肝脏细胞,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B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C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D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体温升高是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的结果,A错误;

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

C、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增加散热量,主要方式是汗腺分泌汗液,C错误;

D、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果血糖含量在50-60mg/dL而得不到补充,人就会惊厥休克,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安静时人脑的耗能量为体内各组织之首,且能量主要来自C6H12O6分解

B脑组织中糖元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C6H12O6氧化供能

C脑组织虽贮有大量糖元、脂肪,但氧气供给不足,不能及时氧化供能

D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就会发生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安静时人脑的耗能量为体内各组织之首,且能量主要来自C6H12O6分解,A正确;

BC、脑组织中糖元、脂肪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C6H12O6氧化供能,B正确;C错误;

D、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就会发生功能障碍,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鞍山校级期末)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渗透压升高可以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调节水盐平衡

B血糖过高时,可以刺激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进而调节血糖平衡

C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下丘脑只通过神经发送信息,进而维持体温恒定

D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内分泌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A正确;

B、血糖过高时,可以刺激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进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B正确;

C、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机体散热量,维持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C错误;

D、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内分泌腺,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冬季长跑对强身健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某高二学生根据教材所学内容作出如图的调节图,并设置了相关问题,以理解和掌握人体在运动中各项生理活动调节的知识,请分析回答:

(1)运动前,运动员适当减少衣物,冷空气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的______中枢,通过神经分泌细胞分泌______激素,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使运动员产热量增加,抵御寒冷.

(2)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______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运动时肌肉收缩消耗大量的能量,会导致运动员血糖浓度降低,这时胰岛 A 细胞分泌______的量增加,______分泌胰岛素的量相对减少;两种激素共同调节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4)据图可得出,人体生命活动是由______共同调节的.

正确答案

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抗利尿

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

神经-体液

解析

解:(1)冷空气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使运动员产热量增加,抵御寒冷.

(2)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因此,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相对减少;两种激素共同调节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4)据图可得出,人体生命活动是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

故答案为:

(1)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抗利尿     

(3)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

(4)神经-体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可维持在一定范围,与其无直接关系的物质或过程是(  )

A胰岛素的作用

B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C生长激素

D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胰岛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A错误;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进而能升高血糖,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B错误;

C、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与调节血糖含量无关,C正确;

D、糖类转变为蛋白质,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长春二模)生物学上将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人体胰岛素分泌、运输、作用途径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分析可知,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是______.图中胰岛素 属于______信使,是由______细胞分泌的.

(2)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A处时,该处细胞膜对______的通透性增加,传到B处时,该处传递的信号变化是______

(3)由于某种原因使人体内产生了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可看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图中胰岛素属于第一信使,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

(2)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A处时,该处细胞膜对Na+从细胞膜外向细胞膜内流动(或Na+内流)的通透性增加,传到B处时,该处传递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由于免疫功能过强,使人体内产生了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得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第一         胰岛B

(2)Na+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自身免疫病

解析

解:(1)图中可看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图中胰岛素属于第一信使,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

(2)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A处时,该处细胞膜对Na+从细胞膜外向细胞膜内流动(或Na+内流)的通透性增加,传到B处时,该处传递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由于免疫功能过强,使人体内产生了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得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第一         胰岛B

(2)Na+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自身免疫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人体肝细胞内糖代谢部分过程简图,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6H12O6从毛细胞血管进入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3层膜

B图示中的③④过程均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上升

C物质A可表示肝糖原,人体内胰岛素浓度升高,则①过程将加快

D物质B表示丙酮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则②过程将加快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C6H12O6从毛细胞血管进入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两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一层肝细胞膜共3层膜,A正确;

B、图示中的③过程表示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该物质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够使细胞中ADP的含量上升;而④过程表示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肝细胞,氧气运输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人体内胰岛素浓度升高,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同时促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因此物质A可表示肝糖原,C正确;

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再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被分解;同时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代谢,因此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则②过程将加快,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正常人体感觉到冷时,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可使(  )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汗腺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

D有机物氧化分解速率加快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合成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得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

B、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恒定,B错误;

C、寒冷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C错误;

D、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代谢和激素调节的问题.如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

(1)人体血液中血糖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

(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为______,a激素由______细胞分泌.a激素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调节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______;二是主要通过抑制______

(3)图中b激素是______,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人体中血糖的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二是肝糖原分解;三是非糖物质转化.

(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的利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来降低血糖浓度.

(3)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作用结果相反,为拮抗关系.

故答案为:

(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2)胰岛素    胰岛B     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的利用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胰高血糖素   拮抗关系

解析

解:(1)人体中血糖的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二是肝糖原分解;三是非糖物质转化.

(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的利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来降低血糖浓度.

(3)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作用结果相反,为拮抗关系.

故答案为:

(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2)胰岛素    胰岛B     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的利用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胰高血糖素   拮抗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下面哪一点不属于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  )

A机体耗氧量降低

B皮肤血管收缩

C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进入寒冷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机体耗氧量应增加,A错误;

B、进入寒冷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正确;

C、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C正确;

D、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来促使机体产热增加,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失水过多时,会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减少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人体失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错误;

B、人体失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B正确;

C、人体失水过多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错误;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植物的激素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