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下列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正常的体温、稳定的PH值以及渗透压均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A正确;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B正确;
C、T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
D、极性运输与环境无关,与形态学有关,D错误.
故选:D.
如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相关激素,A、B、C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释放量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括号内填图中标号,其后填名称),其作用是促进A、B______,另一方面,______ 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______(填图中标号)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调节.
(3)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此时______细胞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与它作用相反的激素是______.
(4)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C途径作用于肾上腺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这说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的调节.
正确答案
解:(1)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④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据图分析,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③是促甲状腺激素,由于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甲状腺激素对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③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反馈调节作用.
(3)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从而升高血糖,而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这两种激素作用相反.
(4)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神经调节将兴奋快速传递到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说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故答案为:
(1)④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水 大脑皮层
(2)①③反馈
(3)胰岛A 肝脏 胰岛素
(4)神经和体液
解析
解:(1)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④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据图分析,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③是促甲状腺激素,由于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甲状腺激素对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③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反馈调节作用.
(3)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从而升高血糖,而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这两种激素作用相反.
(4)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神经调节将兴奋快速传递到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说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故答案为:
(1)④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水 大脑皮层
(2)①③反馈
(3)胰岛A 肝脏 胰岛素
(4)神经和体液
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⑤过程是______.②③⑥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______.某人血糖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______.
(3)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题图表明了血糖的来源与去路,①表示消化吸收,②表示肝糖原的分解,③表示非糖物质的转化,④表示尿糖,⑤表示氧化分解,⑥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表示非糖物质.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0.8-1.2g/L.某人血糖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尿糖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糖尿病.
(3)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
故答案为:
(1)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肝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 肝糖原和肌糖原
(2)0.8-1.2g/L 糖尿病
(3)胰岛素
解析
解:(1)题图表明了血糖的来源与去路,①表示消化吸收,②表示肝糖原的分解,③表示非糖物质的转化,④表示尿糖,⑤表示氧化分解,⑥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表示非糖物质.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0.8-1.2g/L.某人血糖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尿糖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糖尿病.
(3)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
故答案为:
(1)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肝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 肝糖原和肌糖原
(2)0.8-1.2g/L 糖尿病
(3)胰岛素
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历经156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于2008年4月15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南极考察期间,科学家经常需要从温暖的驻地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此过程中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机体为了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需要增加产热,降低散热,则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故A错误;
B、垂体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故B错误;
C、骨骼肌战栗和立毛肌收缩,进而增加产热,故C正确;
D、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内脏和黏膜上,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TRH是______激素,B是______激素.
(2)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细胞中有机物______,从而增加产热量.
(3)常温下,若血液中A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反应,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维持体温恒定,若此时穿衣太少,还会出现X产热量迅速增加,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______不由自主的战栗,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______.
(6)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
(7)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6℃,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_____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
正确答案
解:(l)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另一方面,下丘脑还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甲状腺和肾上腺,分别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发挥协同作用促进代谢.
(2)寒冷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通过反馈调节,使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4)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耗氧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最终体温会相对稳定.若此时穿衣太少,还会出现X产热量迅速增加,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骨骼肌不由自主的战栗,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的过程,既有神经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因此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6)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
(7)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总量和散热总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6℃.
故答案为:
(l)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素
(2)上升 氧化分解
(3)减少 反馈
(4)减少散热 骨骼肌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6)下丘脑
(7)=
解析
解:(l)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另一方面,下丘脑还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甲状腺和肾上腺,分别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发挥协同作用促进代谢.
(2)寒冷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通过反馈调节,使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4)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耗氧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最终体温会相对稳定.若此时穿衣太少,还会出现X产热量迅速增加,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骨骼肌不由自主的战栗,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的过程,既有神经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因此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6)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
(7)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总量和散热总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6℃.
故答案为:
(l)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素
(2)上升 氧化分解
(3)减少 反馈
(4)减少散热 骨骼肌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6)下丘脑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芽抱和孢子具有繁殖作用,②能促进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作用是因为原尿渗透压升高和抗利尿激素升高,③按现代免疫学概念来划分,给严重贫血患者输同型的红细胞悬液,这种悬液的红细胞属于抗原,④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⑤一对同卵双生的狗间胰脏移植,有两个胰脏的狗会出现高血糖症状,但不排斥.⑥细胞程序死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某些细胞在病理条件下也可能发生程序性死亡,如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不具有繁殖作用,①错误;
②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是因为血浆渗透压升高,②错误;
③给严重的贫血者输同型的红细胞悬液,这悬液中的红细胞,以及自身新产生的白细胞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不是抗原,③错误;
④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属于共同进化,④正确;
⑤一对同卵双生的狗间胰脏移植,有两个胰脏的狗会出现高血糖症状,但不排斥,⑤正确;
⑥病理状态下的称为细胞坏死,不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指的是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现象,⑥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增加,此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A错误;
B、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最后由吞噬细胞清除,B错误;
C、当人失水过多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机体调节过程属于神经和体液调节,效应器是肾脏,C错误;
D、饥饿时,由于生命活动消耗葡萄糖,机体通过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寒冷时,通过神经-激素调节使得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保持稳定,此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A正确;
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骨骼肌、皮肤等,B正确;
C、可以作为下丘脑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有垂体和肾小管、集合管等,C错误;
D、⑤是抗利尿激素,它的释放减少尿量会增加,皮肤汗腺分泌可能会增加,D错误.
故选:AB.
(2015秋•泗县校级期末)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四种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同时能合成e激素
⑤寒冷能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来增加产热,而甲状腺的分泌依靠分级调节模式,所以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①正确;
②在体温调节过程中,c、d激素作为产热的激素,其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②正确;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而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③错误;
④e是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但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④正确;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⑤错误.
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B.
如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 是图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_____反射,效应器是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 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______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这种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相对于其它跨膜运输其意义在于______.
(2)除上述(1)调节方式外,胰液的分泌还受到小肠粘膜分泌的______的调节.因此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______为主.
(3 )图 3 中胰岛 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其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______.若图 4 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饭后5小时,8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10处.
(4 )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递质不是以跨膜方式释放,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除上述(1)调节方式外,胰液的分泌还受到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的调节.因此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其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饭后5小时,血糖浓度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8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大于10处.
(4)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则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故答案为:
(1)非条件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 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促胰液素 体液调节
(3)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大于
(4)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解析
解:(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递质不是以跨膜方式释放,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除上述(1)调节方式外,胰液的分泌还受到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的调节.因此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其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饭后5小时,血糖浓度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8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大于10处.
(4)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则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故答案为:
(1)非条件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 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促胰液素 体液调节
(3)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大于
(4)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在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适当诱导物后,发现培养的细胞呈胰岛样细胞的变化.下列系列实验,以检测该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
(1)胰岛素释放实验: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甲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胚胎干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
(2)体内移植实验:将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体内,测小鼠血糖,结果如图乙所示.细胞移植实验是否支持胰岛素释放实验的结论?______.
(3)某些小鼠肝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即使移植上述实验细胞,血糖浓度还是偏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甲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功能,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
(2)分析图一可知移植组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未移植组,与正常血糖浓度相比,移植组血糖浓度在正常值附近波动,说明移植进的细胞释放了胰岛素,实验成功.
(3)移植上述实验细胞,血糖浓度还是偏高,其主要原因是小鼠体内胰岛素的受体较少或敏感度下降,胰岛素不起作用.
故答案为:
(1)调节血糖浓度,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
(2)支持
(3)小鼠体内胰岛素的受体较少或敏感度下降,胰岛素不起作用.
解析
解:(1)分析图甲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功能,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
(2)分析图一可知移植组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未移植组,与正常血糖浓度相比,移植组血糖浓度在正常值附近波动,说明移植进的细胞释放了胰岛素,实验成功.
(3)移植上述实验细胞,血糖浓度还是偏高,其主要原因是小鼠体内胰岛素的受体较少或敏感度下降,胰岛素不起作用.
故答案为:
(1)调节血糖浓度,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
(2)支持
(3)小鼠体内胰岛素的受体较少或敏感度下降,胰岛素不起作用.
肾脏是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当人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这一事实不能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就难以维持,A正确;
B、当肾功能衰竭时,血液中的尿素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而浓度增高,导致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这说明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
C、稳态是器官、系统的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让每一器官共享,又靠所有器官共建,C正确;
D、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相互协调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水盐平衡调节中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感觉中枢分别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说明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2、渴觉感觉中枢在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
故选:B.
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适宜的培养液培养,将其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7℃降至5℃,其耗氧量和体内酶活性的变化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为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但离体的细胞从37℃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降低,耗氧量减少.
故选:B.
人体内血糖含量总是维持在0.8~1.2g/L的水平,下列对血糖调节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岛素是惟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但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故A错误;
B、胰高血糖素可以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与胰岛素呈拮抗作用,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是前者可以抑制后者的分泌,后者可以促进前者的分泌,故B错误;
C、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但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故C错误;
D、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