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共17222题
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
(4)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____(填序号)。
(5)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最可能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
正确答案
(1)⑤⑥⑦ ①
(2)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 嵴(或内膜)
(3)翻译(或蛋白质合成) mRNA
(4)⑤⑥⑦
(5)丁
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_______,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血糖浓度是______________。
(3)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___________。
(4)④代表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尿量比正常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这时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_______和_______,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
(6)当葡萄糖在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___________发生反应,此反应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消化吸收;组织细胞;肝糖元,肌糖元;脂肪,氨基酸
(2)80-120mg/dl
(3)主动运输
(4)糖尿;多;尿中含糖;溶解糖
(5)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6) NaHCO3;使血液中的pH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有三个主要途径: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_______和肝糖原的分解。
(2)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甲____细胞受损,使_______分泌不足,_______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
(3)图中物质A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______分解和______的转化。上图所示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请填“神经”或“神经―体液”或“体液”)
(4)从图中看,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________,物质A和物质B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正确答案
(1)非糖物质的转化
(2)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或葡萄糖氧化分解)
(3)肝糖原 非糖物质 神经―体液
(4)肾上腺素 拮抗
下图表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流动过程,请回答:
(1)植物体进行②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所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
(2)经过⑦过程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________以及⑥的进行(用图中数字回答)。
(3)⑥过程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在该类酶的催化下只能形成________。
(4)若图中的X是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则X是________,与该物质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的是_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能发生④过程的生物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TP NADPH(或[H])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2)③④⑤
(3)(谷丙)转氨酶 非必需氨基酸
(4)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5)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正常情况下发生①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发生②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由于①使血糖含量上升时,A_________的分泌会增加,作用于肝脏、_________、脂肪等组织细胞,使血糖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由于②使血糖含量降低时,B_____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
正确答案
(1)消化吸收
(2)氧化分解
(3)胰岛素 肌肉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的分解
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体液名称:②表示________;③表示_______。
(2)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作用。
(3)氧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直接调节人体②的pH是_____等离子。
(4)如①表示胰岛B细胞,其分泌的________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血糖浓度________。
(5)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__,此时________激素释放增加,最终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
(1)血浆 组织液
(2)内环境 调节
(3)自由扩散 HCO3-和HPO3-(4)胰岛素 降低
(5)升高 抗利尿
图1为细胞的放大图,表示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及其去向,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⑧~⑨表示细胞的生理活动,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图2表示胰岛素对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细胞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GLUT4。据图回答:(在[ ]内填入数字序号;_____上填入文字)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结构⑥⑦中,扩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若图1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_。
(4)图2显示:[⑧、⑨]___________作用调节着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这些作用的完成直接有赖于细胞膜________的结构特点。据图说出饭后1小时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的调节机理:_________。2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水平正常,但靶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从细胞膜的组成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1)⑤⑥⑦ 嵴(或内膜) 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
(2)翻译(或蛋白质合成) mRNA
(3)丁
(4)胞吞和胞吐 半流动性 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激发靶细胞内膜泡与细胞膜融合(胞吐)→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增加→葡萄糖被大量吸收到细胞内→血糖降低 胰岛素受体数量少(和活性差),葡萄糖载体GLUT4的缺陷
下图表示某一正常人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正常人体血糖浓度大约在___________范围内波动。
(2)BC段血糖浓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CF段血糖主要来自于________,F点表示_________,GI段血糖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
(4)B、D、H三点血液中胰岛素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G点血液中浓度较高的激素有_________。
(5)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合成受阻,使血糖浓度过高,导致尿糖。同时,糖尿病病人的尿量会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0~120mg/dL(0.8~1.2g/L)
(2)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3)肝糖元分解释放入血 肝糖元消耗殆尽 非糖物质的转化
(4)B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5)在排出葡萄糖的同时会带走一部分水
血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mg/dL。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由于_________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_____以缓解症状。
(2)上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
(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由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0~120 糖代谢(糖氧化供能)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2)b c
(3)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
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1)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其中的________物质。
(2)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________,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3)血液具有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分解外来的微生物,这属于________免疫。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________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能导致结核杆菌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________。
(4)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等。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把摄取糖与声音剌激多次结合以后,单独的声音剌激就能引起几乎与摄取糖时同样的血糖含量变化,这说明了调节血糖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在________。
正确答案
(1)缓冲
(2)下丘脑 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
(3)非特异性 特异性 效应T细胞
(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大脑皮层
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_______。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_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缺乏。
正确答案
(1)单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与厚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停止传导(或:消失,抵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调节
(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4)下丘脑或(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
下图所示为人体反射弧组成及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中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感受器是甲图中的_______。在反射弧中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_______。
(2)甲图中⑤结构的末梢与肌肉细胞间形成______,通过______传递兴奋,控制肌肉细胞的收缩或舒张。
(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成包括____(填乙图中的序号)中的液体,当⑥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含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
(4)若乙图表示胰岛组织,如果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则刺激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______,以调节血糖浓度,实现____________的稳态。
正确答案
(1)① ③神经中枢
(2)突触 递质(化学物质)
(3)⑥⑦⑨ 抗利尿激素 增加
(4)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
内环境(机体)
下图甲表示人体反射弧组成,图乙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b结构称为_______,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是图中的[ ]_______,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________。
(2)乙图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液体,当⑥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刺激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
(3)若乙图表示胰岛组织,当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_________,以调节血糖浓度,实现______________的稳态。
正确答案
(1)突触 ①感受器 ③神经中枢
(2)⑥⑦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3)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或: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 内环境(或:机体)
下图为动物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神经细胞a处的静息电位为_________,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兴奋部位将发生__________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2)当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将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递质。随后,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冲动经过b处后,电流表会发生___________偏转。
(3)若摘除动物的甲状腺,则细胞外液中_________将会增多;注射较多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________的活动。
(4)当动物失水过多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______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_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正确答案
(1)外正内负 Na+(2)胞吐 化学信号→电信号 两次相反方向的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和垂体
(4)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应。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2)试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传感器兴奋,经传人神经引起______兴奋,导致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3)试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区域损伤,引起________缺乏。
正确答案
(1)单 神经递质 受体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 神经--体液调节
(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4)下丘脑或垂体 抗利尿激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