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共36题
男婴,10个月。经常出现夜惊,近1周 加重,多汗,烦躁,该患儿生后一直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该患儿体格检查最可能发现的阳性体征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该患儿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好发于3个月~2岁小儿),现患儿10个月,常见的阳性体征是方颅,乳牙未萌出。
男婴,11个月。体重12kg,头围45Cm,前囟1.5cm×1.0cm,平坦,方颅,今晨突然抽搐一次,持续1~2分钟缓解。当时测体温37.5℃,抽搐后即入睡。醒后活动如常。查血钙1.75mmol/L,血磷45mg/dl。以下哪种原因最可能导致惊厥
正确答案
解析
患儿有佝偻病体征(方颅,前囟增大),并且血钙明显降低,惊厥后活动如常。故考虑为低钙惊厥。
以下哪项是佝偻病后遗症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骺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以下哪项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靠的早期指标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血1.25-(OH)2D3降低。而其他指标中。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5个月婴儿,烦躁不安,多汗,后枕部脱发,有颅骨软化,以下诊断及治疗方案中,哪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解析
6个月以下婴儿,出现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及多汗、枕秃,同时又颅骨软化,考虑为佝偻病激期。治疗为维生素Dl万~2万IU/d,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早出现的骨骼改变是
正确答案
解析
3-6个月的婴儿以颅骨软化为主要改变,以后会出现其他改变。
患儿,女,4个月。冬季出生,足月顺产,单纯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半个月来较烦躁,夜哭闹不安,多汗。査体:体重6kg,有颅骨软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冬季出生,日照不足,使内源性合成的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人工喂养的婴儿,因为牛奶中的钙磷比例不合适,影响钙的吸收;未及时添加辅食,可引起维生素D摄入不足。4个月,颅骨软化,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均为徇偻病初期特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U/日,3个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400U/日,均补充至2岁。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和傍晚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
女婴,4个月。烦躁,多汗半月,夜间哭闹不停。其冬季出生,足月顺产,但纯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查体:体重6kg,有颅骨软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见于3个月-2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快速生长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的神经兴奋症状。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本例出现颅骨软化,应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倭病患儿最早出现的骨骼改变是
正确答案
解析
6个月以内的婴儿的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变软,颅骨变薄,颅骨骨化障碍颅骨软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