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______

(2)5处的细胞与2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3)若该图是完成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反射弧,则结构1为______

(4)若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则在1、2、3、4处可发生钠离子内流现象的是______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为了证明这种药物“在反射弧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请利用图中的A、B、C三处实验点,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传出神经.

(2)生物体细胞差异的原因属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感受器是冷觉感受器.

(4)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发生钠离子内流的是3和4,因为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所以只有3和4处能产生动作电位.

(5)实验设计方案: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C,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故答案为:

(1)传出神经

(2)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冷觉感受器

(4)3和4

(5)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②将药物放在C,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解析

解:(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传出神经.

(2)生物体细胞差异的原因属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感受器是冷觉感受器.

(4)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发生钠离子内流的是3和4,因为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所以只有3和4处能产生动作电位.

(5)实验设计方案: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C,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故答案为:

(1)传出神经

(2)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冷觉感受器

(4)3和4

(5)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②将药物放在C,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连接结构与突触结构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Ⅵ为感受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肌肉中3个,神经中枢中3个

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DⅢ可以接受到来自Ⅳ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答:A、与Ⅳ、Ⅴ传入神经相连的Ⅵ为感受器,Ⅲ是脊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A正确;

B、图中共有4个突触结构,神经中枢中有3个,肌肉中有1个,B错误;

C、刺激Ⅱ是传出神经,能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刺激Ⅳ传入神经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

D、d是神经中枢,是接受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该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B传到C,再到D

B在细胞C处给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给b处一个适宜刺激,该处膜内电位由负变正,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神经细胞B、C之间的传递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同时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于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A正确;

B、由于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是单向的,在细胞C处给于一个刺激,兴奋只能传递到D细胞而不能传递到B细胞,神经细胞B不兴奋,因而膜电位没有变化,所以电流计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B错误;

C、b点直接和效应器相连,刺激b点可以引起效应器兴奋,C正确;

D、兴奋在两个细胞传递时,要经过突触,一般是化学性突触,前面一个神经元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物质的释放(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神经递质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再转化成电信号.因此,神经细胞B、C之间的传递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同时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实验室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_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何种观点):

(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______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______

实验二:如图为支配小白鼠后肢活动的反射弧模式图.为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神经元之间传递特点,进行如下实验:

(1)电刺激b处,肌肉发生收缩反应,c处电位发生变化,说明______

(2)刺激a处,c处的电位有变化;再刺激c处,a处的电位无变化,说明______

(3)刺激a处,c处的电位有变化;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a处,发现c处的电位无变化,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说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的功能.

正确答案

解:(一)(1)确定实验分组,本实验确定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做好实验前的相关数据记录,即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2)设置具体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即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甲状腺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操作要遵循等量原则,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

(二)(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说明B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抑制了下丘脑的分泌,而A组由于切除了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失去了靶器官无法产生甲状腺,也就没有了负反馈调节,结果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观点一正确.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说明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正确.

实验二(1)电刺激b处,肌肉发生收缩反应,c处电位发生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刺激a处,c处的电位有变化;再刺激c处,a处的电位无变化,在神经元之间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刺激a处,c处的电位有变化;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a处,发现c处的电位无变化,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说明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的功能.

故答案为:

(一)(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

(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二)(1)观点一正确

(2)观点二正确

实验二(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突触后膜(受体)

解析

解:(一)(1)确定实验分组,本实验确定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做好实验前的相关数据记录,即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2)设置具体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即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甲状腺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操作要遵循等量原则,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

(二)(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说明B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抑制了下丘脑的分泌,而A组由于切除了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失去了靶器官无法产生甲状腺,也就没有了负反馈调节,结果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观点一正确.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说明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正确.

实验二(1)电刺激b处,肌肉发生收缩反应,c处电位发生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刺激a处,c处的电位有变化;再刺激c处,a处的电位无变化,在神经元之间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刺激a处,c处的电位有变化;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a处,发现c处的电位无变化,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说明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的功能.

故答案为:

(一)(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

(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二)(1)观点一正确

(2)观点二正确

实验二(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突触后膜(受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反射弧及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填序号)

(1)在A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未兴奋部位是______

(3)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在A图的[______]______中单向传递,即信号在C图中的传递只能由______(填图中编号),其原因是______.C图中的乙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______分泌.

(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该药物的即时效应是使结构乙所在的神经元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图所示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2)在神经纤维上,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以后,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所以示意图中,未兴奋部位是a、c.

(3)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在A图的⑥突触中单向传递,即信号在C图中的传递只能由甲→乙,其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图中的乙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该药物可以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结构乙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效应器

(2)a、c

(3)⑥突触       甲→乙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腺体

(4)持续兴奋

解析

解:(1)A图所示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2)在神经纤维上,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以后,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所以示意图中,未兴奋部位是a、c.

(3)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在A图的⑥突触中单向传递,即信号在C图中的传递只能由甲→乙,其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图中的乙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该药物可以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结构乙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效应器

(2)a、c

(3)⑥突触       甲→乙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腺体

(4)持续兴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此反射弧中,S代表______,②代表______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如在a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在I、Ⅱ、Ⅲ三处,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图示反射弧中,S代表感受器,②代表传出神经.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在a处施加一强刺激,I、Ⅱ、Ⅲ三处,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只有Ⅰ和Ⅱ.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传出神经

(2)内负外正(或静息电位)    内正外负(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Ⅰ和Ⅱ

解析

解:(1)在图示反射弧中,S代表感受器,②代表传出神经.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在a处施加一强刺激,I、Ⅱ、Ⅲ三处,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只有Ⅰ和Ⅱ.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传出神经

(2)内负外正(或静息电位)    内正外负(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Ⅰ和Ⅱ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B伸肌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

C在a处给予强刺激会引起伸肌收缩

D在b处必有突触存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膝跳反射没有大脑参与,只有脊髓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据图分析,伸肌既与传出神经相连,又与传入神经相连,所以伸肌既是感觉器又是效应器,B错误;

C、在传入神经a处给予强刺激会引起伸肌收缩,但不能称为反射,C正确;

D、b是神经中枢,有突触存在,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反射中枢

D反射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和屈肌肌群内都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剪断Ⅰ处,在a处施加刺激仍能引起伸肌收缩

D在Ⅱ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观察反射弧结构图,I上有神经节,判定其为传入神经,伸肌肌群既连接有传入神经又连有传出神经,判定其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屈肌肌群只连有传出神经,判定其内只有效应器,A正确;

B、b神经元位于脊髓内,其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B正确;

C、若剪断在I处,在a处施加刺激不会引起屈肌收缩,原因是I是传入神经,剪断此处后兴奋无法正常传递到b处,也就无法再通过II传至伸肌肌群,所以伸肌不能收缩,C错误;

D、若在II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兴奋向两端传导,a处膜电位变化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外正内负),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泗县校级期末)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刺激b,引起效应器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A正确;

B、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刺激b,引起效应器反应不属于反射,B错误;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相同,在结构c传递速度慢,在结构b传导速度快,C错误;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通过激素的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