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共2383题
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与物种形成无关,A错误;
B、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引起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与物种形成有关,B正确;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
D、多倍体的形成会出现新的物种,D正确.
故选:A.
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可能是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故B错误.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C正确.
D、Z表示生殖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它是新种产生的标志;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使其生存或淘汰近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A正确;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错误;
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使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可导致出现生殖隔离,C正确;
D、蜂鸟的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蜂鸟与倒挂金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D正确.
故选:B.
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品种众多,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请利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证明,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这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不存在______现象.
(2)研究表明,金鱼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属于XY型.金鱼培育专家培育的珍贵品种--“蓝剑”,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Y.该金鱼所以珍贵,其原因之一是“蓝剑”不能直接产生后代,最根本的原因是“蓝剑”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蓝剑”的产生可能是亲本中______性个体在减数第______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造成的.
(3)基因Aa和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两只金鱼杂交,若子代中雌鱼全部表现为B控制的性状,雄鱼既有B控制性状又有表现为b控制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应为______(只写关于B/b的基因型);若子代中不管雌雄个体都表现为A:aa=3:1,B:bb=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这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为同一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2)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是由X卵子和YY精子受精形成的,而YY异常精子是亲本中雄性个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造成的.
(3)由题意知,子代中雌鱼全部表现为B控制的性状,雄鱼既有B控制的性状又有b控制的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雌鱼产生XB和Xb2种类型的配子,雄鱼产生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的基因型为XB,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应为XBXb×XBY;子代中,A_:aa=3:1说明是该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Aa,子代中,B_:bb=1:1,说明该对等位基因相当于测交,亲本的杂交组合是Bb×bb,因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故答案为:
(1)生殖隔离
(2)雄 二
(3)XBXb×XBY AaBb×Aabb
解析
解:(1)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这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为同一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2)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是由X卵子和YY精子受精形成的,而YY异常精子是亲本中雄性个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造成的.
(3)由题意知,子代中雌鱼全部表现为B控制的性状,雄鱼既有B控制的性状又有b控制的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雌鱼产生XB和Xb2种类型的配子,雄鱼产生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的基因型为XB,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应为XBXb×XBY;子代中,A_:aa=3:1说明是该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Aa,子代中,B_:bb=1:1,说明该对等位基因相当于测交,亲本的杂交组合是Bb×bb,因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故答案为:
(1)生殖隔离
(2)雄 二
(3)XBXb×XBY AaBb×Aabb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隔离的作用是使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进行自由交流,A正确;
B、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
C、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库间产生差异,C正确;
D、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不同物种之间一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AC.
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同物种的生物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一个种群的生物不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自然界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由于存在生殖隔离,一般不可能产生后代,有时也可能产生后代,但后代是不育的,D错误.
故选:C.
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来,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题图可知,是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但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不是地理隔离.所以A描述错误.
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差异较大,但不一定完全不同.所以B描述错误.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由于彼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所以C描述错误.
D、甲、乙已经是两个物种,因此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异大,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D描述正确.
故应选D.
玉米来源于5000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生黍米,这种野生黍米经过人们数千年的培育,发展成为今天数百个品种的玉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黍米和玉米属于两个物种,玉米物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_______、人工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2)培育过程中,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一种大果穗的突变植株,让其自交,后代出现了小果穗的植株,说明获得的突变植株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①.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雌雄同株必须人工去雄的麻烦。若以雄株和雌株为亲本,使其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株,则符合育种要求的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②.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F1的表现型有哪些?_______它们的比例是___________。
③.为尽快获得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应在F1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其过程为:首先采用__________法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_________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
正确答案
(1)突变和基因重组
(2)杂合子
(3)①.aaBB、AAbb ②.正常株、雌株、雄株 1:2:1(该比例应与表现型相对应) ③.AaBb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__________,阻止了种群间的___________,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___________,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____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__________ 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正确答案
(1)地理隔离 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2)变异 原材料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的关系,据图回答:
(1)由A物种进化到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__。
(2)迁移到乙岛上的C物种不与B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而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_____以及______不同,所以_________起的作用不同,使乙岛上的C种群和丙岛上的C种群的_______差异很大,从而形成D物种。
正确答案
(1)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2)两个物种的基因不能交流 乙丙两岛的环境条件 自然选择 基因库
香猪肉嫩味香,无膻无腥,是苗族人民将野猪长期驯化、精心培育而成的珍贵品种。据新华社电,韩国科学家2007年12月27日宣布,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利用成功率更高的干细胞克隆技术将香猪培育成适合人体器官移植的“迷你猪”。与传统的体细胞克隆技术不同,韩国科学家这次从猪骨髓中提取干细胞,经处理后,移植入卵子,形成“受精卵”,成功使母猪怀孕。
(1)小香猪是长期________(选填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结果,你如何通过实验判断野猪与小香猪是否同一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迷你”克隆猪的过程属于_________生殖,此过程可能运用到的生物技术至少有________(写出二项);上述过程中的“卵子”是指______细胞,应先做________处理后才可能与干细胞形成“受精卵”。胚胎移植时要求供、受体母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必须相同,需要用____________激素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
(3)假设一只雄性小香猪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小香猪交配后,其后代患病的概率应为___________。
(4)若下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此细胞中1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如不考虑交叉互换,1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____种。
正确答案
(1)人工选择;将野猪和小香猪交配,看是否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
(2) 无性;核移植,胚胎移植,动物细胞培养等;减Ⅱ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去核;促性腺;同期发情
(3)0
(4)2;2
现有两个品种的番茄,一种是高茎红果(DDRR),另一种是矮茎黄果(ddrr)。将上述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得到F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用较快的速度获取纯合矮茎红果植株,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将F1进行自交得到F2,获得的矮茎红果番茄群体中,R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2)如果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F1在幼苗时期就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得到的植株与原品种是否为同一物种?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亲本杂交产生F1过程中,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所有配子都能成活,则F1株高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单倍体育种 66.7%
(2)不是同一物种,因为与原品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后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
(3)高茎和矮茎
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上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____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____________,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__,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_。若该种群连续随机交配多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是否变化_________、该种群是否进化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种群 原始材料
(2)地理
(3)生殖隔离
(4)60% 40% 没有改变 没有发生进化
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被淘汰的变异个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上图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用文字归纳为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3)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自然选择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2)A→B→C→D
(3)A→B→C→D
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___。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正确答案
(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
(2)化学信息
(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