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病菌的抗药性是在药物诱导下产生的

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

C、病菌的抗药性是自发产生,与是否施用药物无关,C错误;

D、长期的地理隔离往往导致生殖隔离,但不一定会形成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  )

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

C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BCD、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外因是:环境的定向选择.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ABD属于生物进化的内因,C属于生物进化的外因,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A产生了生殖隔离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

D出现了变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②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③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变小.

(3)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①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_____

②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高低?______.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①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也说明这两个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故选:D.

②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这说明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③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在材料二中,种群中个体数减少,这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

(3)①Va的频率=×100%=33%.

②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说明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

故答案为:

(1)种群    突变和重组

(2)①D  

②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③基因库 

(3)①33%

②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      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A种群基因型多于B种群

解析

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①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也说明这两个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故选:D.

②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这说明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③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在材料二中,种群中个体数减少,这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

(3)①Va的频率=×100%=33%.

②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说明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

故答案为:

(1)种群    突变和重组

(2)①D  

②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③基因库 

(3)①33%

②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      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A种群基因型多于B种群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  )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正确;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②正确;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③正确;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④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B只有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

D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A正确;

B、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B错误;

C、基因突变会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C正确;

D、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突变、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某种群中RR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R基因频率也增加

D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正确;

C、若RR个体只增加一点点,可是Rr个体大幅减少,rr个体大幅增加的话,R的基因频率会减少,r的基因频率会增加,C错误;

D、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由自然选择决定,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记为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记为乙)

A甲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以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B甲、乙研究生物进化的角度不同,甲从个体水平而乙从种群水平研究生物的进他

C甲要点有:①过度繁殖、②生存斗争、③遗传变异、④适者生存,其中①②是现象,③④是推论

D甲与乙的共同点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导致的基因频率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但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故A错误;

B、甲、乙研究生物进化的角度不同,达尔文是从个体水平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从种群水平研究生物的进化,故B错误;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①过度繁殖、②生存斗争、③遗传变异、④适者生存,其中①②④是现象,③是推论,故C错误;

D、达尔文只是从个体水平上解释了生物的进化,还没有能从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进化的实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不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D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A正确;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B正确;

C、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或多或少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C错误;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3月11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一并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有关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

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

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恐龙与小型鳄鱼具有共同的祖先,故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有关联,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故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错误的认识是(  )

A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B种群密度的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

C种群共用一个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A正确;

B、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其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C正确;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发生变化的过程

B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

C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B错误;

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C错误;

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原产某地的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植株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理由是______

(3)预测上述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如何变化?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4)若要使c植物的后代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了具有庞大的种群外,还应具有哪些条件?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第一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则Dd所占的比例为20%,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10%+20%×=20%,d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所占的比例为32%,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4%+32%×=20%,d的基因频率为80%.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自然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有如下的变化:

①若D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上升;

②若D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下降;

③若环境对各性状无选择作用,则D基因频率不变.

(4)若要使种群基因频率维持在一理想状态下,应具有以下条件:种群数量足够大,没有迁入迁出,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个体间自由交配,无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1)种群    自然选择.

(2)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①若D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上升;

②若D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下降;

③若环境对各性状无选择作用,则D基因频率不变..

(4)没有迁入迁出,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个体间自由交配,无基因突变

解析

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第一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则Dd所占的比例为20%,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10%+20%×=20%,d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所占的比例为32%,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4%+32%×=20%,d的基因频率为80%.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自然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有如下的变化:

①若D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上升;

②若D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下降;

③若环境对各性状无选择作用,则D基因频率不变.

(4)若要使种群基因频率维持在一理想状态下,应具有以下条件:种群数量足够大,没有迁入迁出,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个体间自由交配,无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1)种群    自然选择.

(2)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①若D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上升;

②若D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下降;

③若环境对各性状无选择作用,则D基因频率不变..

(4)没有迁入迁出,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个体间自由交配,无基因突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错误;

C、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在稳定的环境中,生物是不会进化的

D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产生了新的物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生物的进化是共同进化,捕食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绝对优势种,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开拓了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错误;

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如基因重组等原因,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