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白化病(由A或a控制)与某舞蹈症(由B或b控制)是两种独立遗传的遗传病,有一家庭中两种病都有患者,系谱图如图,请据图回答:

(1)舞蹈症由______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______性基因控制.

(2)2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若13号与14号再生一个孩子,则两病兼患的女孩可能性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舞蹈症由显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

(2)根据6号和8号可知2号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16号可知9号的基因型Aabb.

(3)13号的基因型AaBb,14号的基因型为Aabb,他们再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女孩的可能性是

故答案为:

(1)显  隐

(2)AaBb     Aabb

(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显性性状为高杆(D),抗病(T),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其比例为3:1,请判断亲本是下列哪种组合方式(  )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DdTT×DDTt可以拆成Dd×DD→全为显性,TT×Tt→全为显性,不符合题意,A错误;

B、DdTT×ddtt可以拆成Dd×dd→显(D_):隐(dd)=1:1,TT×tt→全为显性,不符合题意,B错误;

C、DDTt×DdTt可以拆成DD×dd→全为显性,Tt×Tt→显(T_):隐(tt)=3:1,符合题意,C正确;

D、DdTt×Ddtt可以拆成Dd×Dd→显(D_):隐(dd)=3:1,Tt×tt→显(T_):隐(tt)=1:1,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水稻香味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与抗病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独立遗传.为了获得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用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都是杂合子

BF1中基因型有4种

CF1中无香味抗病的植株中杂合子为

DF1自交,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概率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都是杂合子,A正确;

B、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则F1基因型有3×2=6种,B错误;

C、F1中无香味抗病的植株基因型为A_Bb,全部是杂合子,C错误;

D、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AA、Aa、aa,分别去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子代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型为Bb和bb,所以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所以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在矮牵牛的花瓣中有红色和蓝色两种色素,二者混合呈紫色.两种色素分别由白色  化合物1和白色化合物2在相应酶的作用下生成,红色色素是由黄色的中间产物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当黄色中间产物无法转化为红色色素时,它含量增加,并与蓝色色素混合呈绿色;无上述有色化合物时,花瓣呈白色.假设酶1、酶2、酶3分别由显性基因A、B、E控制合成,且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现将四个纯种矮牵牛品系,相互杂交,得到如表所示结果.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回答:

(1)写出杂交组合1亲本的基因型:白花品系1______,黄花品系2______

(2)杂交组合1和杂交组合2的后代相交,请在方框绘制圆饼图表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3)若利用上述后代矮牵牛自交的方法,培育绿花纯合矮牵牛新品种.应选择杂交组合______的后代自交,后代中绿花比例占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这四种矮牵牛均为纯种,白花品系l可能为aaBBee或aabbee,黄花品系2为AAbbee,而后代全为红花(A_B_ee),则白花品系l必为aaBBee.

(2)红花品系3的基因型为AABBee,则杂交组合2的后代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ee.根据第一小题可得,杂交组合1的后代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ee.因此AaBBee×AaBbee,后代中3/4的A_B_ee,1/4的aaB_ee,分别表现为红花和白花.

(3)由于杂交组合3的后代全为紫色,则亲本中黄花品系2为AAbbee,蓝花品系4只能为aaBBEE,后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Ee.要获得绿花纯合矮牵牛新品种,应让杂交组合3的后代的紫花植株(AaBbEe)进行自交,后代中绿花(A_bbE_)比例=3/4×1/4×3/4=9/64,其中纯合子为AAbbEE,占全部后代的1/4×1/4×1/4=1/64,因此占绿花的比例为1/9.

故答案为:(1)aaBBee    AAbbee

(2)如右图(2分)

(3)3    9/64   1/9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以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1能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雄配子

BF2中圆皱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出现9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6种

DF2出现4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四种雄配子,即YR、Yr、yR、yr,A错误;

B、F2中,单独看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圆粒:皱粒≈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

C、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纯合子有4种,C错误;

D、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正确.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湖北校级期末)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的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其中a和c、A和C总在一起,说明A和a、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玉米果穗长度由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基因控制,且高度随显性基因数量增多而增大,不同显性基因的作用程度相同.现在有一果穗均高28厘米的显性纯合体玉米与果穗均高16厘米的隐性纯合体玉米杂交,子一代玉米的均高为22厘米.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果穗高度性状有5种.该玉米控制穗高的等位基因对数以及子二代穗高为19厘米个体出现的几率分别是(  )

A2对;

B2对;

C3对;

D4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已知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假设该玉米控制穗高的等位基因对数为n对,则2n+1=5种,则n=2(对).又因为显性纯合体玉米均高28厘米,隐性纯合体玉米均高16厘米,所以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为(28-16)÷4=3(厘米).子二代穗高为19厘米个体的个体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比例为+=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鼠类的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则选用的杂交亲本表现型是______雌鼠和______雄鼠.

(2)若己证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在研究中发现,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存在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并阻碍黄毛基因的______(转录、翻译)由此可以推断,灰毛鼠的相关基因型有______种.现有一黄毛个体与一灰毛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黄毛:灰毛=1:3,则亲本黄毛个体和灰毛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在群体中发现有一变异个体,基因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个体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若该个体能正常繁殖,子代能正常发育,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设计一次实验确定基因的位置,可以选择灰毛雌鼠和黄毛雄鼠杂交,如果后代雌鼠全是黄毛,雄鼠全是灰毛,说明决定果蝇身体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因此阻碍的是黄毛基因表达的转录阶段.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B基因的表达产物能阻碍黄毛基因表达,由此可以推断,灰毛的基因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a__(aaBB、aabb、aaBb),共有7种.现有一黄毛个体(A_bb)与一灰毛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黄毛个体(A_bb):灰毛个体=1:3,其中“1:3”是1:1:1:1的变式,说明该交配的类型为测交,由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黄毛)、aaBb(灰毛).

(3)图中有2个A基因,且分布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可见其形成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B:AA:aB:Aa=1:1:1:1,其中AA和Aa中都有一个A基因不能表达,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灰毛):AAab(黄毛):aaBb(灰毛):Aaab(A基因不能表达,灰毛),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黄毛个体:灰毛个体=1:3.

故答案为:

(1)灰毛    (纯合的)黄毛

(2)转录   7      Aabb     aaBb

(3)染色体变异   黄毛:灰毛=1: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观察甲、乙图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及交叉互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图乙都能够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B图甲、图乙都能够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C若图甲所示个体自交,所得F1的基因型有4种

D若图乙所示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是1: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图甲能够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图乙不能够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A错误;

B、图甲能够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4个配子、图乙也只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4个配子,B错误;

C、若图甲所示个体自交,所得F1的基因型有9种,C错误;

D、若图乙所示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是1:1,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圆粒种子(B)对皱粒种子(b)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中的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组成是______

(2)让F1中一株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有两种可能,分别为____________

(3)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

(4)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杂交后代的比例和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圆粒)和aaBb(绿色圆粒).

(2)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为AaBB或AaBb,让F1中一株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aabb杂交,若黄色圆粒植株AaBB与绿色皱粒植株aabb杂交,则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黄圆AaBb:绿圆aaBb=1:1;若黄色圆粒植株AaBb与绿色皱粒植株aabb杂交,则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黄圆AaBb:绿圆aaBb:黄皱Aabb:绿皱aabb=1:1:1:1.

(3)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1AaBB、2AaBb)与绿色皱粒植株(aabb)杂交,根据(2)的分析可知,黄圆AaBb:绿圆aaBb=1:1,黄圆AaBb:绿圆aaBb:黄皱Aabb:绿皱aabb=1:1:1:1.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2:1:1(或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4)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1AaBB、2AaBb)相互授粉,则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则aa的基因型频率=×=,A_的基因型频率=,bb的基因型频率=×=,B_的基因型频率=,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A_B_:绿圆aaB_:黄皱A_bb:绿皱aabb=××××==24:8:3:1.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黄圆:绿圆=1:1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1:1:1:1

(3)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2:1:1(或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4)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4:8:3:1(或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