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已知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先来分析第一对基因父本为AA,F1的基因型为Aa,所以母本是Aa或者aa,但是不可能是AA;再来分析第二对基因父本为Bb,F1的基因型为Bb,所以母本是BB、Bb或bb,第二对基因母本什么基因型都可以,故母本不可能是AA.
故选:C.
蜜蜂是一种营社会化生活的一类动物.蜂王染色体数为2n=32.蜜蜂的生活史如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活史可知,蜜蜂的生殖方式是______.在该家族中,属于单倍体的是______.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______.
(2)在图中的B过程中,细胞先后经历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由于雄蜂、蜂王是由不同的细胞发育而来的,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决定.
(3)在上述生活史中,孟德尔遗传定律在______时期(写字母)得以体现.工蜂在清理蜂房上有两种行为不同的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研究者进行如下两个连续的杂交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说明:雄蜂用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产生配子,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少)
①根据实验,判断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_对基因控制.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
②若用A(a)、B(b)表示基因.在实验二中,与F1蜂王交配的“卫生”雄蜂基因型是______; F1的“非卫生”蜂王产生的雄蜂后代(F2)都有哪些种基因型?______;在F1杂交后代(F2)中,雄蜂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纯合子工蜂的表现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蜜蜂营社会性生活,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种内互助.蜜蜂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在蜂群中蜂王与工蜂都是雌性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二倍体生物,其中工蜂不具有生殖能力.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生物.
(2)在图中的B过程中,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分化形成蜂王或工蜂.由于雄蜂、蜂王是由不同的细胞发育而来的,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 染色体数目决定.
蜜蜂群体中,雄蜂与雌蜂的不同是由是否受精决定的,其本质是雌雄蜂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雄蜂的染色体数目只有雌蜂的一半,所以染色体数目是决定蜜蜂性别的原因.
(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A时期.
①亲本“非卫生”蜂的蜂王ד卫生”蜂的雄蜂的杂交,其后代均表现为“非卫生”蜂,因此“非卫生”蜂的行为是显性性状,表现为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通过审题可推知:如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测交后代应为两种,比例为1:1,但测交结果是后代有四种,且比例为1:1:1:1,说明该行为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即会开蜂房盖(隐性性状)与不会开蜂房盖是一对相对性状、能移走死蛹(隐性性状)与不能移走死蛹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并且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亲本“非卫生”蜂的蜂王ד卫生”蜂的雄蜂的杂交,其后代均表现为“非卫生”蜂,F1 的“非卫生”蜂王与雄蜂基因型分别是AaBb、ab.在F1“非卫生”蜂王的基因型是AaBb,产生的卵细胞有四种类型,即AB、aB、Ab、ab;直接发育成雄蜂,因此雄蜂的基因型为AB、aB、Ab、ab.测交后代中共有“非卫生”蜂、新类型Ⅰ、新类型Ⅱ、“卫生”蜂四种类型,其中没有雄蜂,只有“卫生”蜂是纯合体,其表现型为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故答案为:
(1)有性生殖 雄蜂 种内互助
(2)有丝分裂、分化 染色体数目
(3)A
①两 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
②ab AB、aB、Ab、ab 0 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2014春•宝安区期末)如图表示同种生物4个不同个体的体细胞中部分基因和染色体,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哪两个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会有两种表现型、六种基因型?(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图1能产生4种配子,图2能产生2种配子,图3能产生2种配子,图4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因此:
A、图l和图2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2=2种表现型、2×3=6种基因型,A正确;
B、图3和图4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1=1种表现型、2×1=2种基因型,B错误;
C、图2和图3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2=2种表现型、2×2=4种基因型,C错误;
D、图1和图4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2=2种表现型、2×2=4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A.
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 合子.亲本感病矮茎的基因型是______.
(2)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中分离出______个体,再经连续自交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若只考虑茎的高度,F2中分离出来的个体自交产生的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先把上述两个亲本杂交,从F1中取花粉来做,最后符合要求的个体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该植物是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则亲本感病矮茎的基因型是rrDDEE.
(2)如果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选出抗病矮茎个体(D_E_R_),再通过连续自交及逐代淘汰的手段,最终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DDEERR).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量越多,需进行多次的自交和筛选操作才能得到所需的纯合品种.若只考虑茎的高度,F1(DdEe)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即自交后,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9矮茎(9D_E_):6中茎(3D_ee、3ddE_)、1高茎(1ddee),F2中分离出来的个体自交产生的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D_E_1+2××2+4×
):中茎(D_ee4×
×
+1+2×
、ddE_4×
×
+1+2×
)、高茎(1ddee4×
+2×
×2+1),=25:10:1.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式获得所需品种,首先需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继而使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细胞的全能性及染色体变异.从F1中取花粉来做,最后符合要求的个体比例为.
故答案为:
(1)纯 rrDDEE
(2)抗病矮茎 矮茎:中茎:高茎=25:10:1
(3)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灰色的基因型为A_B_,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黑色的基因型为aaB_,即黄色和黑色都为显性性状,灰色为共显性性状,A正确;
B、F1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黑色亲本(aaBB)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即灰色(AaBB、AaBb)和黑色(aaBB、aaBb),B正确;
C、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灰色的基因型有四种(AABB、AaBB、AABb、AaBb),因此F1的基因型与F2中灰色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C正确;
D、F2中的黄色大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其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其后代出现米色大鼠(aabb)的概率为
,D错误.
故选:D.
某种黄色卷尾猫彼此杂交,得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正常尾:黄色卷尾:灰色卷尾:灰色正常尾=3:9:3:1,这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黄色卷尾猫彼此杂交,后代黄色正常尾:黄色卷尾:灰色卷尾:灰色正常尾=3:9:3:1,说明这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黄色猫彼此杂交,后代出现灰色,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正确;
C、后代黄色:灰色=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体,C错误;
D、卷尾猫彼此杂交,后代出现正常尾,即发生性状分离,这说明卷尾性状是显性性状,D错误.
故选:B.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就Aa和aa杂交,后代基因型有2种,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1;就Bb和Bb杂交,后代基因型有3种,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3:1;二者结合,则后代基因型种类为2×3=6,表现型种类为2×2=4,比例为(1:1)×(3:1)=3:1:3:1,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某植株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是Ab:aB:AB:ab=4:4:1:1.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约占总数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已知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4:4:1:1.则该生物产生的4种配子的类型及其所占的比例分别是Ab、aB
、AB
、ab
.该植株自交,产生的雌性配子的比例都是Ab
、aB
、AB
、ab
,雌性配子随机结合,则后代中的纯合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AAbb(
×
=
)、aaBB(
×
=
)、AABB(
×
=
)、aabb(
×
=
),所以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约占总数的
+
+
+
=
.
故选:D.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籽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籽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籽粒饱满植株杂交,F2理论上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1AaBbCc自交后代中,表现型种类=2×2×2=8种,A错误;
B、F2代高茎子粒饱满(B_C_):矮茎子粒皱缩(bbcc)为9:1,B错误;
C、仅看两对性状的遗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1红花子粒饱满(BbCc)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C错误;
D、F2代中红花高茎子粒饱满=×
×
=
,白花矮茎子粒皱缩
×
×
,所以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D正确.
故选:D.
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
(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F2中,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紫花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基因D、d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根据纯合白花和纯合白花杂交出现紫花(A_B),可知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故F1的基因型为AaBbDd,因此F2的矮茎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四种基因型,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和aabbdd5种基因型.
(2)F1的基因型是AaBbDd,A和B一起考虑,D和d基因单独考虑分别求出相应的表现性比例,然后相乘即可.即AaBb自交,后代紫花(A_B_):白花(A_bb、aaB_、aabb)=9:7,Dd自交,后代高茎:矮茎=3:1,因此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27:21:9:7.
故答案为:
(1)一 F2中高茎:矮茎=3:1 4 5
(2)27:21:9:7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