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是CcPp,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A正确;
B、F1测交,即CcPp×ccpp,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CcPp(紫花):Ccpp(白花):ccPp(白花):ccpp(白花)=1:1:1:1,所有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B错误;
C、F1(CcPp)自交所得F2中紫花植株(C_P_)占,紫花纯合子(CCPP)占
,所以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C正确;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即CCpp、Ccpp、ccPP、ccPp、ccpp,D正确.
故选:B.
(2015秋•山阳县校级月考)已知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植株高茎(D)对矮茎(a)是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豌豆,其基因型如表所示.
(1)甲和丁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原因是______.
(2)丙和丁杂交获得F1,再自花授粉,后代中出现子叶黄色、皱粒、矮茎的概率是______.
(3)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yyrrdd新类型,至少应选用上述品系中的______作育种材料.
(4)如图是藏獒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象,该图象来自于雌藏獒,依据是______.
(5)在细胞①与细胞②③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甲和丁杂交后,只出现Dd一对等位基因,即甲与丁之间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所以不能作为亲本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丙和丁杂交获得F1,其基因型为YYRrDd,再自花授粉,后代中出现子叶黄色、皱粒、矮茎的概率是=
.
(3)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yyrrdd新类型,应选用上述品系中的乙、丙、丁作育种材料.杂交后产生F1的基因型为YyRrDd,再自花授粉,后代能出现yyrrdd新类型.
(4)只有减数分裂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才会出现细胞质的分裂不均等现象,而图中标号②的细胞就是不均等分裂,说明乙图为雌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象.
(5)细胞①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③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所以与细胞②、③相比较,除细胞形态外,细胞①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同源染色体.
故答案为:
(1)不能 甲与丁之间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2)
(3)乙、丙、丁
(4)图中细胞②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5)细胞①
(2015秋•河南月考)研究小组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该病与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字母A、a和B、b表示,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都可以单独致病)有关,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分析,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且只有基因型为A_B_表型正常.又由于Ⅱ3和Ⅱ4的后代均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肯定是AaBb,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Ⅰ1和Ⅰ2的基因型是AABb、AABb,Ⅰ3和Ⅰ4的基因型是AaBB、AaBB,则Ⅱ2基因型为AABB或AABb,B错误;
C、若Ⅱ3的基因型为AAbb,Ⅱ3、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Ⅱ4基因型为aaBB,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AaBb,C正确;
D、由于Ⅲ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与Ⅲ1基因型相同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的患病概率为,正常的概率为
,D正确.
故选:B.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或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实验一中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1:1,得知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或者eeBb×Eebb.同理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的基因型应为eeBb×EeBb,所以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乙的基因型为EeBb,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eeBb×EeBb,则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
,所以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
.
(3)由题意知,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如果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此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4: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杂交关系如下图:
故答案为:
(1)EeBb eeBb eeBb
(2)
(3)①EE
Ⅰ.灰体:黑檀体=3:1
Ⅱ.灰体:黑檀体=4:1
已知果蝇长翅和残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F1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残翅红眼:残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某同学分析上述信息,发现无法确定控制眼色的显隐性及相关基因到底是处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于是进一步进行实验:让F1中的红眼果蝇自由交配,F2中既有红眼也有棕眼,
则______眼是显性;对不同性别的果蝇眼色进一步统计:
如果______,则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如果______,则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3)经研究证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长翅由A基因控制,残翅由a基因控制.基因型原本为Aa的受精卵,因某种原因,导致染色体上的A基因缺失,也会导致个体最终发育成残翅果蝇.某同学将一只雌性长翅果蝇与一雄性残翅果蝇杂交,后代绝大多数为长翅,但出现了一只残翅雄果蝇.对此现象,该同学作出了三种假设:基因突变所致;染色体缺失所致;环境所致.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将此残翅雄果蝇与一只正常发育的残翅果蝇杂交,后代全部在正常环境中培育:
若______,则______;
若______,则______.
注:假设染色体上的A基因缺失不会降低配子的活性,也不会导致配子或受精卵死亡.
正确答案
长翅对残翅为显性
红
如果雌性均为红眼,雄性有红眼也有棕眼
X
如果雌性和雄性中均有红眼和棕眼
常
如果后代全为残翅
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所致
如果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
由于环境所致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亲本全为长翅,F1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可知,长翅:残翅=3:1,因此长翅对残翅为显性.
(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确定,让F1中的红眼果蝇自由交配,F2中既有红眼也有棕眼,由此可以确定红眼为显性,并且亲本为杂合子.
如果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后代中雌性均为红眼,雄性有红眼也有棕眼;如果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均为Bb,则后代中雌性和雄性中均有红眼和棕眼.
(3)根据题意可知,一只雌性长翅果蝇与一雄性残翅果蝇杂交,后代绝大多数为长翅,说明两果蝇的基因型为AA×aa,后代基因型应为Aa,但出现了一只残翅雄果蝇,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如果是环境所致,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仍为Aa,并且残翅性状不能遗传,因此将此残翅雄果蝇与一只正常发育的残翅果蝇杂交,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
如果是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所致,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将此残翅雄果蝇与一只正常发育的残翅果蝇杂交,后代应全为残翅.
故答案为:
(1)长翅对残翅为显性
(2)红眼;
如果雌性均为红眼,雄性有红眼也有棕眼; X
如果雌性和雄性中均有红眼和棕眼; 常
(3)如果后代全为残翅; 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所致
如果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 由于环境所致
选材是做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果蝇和豌豆都是良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图甲表示豌豆的部分染色体,R、r是决定豌豆粒形(圆和皱)的等位基因,Y、y是决定种皮颜色(黄和绿)的等位基因.图乙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其中A和a、B和b、C和c、D和d分别表示四对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传粉植物,且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适于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A正确;
B、圆粒豌豆中有指导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该基因转录形成相应的mRNA,再翻译出淀粉分支酶,进而合成淀粉,淀粉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使豌豆成为圆粒豌豆;如果豌豆中缺少淀粉分支酶,就不能将糖合成淀粉,则为皱粒豌豆.这一事实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代谢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
C、图乙中,基因A和a、B和b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图乙细胞中最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是X和Y染色体,所以该果蝇为雄果蝇,属于二倍体,D正确.
故选:B.
现有矮杆(基因用d表示)抗锈病(基因用T表示)小麦若干,其中纯种ddTT占,让这些矮杆抗锈病小麦自交,则子代中纯种(ddTT)占子代总数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ddTT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均为纯种(ddTT).
(2)ddTt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即
(
ddTT、
ddTt、
ddtt).
因此,这些矮杆抗锈病小麦自交,则子代中纯种(ddTT)占子代总数的=
.
故选:C.
人类ABO血型系统是临床应用最频繁和最重要的血型系统,基因IA、IB、i位于第9对染色体上,该血型与位于第19对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基因IA、IB、H编码特定的酶形成相应的抗原,其关系如图一所示.A、B、AB血型与形成特定抗原相关,当不能形成A、B抗原时,血型为O型血.
(1)图二P家庭1号、2号的血型分别是A型血、B型血,3、4、5、6、7号个体的血型分别是A、O、A、B、AB型血.则1号、2号生育O型血孩子的概率是______,他们孩子的可能血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2)图二Q家庭中1号为O型血、2号为B型血,3号、4号均为A型血,请分别写出母亲(1号)、父亲(2号)的基因型______、______.ABO血型系统有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泌型个体的唾液、羊水中可检出相应的A、B、H等物质,非分泌型个体不能检出.这一性状受E、e基因所控制,EE、Ee为分泌型,ee为非分泌型.Q家庭4号个体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该病症致病基因为伴X隐性遗传(D、d),D、d与E、e基因完全连锁.Q家庭5号个体尚未出生.
(3)图二Q家庭2号个体的唾液中未检测出B、H物质,3号个体的唾液中未检测出A、H物质;4号个体唾液中检测出A、H物质;如果孕育的5号个体为AB型血,其羊水中未检测到A、B、H物质,则5号个体是否有可能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有哪些表现型并写出基因型?______.如果孕育的5号个体的羊水中检测到A、B、H物质,则5号个体是否有可能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有哪些表现型并写出基因型?______.
(4)P家庭6号个体与Q家庭3号个体成年后结婚生育的儿子(M)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已知P家庭6号个体唾液中检测到B、H物质,M的唾液中未检测到有关物质.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______.能否通过检测羊水判断?请说明理由:______.假如P、Q家庭为近亲,他们祖辈X染色体发生了______(变异),基因E、e与D、d的交换率为20%.如果P家庭6号个体与Q家庭3号个体再生育一个孩子,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概率是______;如果他们孕育的第二个孩子的血型已知是AB型血,生育能检测到H、A、B物质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已知图二P家庭1号、2号的血型分别是A型血、B型血,其子女4、5、6号个体的血型分别是O、A、B型血,说明1、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HhIAi、HhIBi,则1号、2号生育孩子的可能血型及其比例是:A型血为×
=
,B型血为
×
=
,AB型血为
×
=
,O型血为1-
-
-
=
.
(2)已知图二Q家庭中1号为O型血、2号为B型血,3号、4号均为A型血,说明1号O型血有IA基因,所以1号O型血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hhIAIA、hhIAi或hhIAIB,父亲2号的基因型是H_IBi.
(3)根据题意分析Q家庭4号的相关基因型是XEdY,2号个体相关基因型是XeDY,3号个体的相关基因型是XeDY;则1号相关基因型是XEdXeD;如果孕育的5号个体为AB型血,其羊水中未检测到A、B、H物质,则5号个体不可能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其表现型可能是正常AB型女儿(HhIAIBXeDXeD)或正常AB型儿子(HhIAIBXeDY).如果孕育的5号个体的羊水中检测到A、B、H物质,则5号个体可能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其表现型可能是AB型女儿正常(HhIAIBXeDXEd)或儿子是杜氏营养不良症AB型血(HhIAIBXEdY).
(4)P家庭6号个体与Q家庭3号个体成年后结婚生育的儿子(M)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已知P家庭6号个体唾液中检测到B、H物质,M的唾液中未检测到有关物质.所以6号的相关基因型是XeDXEd,3号的相关基因型是XeDY,M的相关基因型是XEdY,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而且患者是男孩.由于女孩均不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男孩未检测到有关物质时有可能是杜氏症,也有可能是O型血(hhii)的正常男孩,所以不能否通过检测羊水判断.假如P、Q家庭为近亲,他们祖辈X染色体发生了结构的变异中的倒位,基因E、e与D、d的交换率为20%,则6号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XeD:XEd:Xed:XED=40%:40%:10%:10%.如果P家庭6号个体与Q家庭3号个体再生育一个孩子,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概率是(40%+10%)×
=
;如果他们孕育的第二个孩子的血型已知是AB型血,生育能检测到H、A、B物质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孩子的概率是10%×
=5%.
故答案为:
(1) A:B:AB:O=3:3:3:7
(2、母亲:hhIAIA、hhIAi或hhIAIB 父亲:H_IBi
(3)不可能,有正常AB型女儿(HhIAIBXeDXeD),和正常AB型儿子(HhIAIBXeDY)
有可能,AB型女儿正常(HhIAIBXeDXEd),儿子是杜氏营养不良症AB型血(HhIAIBXEdY)
(4) 不能完全确定.先检测性别,女孩均不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男孩未检测到有关物质时有可能是杜氏症,也有可能是O型血(hhii)的正常男孩 倒位
5%
柴油树俗称麻疯树,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其种子榨出的油稍加提炼就可成为柴油,研究发现,柴油树产油的途径如图,图中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据图回答:
(1)如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通过______.
(2)若两株不能产油的纯合柴油树杂交,F1均能产油,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图中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由于两株不能产油的纯合柴油树杂交,F1均能产油,所以均不能产油的两植株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产油9产油(A_B_):7不产油(3A_bb+3aaB+1aabb).
故答案为: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2)AAbb、aaBB 产油:不产油=9:7
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示意图,数字及字母分别表示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其后期有______ 条染色体,该细胞形成的精原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染色体3与染色体______ (填数字)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基因A与基因______ 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有2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该细胞形成的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也是4条.
(2)图中染色体3与染色体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基因A与基因B或b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故答案为:
(1)4 8 4
(2)4 B或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