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2015•海南模拟)与家兔毛型有关的两对基因(A、a与B、b)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aaBB和AAbb的家兔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AaBb彼此交配后代应该有3×3=9种基因型,A错误;
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B错误;
C、子二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是aaB_、A_bb、aabb,三者比例共占+
+
=
,C错误;
D、若要从F2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如果都是力克斯毛型兔,则为双隐性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②、③是基因重组产生的,故都属变异的个体,A正确;
B、①的基因型为YYrr,属于纯合子;②的基因型为Yyrr、③的基因型为Yyrr,属于杂合子,B错误;
C、②代表的基因型Yyrr在F2占×
=
,C错误;
D、亲本为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则重组型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④的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是绿色皱粒,不属于重组型,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某植株F1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A正确;
B、F1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且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携带相同基因,所以姐妹染色体的分离不会带来基因的重组,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该花色的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分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C.
假如豌豆的某一相对性状有四种表现型,受另外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即A基因控制表现型1、B基因控制表现型2、C基因控制表现型3.下面表格记录了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①已知三种显性基因之间存在抑制关系,根据表中信息三者之间的抑制关系为______.
②表现型1的植株中不能通过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确定其基因型的是______.
③表现型4中“其余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已知三种显性基因之间存在抑制关系,根据表中信息三者之间的抑制关系为A基因抑制B基因,B基因抑制C基因,C基因抑制A基因.
②表现型1的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的三种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均为表现型1,故不能通过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确定其基因型.
③三对等位基因最多能形成3×3×3=27种基因型,表格中已有的为18种,还有9种,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故答案为:
①A基因抑制B基因、B基因抑制C基因、C基因抑制A基因
②AABBcc、AABbcc、AAbbcc
③9
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已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aBbCC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1:1:1:1,A错误;
B、AABbCc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1:1:1:1,B错误;
C、aaBbCc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1:1:1:1,C错误;
D、AaBbCc中有三对等位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八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应为八种,D正确.
故选:D.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黄色皱粒(Yyrr)豌豆能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比例为1:1;绿色圆粒(yyRr)豌豆能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比例为1:1;因此,它们杂交后代有YyRr、Yyrr、yyRr、yyrr,比例为1:1:1:1.
故选:A.
小麦的抗倒伏与易倒伏、抗锈病与不抗锈病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选择纯种的抗倒伏不抗锈病小麦与纯种易倒伏抗锈病小麦杂交,获得的F1再自交获得F2.在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新类型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受精时是随机结合,与后代性状分离比无关,A错误;
B、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可以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导致后代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B正确;
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新品种与F2产生配子无关,C错误;
D、亲本都只能产生一种配子,D错误.
故选:B.
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代全是黑色短毛,可知黑色对白色是显性、短毛对长毛为显性.
分析题中F2的四种表现型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的比例接近9:3:3:1,且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没有关系,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确定这两对基因应该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故选:C.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图:
(1)为探究基因A/a与基因B/b的位置,某同学用纯合的黑色小鼠与白色小鼠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色小鼠,F1自由交配,获得F2,可以预测以下结果:
①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②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若通过实验证明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代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F2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3)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已知该黄色小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的结果.欲探究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于基因A还是基因B发生了突变,设计杂交实验如下:
让黄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F1中既有黄色小鼠又有灰色小鼠,选取F1中______小鼠随机交配得F2.
若______,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
若______,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纯合的黑色小鼠AAbb与白色小鼠aaBB或aabb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色小鼠AaBb,所以亲本白色小鼠为aaBB.F1自由交配,获得F2.
①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能产生AB、Ab、aB、ab4种配子.因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A_B_):黑色(A_bb):白色(aaB_和aabb)=9:3:4;
②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能产生Ab、aB2种配子.因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AaBb):黑色(AAbb):白色(aaBB)=2:1:1.
(2)若通过实验证明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代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F2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
.
(3)由于已知一只黄色雄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的结果.欲探究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于基因A还是基因B发生了突变,设计杂交实验如下:
让黄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F1中既有黄色小鼠又有灰色小鼠,选取F1中黄色鼠随机交配得F2.
若黄鼠:白鼠=3:1,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
若黄鼠:黑鼠:白鼠=9:3:4,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
故答案为:
(1)①灰色:黑色:白色=9:3:4 ②灰色:黑色:白色=2:1:1
(2)AAbb
(3)黄色 黄鼠:白鼠=3:1 黄鼠:黑鼠:白鼠=9:3:4
研究表明果蝇的眼色受两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F1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让F1雌雄蝇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2.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
(2)若设计上述实验的反交实验,则亲本的组合为:雌蝇表现型为纯合______,基因型______,雄蝇表现型为纯合______基因型______,F1雌雄蝇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果蝇还有一对等位基因(D、d)与眼色基因独立遗传,该基因隐性纯合时能引起雄性胚胎致死.已知另一对纯合红眼雌性与纯合白眼雄性杂交,所得F1中也仅出现雌蝇紫眼和雄蝇红眼,且比值为1:1,但F2中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则F2中有色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的比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F1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则紫眼和红眼的遗传为伴性遗传,B和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果蝇的眼色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有关,A、a位于常染色体上,故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称为正交,则反交是纯合红眼雄性与纯合白眼雌性交配,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XB;F1基因型为为AaXBY、AaXBXb,则F2代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眼(A_XB_):红眼(A_XbXb、A_XbY):白眼(aa__)=:
:
=9:3:4.
(3)由于d基因纯合时引起雄性胚胎致死,F2中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d,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D,又因为亲本为一对红眼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所得F1中也仅出现雌蝇紫眼和雄蝇红眼,说明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dAAXbXb,白眼雄性的基因型为DDaaXBY,F1中果蝇的基因型为DdAaXBXb和DdAaXbY,F2中有色眼雌果蝇(A_X-X-)所占比例为×
=
,白眼雄果蝇(D_aaX-Y)的比例为:
×
×
=
,因此有色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4:1.
故答案为:
(1)X 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白眼 aaXBXB 红眼 AAXbY 紫眼:红眼:白眼=9:3:4
(3〕4: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