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结果表明如下三点:

______

______

③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且符合______

(2)F2中上述比例的出现,理论上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有: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均等;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那么,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有______(填表现型).

正确答案

解:(1)上述结果表明如下三点:

①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②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遗传因子)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③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F2中上述比例的出现,理论上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有: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均等;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那么,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有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故答案为:

(1)①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②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遗传因子)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③非同源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自由组合定律

(2)随机结合       相等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解析

解:(1)上述结果表明如下三点:

①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②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遗传因子)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③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F2中上述比例的出现,理论上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有: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均等;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那么,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有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故答案为:

(1)①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②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遗传因子)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③非同源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自由组合定律

(2)随机结合       相等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鼠由于其繁殖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面是不同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形成此比例的原因是______.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让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______

(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其中一只基因型一定是______.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l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可以推知:YY和DD显性纯合致死,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YyDd.从Fl的表现型为4:2:2:1判断,当有显性基因纯合时,有致死现象,因此F1代中的灰色短尾基因型为yyDd.所以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2/3,灰色长尾占1/3.

(2)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说明仍有一半存活,因此,黄色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3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没有灰色鼠,说明杂交的亲本中必定有一个体为BB,而后代有黄色,说明亲本都为Aa.因此,杂交的两只青色鼠不同组合类型中相同亲本个体基因型一定是AaBB.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为1aabb、1aaBB、2aaBb的个体只有50%存活,所以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2:9:3.

故答案为:

(1)YY和DD显性纯合致死    YyDd  

(2)3 AaBB 2:9:3

解析

解:(1)根据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l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可以推知:YY和DD显性纯合致死,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YyDd.从Fl的表现型为4:2:2:1判断,当有显性基因纯合时,有致死现象,因此F1代中的灰色短尾基因型为yyDd.所以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2/3,灰色长尾占1/3.

(2)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说明仍有一半存活,因此,黄色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3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没有灰色鼠,说明杂交的亲本中必定有一个体为BB,而后代有黄色,说明亲本都为Aa.因此,杂交的两只青色鼠不同组合类型中相同亲本个体基因型一定是AaBB.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为1aabb、1aaBB、2aaBb的个体只有50%存活,所以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2:9:3.

故答案为:

(1)YY和DD显性纯合致死    YyDd  

(2)3 AaBB 2:9: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老鼠皮毛颜色受两对等位基B、b和D、d控制,B为黑色皮毛基因,b为棕色皮毛基因,当基因d纯合时抑制毛色基因的表达,小鼠皮毛颜色表现为白色.现有棕色鼠与白色鼠杂交,F1均为黑色鼠,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9:3:4.请回答:

(1)亲本棕色鼠和白色鼠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F2黑色鼠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F2白色鼠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若F2中的棕色鼠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棕色鼠(bbD_)和白色鼠(__dd)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均为BbDd,根据子代推亲代,则亲本中棕色鼠(bbD_)的基因型为bbDD、白色鼠(__dd)的基因型为BBdd.

(2)F2中黑色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BbDD、BbDd,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2中白色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bbdd,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F2中的棕色鼠雌雄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bbDD()、bbDd(),其中D的基因频率为+×=,d的基因频率为×,若F2中的棕色鼠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bbDD(棕色)的概率为×=、bbDd(棕色)的概率为2××=、bbdd(白色)的概率为×=,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鼠:白色鼠=8:1.

故答案为:

(1)bbDD BBdd

(2)

(3)棕色鼠:白色鼠=8:1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棕色鼠(bbD_)和白色鼠(__dd)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均为BbDd,根据子代推亲代,则亲本中棕色鼠(bbD_)的基因型为bbDD、白色鼠(__dd)的基因型为BBdd.

(2)F2中黑色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BbDD、BbDd,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2中白色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bbdd,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F2中的棕色鼠雌雄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bbDD()、bbDd(),其中D的基因频率为+×=,d的基因频率为×,若F2中的棕色鼠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bbDD(棕色)的概率为×=、bbDd(棕色)的概率为2××=、bbdd(白色)的概率为×=,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鼠:白色鼠=8:1.

故答案为:

(1)bbDD BBdd

(2)

(3)棕色鼠:白色鼠=8: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为研究玉米早熟和晚熟的遗传规律,科学家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实验1:早熟×晚熟,F1表现为早熟,F2表现为15早熟:1晚熟;

实验2:早熟×晚熟,F1表现为早熟,F2表现为3早熟:1晚熟;

①实验1的结果表明:控制早熟、晚熟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②实验2中,亲本早熟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若从F2中随机选取一株早熟品种植株,要鉴别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若后代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2)玉米有黄粒品种,如果有一黄粒玉米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______变异.将这一变异玉米和正常玉米杂交,得到的F1是淡黄粒,如果让淡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后代玉米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千勒克司)下,玉米光合作用中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忽略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CO2浓度适宜),有关数据见下表.

①15℃、2.5千勒克司的环境中,玉米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是______ mL/h.

②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当光照强度为4.0千勒克司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控制早熟、晚熟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有8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晚熟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②由于实验2中早熟×晚熟,F1表现为早熟,F2表现为3早熟:1晚熟.因此亲本早熟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晚熟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F1表现为早熟,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要鉴别植物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植物自交,如果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2)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现检查发现白粒玉米的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将这一变异玉米和正常玉米杂交,得到的F1是淡黄粒,相当于杂合体.因此如果让淡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后代玉米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淡黄粒:白粒=1:1.

(3)①15℃、2.5千勒克司的环境中,玉米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呼吸作用量+净光合量=10+30=40mL/h.

②15℃,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因为增加光照强度,氧气的释放速率还在增加;当光照强度为4.0千勒克司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因为增加光照强度,氧气的释放速率不再增加;而提高温度,氧气的释放速率增加.

故答案为:

(1)①2    8    ②Aabb或aaBB    让该植物自交    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早熟)

(2)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变异)               淡黄粒:白粒=1:1

(3)①40        ②光照强度       温度

解析

解:(1)①控制早熟、晚熟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有8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晚熟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②由于实验2中早熟×晚熟,F1表现为早熟,F2表现为3早熟:1晚熟.因此亲本早熟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晚熟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F1表现为早熟,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要鉴别植物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植物自交,如果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2)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现检查发现白粒玉米的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将这一变异玉米和正常玉米杂交,得到的F1是淡黄粒,相当于杂合体.因此如果让淡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后代玉米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淡黄粒:白粒=1:1.

(3)①15℃、2.5千勒克司的环境中,玉米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呼吸作用量+净光合量=10+30=40mL/h.

②15℃,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因为增加光照强度,氧气的释放速率还在增加;当光照强度为4.0千勒克司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因为增加光照强度,氧气的释放速率不再增加;而提高温度,氧气的释放速率增加.

故答案为:

(1)①2    8    ②Aabb或aaBB    让该植物自交    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早熟)

(2)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变异)               淡黄粒:白粒=1:1

(3)①40        ②光照强度       温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某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雌雄都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身保留无毛状态.为了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科研人员将无毛鼠与亲代有毛小鼠杂交,生产出10只无毛小鼠和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小鼠雌、雄各5只;有毛雌小鼠7只,雄小鼠5只;无毛鼠之间相互交配,后代全为无毛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鼠无毛性状由位于______ 染色体上的______ 基因控制.

(2)利用无毛鼠与亲代有毛小鼠杂交得到的小鼠为实验材料,理论上有四种交配方案能获得无毛小鼠.方案一是将无毛小雌鼠与无毛小雄鼠交配,方案二是将无毛小雌鼠与有毛小雄鼠交配,方案三是将______,方案四是______

(3)已知无毛雄鼠生育能力正常,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由于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需要将其扩大繁殖,上述四种方案中的最佳方案是______,请在下表中写出四种方案的优点或缺点:

正确答案

解:(1)无毛小鼠与有毛小鼠杂交,后代中有毛、无毛性状并没有性别差异,应为常染色体遗传;其后代中无毛小鼠相互交配,后代全为无毛性状,可判断无毛性状为隐性基因控制.

(2)用子代做实验材料,理论上存在着四种方案,如下表格所列:

所以方案三是将有毛小雌鼠与无毛小雄鼠交配,方案四是将有毛小雌鼠与有毛小雄鼠交配

(3)如(2)中表格所示,由于无毛雌鼠繁殖力低,排除方案1和2.方案3和4相比,方案3后代中出现无毛鼠aa的概率大,所以选用有毛雌小鼠与无毛雄小鼠交配.

故答案为:

(1)常  隐性  

(2)有毛小雌鼠与无毛小雄鼠交配  将有毛小雌鼠与有毛小雄鼠交配  

(3)将有毛小雌鼠与无毛小雄鼠交配    

无毛雌小鼠繁殖能力低,哺乳困难       有毛雌小鼠生育能力正常,后代出现无毛小鼠的概率较高,为1/2    有毛雌小鼠生育能力正常,后代出现无毛小鼠的概率较低,为1/4

解析

解:(1)无毛小鼠与有毛小鼠杂交,后代中有毛、无毛性状并没有性别差异,应为常染色体遗传;其后代中无毛小鼠相互交配,后代全为无毛性状,可判断无毛性状为隐性基因控制.

(2)用子代做实验材料,理论上存在着四种方案,如下表格所列:

所以方案三是将有毛小雌鼠与无毛小雄鼠交配,方案四是将有毛小雌鼠与有毛小雄鼠交配

(3)如(2)中表格所示,由于无毛雌鼠繁殖力低,排除方案1和2.方案3和4相比,方案3后代中出现无毛鼠aa的概率大,所以选用有毛雌小鼠与无毛雄小鼠交配.

故答案为:

(1)常  隐性  

(2)有毛小雌鼠与无毛小雄鼠交配  将有毛小雌鼠与有毛小雄鼠交配  

(3)将有毛小雌鼠与无毛小雄鼠交配    

无毛雌小鼠繁殖能力低,哺乳困难       有毛雌小鼠生育能力正常,后代出现无毛小鼠的概率较高,为1/2    有毛雌小鼠生育能力正常,后代出现无毛小鼠的概率较低,为1/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孟德尔用黄色(Y)圆粒(R)纯种豌豆和绿色(y)皱粒(r)纯种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试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______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孟德尔所进行的三组实验中,在提出问题阶段完成的实验是______

(3)F1的测交,即让F1植株与______杂交,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

(4)F2中所有的杂合黄色圆粒种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将其播种后进行自交,如果其中某种类型自交后只表现出两种表现型,则该类型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①正确;

②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但并没有提出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②错误;

③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正确;

④孟德尔认为,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正确;

⑤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同源染色体”一词,⑤错误;

⑥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⑥正确.

故主要内容包括①③④⑥.

(2)提出问题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的亲本杂交和F1的自交;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对F1进行测交.

(3)F1的测交,即让F1植株与隐性纯合子杂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配子为YR:Yr:yR:yr=1:1:1:1,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r,所以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1:1:1.

(4)F2中黄色圆粒的个体占 ,其中纯合子(YYRR)占 ,故F2中杂合的黄色圆粒占-=.如果其中某种类型自交后只表现出两种表现型,即后代的表现型为1×2,则只有一对基因为杂合的,即该类型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

故答案为:

(1)①③④⑥

(2)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

(3)隐性纯合子  YyRr:Yyrr:yyRr:yyrr=1:1:1:1

(4)  YyRR或YYRr

解析

解:(1)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①正确;

②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但并没有提出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②错误;

③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正确;

④孟德尔认为,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正确;

⑤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同源染色体”一词,⑤错误;

⑥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⑥正确.

故主要内容包括①③④⑥.

(2)提出问题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的亲本杂交和F1的自交;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对F1进行测交.

(3)F1的测交,即让F1植株与隐性纯合子杂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配子为YR:Yr:yR:yr=1:1:1:1,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r,所以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1:1:1.

(4)F2中黄色圆粒的个体占 ,其中纯合子(YYRR)占 ,故F2中杂合的黄色圆粒占-=.如果其中某种类型自交后只表现出两种表现型,即后代的表现型为1×2,则只有一对基因为杂合的,即该类型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

故答案为:

(1)①③④⑥

(2)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

(3)隐性纯合子  YyRr:Yyrr:yyRr:yyrr=1:1:1:1

(4)  YyRR或YYRr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a称为______

(2)图中①和②叫做______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______

(4)该生物自交,后代有______种基因型,______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______.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______

(5)该生物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______种,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2)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

(3)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配子,其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1:1:1:1.

(4)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有3×3=9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A_B_:A_bb:aaB_:aabb=9:3:3:1.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个体比例为

(5)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有2×1=2表现型,比例为1:1.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2)同源染色体     

(3)4

(4)9   4   9:3:3:1     

(5)2   1:1

解析

解:(1)图中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2)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

(3)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配子,其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1:1:1:1.

(4)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有3×3=9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A_B_:A_bb:aaB_:aabb=9:3:3:1.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个体比例为

(5)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有2×1=2表现型,比例为1:1.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2)同源染色体     

(3)4

(4)9   4   9:3:3:1     

(5)2   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 (填“是”或“否”).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 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得到的植株是否是一个新物种?______,原因是______

(4)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F1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①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②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结的种子得F3代植株,观察并统计F3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正确答案

解:(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即,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产生AB、Ab、aB、ab4种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2:2:1:1.因此,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但由于A、a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BB:Bb:bb=1:4: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35:1.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得到的植株是三倍体植株,无繁殖能力,所以是一个新物种.

(4)要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需要选F1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将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

①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3: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6: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   不变    是

(3)高茎:矮茎=35:1    是     因为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无繁殖能力

(4)3:1     6:1

解析

解:(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即,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产生AB、Ab、aB、ab4种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2:2:1:1.因此,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但由于A、a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BB:Bb:bb=1:4: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35:1.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得到的植株是三倍体植株,无繁殖能力,所以是一个新物种.

(4)要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需要选F1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将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

①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3: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6: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   不变    是

(3)高茎:矮茎=35:1    是     因为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无繁殖能力

(4)3:1     6: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教材填空

(1)______ 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  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______  自由组合.

(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______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正确答案

解:(1)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故答案为:

(1)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不同性状

解析

解:(1)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故答案为:

(1)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不同性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球茎紫堇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授粉,即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还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紫堇的花色(紫色AA、黄色Aa、白色aa)与花梗长度(长梗对短梗为显性,基因用B,b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相等数量的紫花短梗(AAbb)和黄花长梗(AaBB)两个品种的球茎紫堇间行

种植,请回答:

(1)若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上收获种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表现型为______.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

(2)研究发现,基因型aaBB个体因缺乏某种酶而表现白花性状,则说明基因A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如果基因a与A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或者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即自交,则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共三种,其性状分别为紫花长梗、黄花长梗、白花长梗.由“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可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时紫花短梗植株(AAbb)既存在自交又存在与黄花长梗(AaBB)杂交,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①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型aaBB个体因缺乏某种酶而表现白花性状”可知基因A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由“基因a与A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可知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种类改变或者翻译终止.

故答案为:

(1)3    紫花长梗、黄花长梗、白花长梗      AAbb、AABb、AaBb

(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种类改变     翻译终止(或肽链合成终止)

解析

解:(1)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即自交,则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共三种,其性状分别为紫花长梗、黄花长梗、白花长梗.由“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可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时紫花短梗植株(AAbb)既存在自交又存在与黄花长梗(AaBB)杂交,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①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型aaBB个体因缺乏某种酶而表现白花性状”可知基因A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由“基因a与A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可知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种类改变或者翻译终止.

故答案为:

(1)3    紫花长梗、黄花长梗、白花长梗      AAbb、AABb、AaBb

(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种类改变     翻译终止(或肽链合成终止)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