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黄色(Y)圆粒(R)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后代中各种表现型及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2)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______.后代个体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______.
(3)后代中重组类型占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4)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观察题图可知,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两对性状综合考虑,则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3:1)=3:1:3:1.
(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yyRr,则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
=
,不能稳定遗传(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是
.
(3)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则重组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的比例是+
×
=
,其中绿色皱粒是纯种,能稳定遗传,占重组类型比例为
×
÷
=
.
(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后代中黄色:绿色=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
故答案为:
(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2)
(3)
(4)YyRr yyRr
解析
解:(1)观察题图可知,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两对性状综合考虑,则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3:1)=3:1:3:1.
(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yyRr,则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
=
,不能稳定遗传(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是
.
(3)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则重组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的比例是+
×
=
,其中绿色皱粒是纯种,能稳定遗传,占重组类型比例为
×
÷
=
.
(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后代中黄色:绿色=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
故答案为:
(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2)
(3)
(4)YyRr yyRr
已知猩红眼和亮红眼为家兔眼色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长耳和短耳为家兔的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雌雄家兔经多次交配得到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
(1)由此判断这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两亲本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2)如果让F1中表现型为猩红眼短耳的雌雄家兔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亮红眼长耳兔的概率是______,F2中猩红眼基因的基因频率是______.
(3)某公司欲把猩红眼家兔培养成宠物兔,但需从F1中选出纯种猩红眼兔作亲本.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择过程,并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解:(1)分析表格可知,后代中猩红眼:亮红眼=3:1可知,猩红眼为显性性状,并且亲本基因型为Aa×Aa;根据表格判断长耳和短耳为伴X染色体遗传,又由于后代中雄性出现两种表现型,因此亲本中雌性为杂合子,并且子代中雌性全为短耳,即该性状由雄配子基因决定,因此确定短耳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2)已知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中表现型为猩红眼短耳的雌家兔的基因型为(AA、
Aa)(
XBXB、
XBXb),猩红眼短耳的雌家兔的基因型为(
AA、
Aa)XBY.如果让F1中表现型为猩红眼短耳的雌雄家兔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亮红眼长耳兔的概率=(
)×(
)=
.由于是自由交配,F2中猩红眼基因的基因频率等于F1中猩红眼基因频率,由于雌兔和雄兔基因型均为
AA、
Aa,因此A基因频率=
.
(3)由于F1中猩红眼兔基因型有两种AA、Aa,要选出纯种可选用测交的方式,即让猩红眼兔与异性的亮红眼兔进行测交,如果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为纯合子;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即为杂合子.
故答案为:
(1)猩红眼 短耳 AaXBXb AaXBY
(2)
若子代都是猩红眼(或者无性状分离),则F1中的猩红眼兔为纯种.
解析
解:(1)分析表格可知,后代中猩红眼:亮红眼=3:1可知,猩红眼为显性性状,并且亲本基因型为Aa×Aa;根据表格判断长耳和短耳为伴X染色体遗传,又由于后代中雄性出现两种表现型,因此亲本中雌性为杂合子,并且子代中雌性全为短耳,即该性状由雄配子基因决定,因此确定短耳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2)已知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中表现型为猩红眼短耳的雌家兔的基因型为(AA、
Aa)(
XBXB、
XBXb),猩红眼短耳的雌家兔的基因型为(
AA、
Aa)XBY.如果让F1中表现型为猩红眼短耳的雌雄家兔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亮红眼长耳兔的概率=(
)×(
)=
.由于是自由交配,F2中猩红眼基因的基因频率等于F1中猩红眼基因频率,由于雌兔和雄兔基因型均为
AA、
Aa,因此A基因频率=
.
(3)由于F1中猩红眼兔基因型有两种AA、Aa,要选出纯种可选用测交的方式,即让猩红眼兔与异性的亮红眼兔进行测交,如果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为纯合子;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即为杂合子.
故答案为:
(1)猩红眼 短耳 AaXBXb AaXBY
(2)
若子代都是猩红眼(或者无性状分离),则F1中的猩红眼兔为纯种.
在果蝇(2N=8)中,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的.雄性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如图.现利用一些无眼突变体和单体(2N-l)果蝇类型(该果蝇体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进行一系列实验.请回答:
(1)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研究果蝇的基因组,需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形成单体的变异属于______.
(3)已知果蝇Ⅲ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无眼为______性状.将F1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代表现型为______,且其比例接近于______,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的杂交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______(填“相似”或“不同”),则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极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由于果蝇具有体型小、饲养管理容易、果蝇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又易于区分的性状等优点,因此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2)由果蝇的X、Y染色体是异型同源染色体,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因此研究果蝇的基因组,需测定3条是染色体、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由题意知,单体是果蝇体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因此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3)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灰体对黑体、有眼对无眼是显性性状;果蝇Ⅲ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如果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雌雄个体之间交配,子二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即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9:3:3:1;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的杂交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相似,则明控制无眼的基因极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果蝇体型小、饲养管理容易、果蝇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又易于区分的性状
(2)5 染色体(数目)变异
(3)隐性 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 9:3:3:1 相似
解析
解:(1)由于果蝇具有体型小、饲养管理容易、果蝇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又易于区分的性状等优点,因此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2)由果蝇的X、Y染色体是异型同源染色体,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因此研究果蝇的基因组,需测定3条是染色体、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由题意知,单体是果蝇体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因此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3)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灰体对黑体、有眼对无眼是显性性状;果蝇Ⅲ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如果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雌雄个体之间交配,子二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即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9:3:3:1;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的杂交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相似,则明控制无眼的基因极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果蝇体型小、饲养管理容易、果蝇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又易于区分的性状
(2)5 染色体(数目)变异
(3)隐性 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 9:3:3:1 相似
孟德尔用纯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又让F1自交,得到F2,如图.
请回答(比例都用分数形式表示):
(1)F1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______.F2所有豌豆中,基因型有______种.
(2)F2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F2黄色皱粒豌豆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3)若F1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若让F2中绿色圆粒豌豆再自交一代,则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已知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YyRr,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有3×3=9种.
(2)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黄色圆粒中有一份是纯合子,即纯合子占;黄色皱粒Y_rr中杂合子占
.
(3)F1YyRr与yyrr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4)F2中绿色圆粒豌豆为yyRR、
yyRr,其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占
+
×
=
.
故答案为:
(1)YyRr 9
(2)
(3)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4)
解析
解:(1)已知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YyRr,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有3×3=9种.
(2)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黄色圆粒中有一份是纯合子,即纯合子占;黄色皱粒Y_rr中杂合子占
.
(3)F1YyRr与yyrr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4)F2中绿色圆粒豌豆为yyRR、
yyRr,其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占
+
×
=
.
故答案为:
(1)YyRr 9
(2)
(3)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4)
如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a称为______.
(2)图中①和②叫做______.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______种,比例为______.
(4)该生物测交,后代有______种表现型,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______.
(5)该生物自交,后代有______种基因型,______种表现型.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2)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
(3)由于1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所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2种,比例为1:1.
(4)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配子,其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1:1:1:1.其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后代有4种表现型.
(5)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有3×3=9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A_B_:A_bb:aaB_:aabb=9:3:3:1.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2)同源染色体
(3)2 1:1
(4)4 1:1:1:1
(5)9 4
解析
解:(1)图中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2)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
(3)由于1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所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2种,比例为1:1.
(4)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配子,其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1:1:1:1.其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后代有4种表现型.
(5)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有3×3=9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A_B_:A_bb:aaB_:aabb=9:3:3:1.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2)同源染色体
(3)2 1:1
(4)4 1:1:1:1
(5)9 4
家猫中有很多对性状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如有尾与无尾(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眼睛的黄色与蓝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在上述两对性状中,其中某一对性状的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现从家猫中选择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猫和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雄猫作亲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基因是有______片段,基因具有______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复制时遵循______ 原则,从而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指的是______.
(2)家猫的上述两对性状中,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性状是______,基因型是______(只考虑这一对性状).
(3)控制有尾与无尾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家猫中控制尾形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______定律;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与DNA的关系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本质是DNA,因此与DNA一样,具有双螺旋结构、且在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F1中不论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无尾:有尾的比例都是2:1,因此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且无尾是显性性状.
(3)F1中不论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无尾:有尾的比例都是2:1,与性别无关,因此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雄性个体中蓝眼:黄眼=1:1,在雌性个体中只有黄眼,无蓝眼,在雌雄个体之间颜色的比例不同,因此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由(3)分析可知,家猫控制颜色的基因和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题意可知,亲本雌猫和雄猫的表现型相同,后代中尾形和颜色都发生了性状分离,因此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是杂合子,母本的基因型是AaXBXb,父本表现型与母本相同且为杂合子,因此父本的基因型为AaXBY.
故答案应为:
(1)遗传效应的DNA 双螺旋 碱基互补配对 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
(2)无尾 AA
(3)常 X F1代雌猫中无蓝眼,雄猫中出现蓝眼
(4)基因的自由组合 AaXBXb AaXBY
解析
解:(1)基因与DNA的关系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本质是DNA,因此与DNA一样,具有双螺旋结构、且在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F1中不论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无尾:有尾的比例都是2:1,因此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且无尾是显性性状.
(3)F1中不论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无尾:有尾的比例都是2:1,与性别无关,因此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雄性个体中蓝眼:黄眼=1:1,在雌性个体中只有黄眼,无蓝眼,在雌雄个体之间颜色的比例不同,因此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由(3)分析可知,家猫控制颜色的基因和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题意可知,亲本雌猫和雄猫的表现型相同,后代中尾形和颜色都发生了性状分离,因此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是杂合子,母本的基因型是AaXBXb,父本表现型与母本相同且为杂合子,因此父本的基因型为AaXBY.
故答案应为:
(1)遗传效应的DNA 双螺旋 碱基互补配对 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
(2)无尾 AA
(3)常 X F1代雌猫中无蓝眼,雄猫中出现蓝眼
(4)基因的自由组合 AaXBXb AaXBY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1)组合一、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为______.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组合一中的母本基因型为BBrr,由于F1的表现型都为抗病,所以父本基因型是BbRR;由于组合二的后代中出现了不抗病的后代,因此,组合二中父本的抗病基因组成为杂合子,即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其自交后代F2的成熟植株中(bb幼苗阶段死亡)会出现子叶深绿抗病(BBR-):子叶深绿不抗病(
BBrr):子叶浅绿抗病(
BbR-):子叶浅绿不抗病(
Bbrr),其比例为3:1:6:2.
(3)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植株杂交所得F1的成熟植株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
Bb,让F1随机交配则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频率为
BB、
Bb、
bb,但bb植株不能成熟,因此,成熟植株中B的基因频率为(
+
)÷
=
,即80%.
故答案为:
(1)BbRR、BbRr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1:6:2
(3)80%()
解析
解:(1)组合一中的母本基因型为BBrr,由于F1的表现型都为抗病,所以父本基因型是BbRR;由于组合二的后代中出现了不抗病的后代,因此,组合二中父本的抗病基因组成为杂合子,即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其自交后代F2的成熟植株中(bb幼苗阶段死亡)会出现子叶深绿抗病(BBR-):子叶深绿不抗病(
BBrr):子叶浅绿抗病(
BbR-):子叶浅绿不抗病(
Bbrr),其比例为3:1:6:2.
(3)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植株杂交所得F1的成熟植株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
Bb,让F1随机交配则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频率为
BB、
Bb、
bb,但bb植株不能成熟,因此,成熟植株中B的基因频率为(
+
)÷
=
,即80%.
故答案为:
(1)BbRR、BbRr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1:6:2
(3)80%()
(2015秋•西城区期末)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6的原因是______.
(3)现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雄兔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
①在培育荧光兔的过程中,可用______法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兔子的______(细胞)中.
②为了确定基因G所在的染色体,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则G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由分析可知,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是灰兔,AABB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占灰兔的;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
的原因是aa__都表现为白色.
(3)①基因工程技术中,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费;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细胞.
②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的位置,如果G基因位于基因型为AABb的雄兔的X染色体上,则与普通白色雌兔(aabb)交配,后代中只有雌性个体能够发荧光;如果导入基因G位于B所在的染色体上,则与普通白色雌兔(aabb)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G:Aabb=1:1,前者表现为灰色荧光,后者表现为黑色无荧光;如果G基因位于B、b之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则杂交后代的灰兔、黑兔各有一半能发绿色荧光.
故答案为:
(1)两
(2) aa__表现为白色
(3)①显微注射 受精卵
②X 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 在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是灰兔,AABB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占灰兔的;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
的原因是aa__都表现为白色.
(3)①基因工程技术中,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费;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细胞.
②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的位置,如果G基因位于基因型为AABb的雄兔的X染色体上,则与普通白色雌兔(aabb)交配,后代中只有雌性个体能够发荧光;如果导入基因G位于B所在的染色体上,则与普通白色雌兔(aabb)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G:Aabb=1:1,前者表现为灰色荧光,后者表现为黑色无荧光;如果G基因位于B、b之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则杂交后代的灰兔、黑兔各有一半能发绿色荧光.
故答案为:
(1)两
(2) aa__表现为白色
(3)①显微注射 受精卵
②X 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 在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
已知南瓜的果形有圆形、扁盘形、长形,南瓜果肉的颜色有白色和黄色.现有黄色圆形、白色圆形、黄色扁盘形、白色扁盘形、黄色长形、白色长形6个品种.为探讨南瓜的果形和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几组实验:
实验1:黄色圆形×白色圆形,F1为黄色扁盘形,F2中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长形=27:18:9:6:3:1.
实验2:实验1的F1×白色长形,子代中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长形=1:2:1:2:1:1.
实验3:黄色长形×白色长形,F1为黄色长形.F2中黄色长形:白色长形=3: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实验1中F2的黄色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自交后代中能产生3:1比例的个体占______.
(2)假如用实验1的F1与实验3的F1杂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3)果肉颜色由______对基因控制(自设基因).果形由______对基因控制(自设基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实验1中,黄色圆形和白色圆形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另选两个品种杂交产生的F1和F2的结果与实验1相同,它们是______.
(4)实验2子代中的白色扁盘形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色圆形个体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1亲本为AAbbDD、aaBBdd,子一代是AaBbDd,则F2的黄色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
×
×
)=
.自交后代中能产生3:1比例的个体是单杂合子,占
×3=
.
(2)实验1的F1与实验3的F1杂交,即AaBbDd与Aabbdd杂交,后代A_:aa=3:1,Bb:bb=1:1,Dd:dd=1:1,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白色长形=3:6:3:1:2:1.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肉颜色由1对基因Dd控制,果形由2对基因控制Aa和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1中,黄色圆形和白色圆形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另选两个品种杂交产生的F1和F2的结果与实验1相同,它们是黄色扁盘形、白色长形 (或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
(4)实验2子代中的白色扁盘形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色圆形个体的比例是×
=
.
故答案为:
(1)
(2)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白色长形=3:6:3:1:2:1
(3)1 2 自由组合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黄色扁盘形、白色长形 (或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
(4)
解析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1亲本为AAbbDD、aaBBdd,子一代是AaBbDd,则F2的黄色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
×
×
)=
.自交后代中能产生3:1比例的个体是单杂合子,占
×3=
.
(2)实验1的F1与实验3的F1杂交,即AaBbDd与Aabbdd杂交,后代A_:aa=3:1,Bb:bb=1:1,Dd:dd=1:1,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白色长形=3:6:3:1:2:1.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肉颜色由1对基因Dd控制,果形由2对基因控制Aa和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1中,黄色圆形和白色圆形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另选两个品种杂交产生的F1和F2的结果与实验1相同,它们是黄色扁盘形、白色长形 (或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
(4)实验2子代中的白色扁盘形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色圆形个体的比例是×
=
.
故答案为:
(1)
(2)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白色长形=3:6:3:1:2:1
(3)1 2 自由组合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黄色扁盘形、白色长形 (或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
(4)
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决定.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相,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②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_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
③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______作母本与______的雄蜂交配.
④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______,新类型Ⅰ的表现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蜜蜂营社会性生活,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种内互助.
(2)本题给出的“特殊”信息是“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丁蜂”.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讲,个体发育一般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但蜜蜂个体发育的特殊之点在于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与丁蜂)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由这一“特殊”也就决定了性别决定方式以及遗传上的“特殊性”.从性别决定方式来看,考生已知的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而蜜蜂群体中,雄蜂与雌蜂的不同是由是否受精决定的,其本质是雌雄蜂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雄蜂的染色体数目只有雌蜂的一半,所以染色体数目是决定蜜蜂性别的原因.
(3)①从遗传过程来看,亲代“非卫生”蜂的蜂王与“卫生”蜂的雄蜂杂交,后代全部为“非卫生”蜂,可判断“非卫生”是显性性状;
②从F1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相等,可判断“非卫生”与“卫生”的性状应该是由两对基因来控制的,从比例关系可推知这是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③④据此,亲代的“非卫生”蜂的蜂王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雄蜂是单倍体,“卫生”蜂的雄蜂的基因型为ab(产生的配子也是ab),F1的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基因型为AB,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均为AaBb,雌雄蜂的表现型均为“非卫生”蜂(如下图):
在Fl测交时,Fl的“非卫生”蜂的蜂王(AaBb)应与“卫生”蜂的雄蜂(ab)进行测交:
由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测交后代纯合体为“卫生”蜂,其性状表现型为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两种新类型的表现分别为: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和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故答案为:
(1)种内互助
(2)染色体数目
(3)①显性
②两 自由组合 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③F1代的蜂王“卫生”蜂
④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解析
解:(1)蜜蜂营社会性生活,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种内互助.
(2)本题给出的“特殊”信息是“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丁蜂”.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讲,个体发育一般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但蜜蜂个体发育的特殊之点在于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与丁蜂)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由这一“特殊”也就决定了性别决定方式以及遗传上的“特殊性”.从性别决定方式来看,考生已知的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而蜜蜂群体中,雄蜂与雌蜂的不同是由是否受精决定的,其本质是雌雄蜂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雄蜂的染色体数目只有雌蜂的一半,所以染色体数目是决定蜜蜂性别的原因.
(3)①从遗传过程来看,亲代“非卫生”蜂的蜂王与“卫生”蜂的雄蜂杂交,后代全部为“非卫生”蜂,可判断“非卫生”是显性性状;
②从F1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相等,可判断“非卫生”与“卫生”的性状应该是由两对基因来控制的,从比例关系可推知这是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③④据此,亲代的“非卫生”蜂的蜂王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雄蜂是单倍体,“卫生”蜂的雄蜂的基因型为ab(产生的配子也是ab),F1的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基因型为AB,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均为AaBb,雌雄蜂的表现型均为“非卫生”蜂(如下图):
在Fl测交时,Fl的“非卫生”蜂的蜂王(AaBb)应与“卫生”蜂的雄蜂(ab)进行测交:
由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测交后代纯合体为“卫生”蜂,其性状表现型为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两种新类型的表现分别为: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和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故答案为:
(1)种内互助
(2)染色体数目
(3)①显性
②两 自由组合 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③F1代的蜂王“卫生”蜂
④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