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对(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毛色就能判断出性别,则可能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几率是______.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表现型为雄性黄色棒状、
黄色正常、
白色棒状、
白色正常;雌性
白色棒状、
白色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标明亲本的雌雄).
(4)若这种哺乳动物成为人们的宠物,且白色卷毛棒状尾的个体受人们普遍欢迎,理论上此动物种群中的基因______(填字母)的频率会逐渐升高.
正确答案
解:(1)只考虑黄色毛(Y)和白色毛(y)这对相对性状,可能的杂交组合有6种,即YY×YY、YY×Yy、YY×yy、Yy×Yy、Yy×yy、yy×yy,其中YY×YY、YY×Yy、YY×yy3种组合的后代中,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
(2)(2)因为雌性只能表现为白色,所以黄色亲本肯定是雄性,其基因型为Y_,白色亲本为雌性,它们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yy),由此可知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或yy.若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则它们再生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概率为×
=
;若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则它们再生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概率为
×
=
.
(3)(3)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Y_A_)和一只白色棒状尾(_yA_)的亲本杂交,子代雄性个体中出现白色(yy)性状,雌雄个体中都出现正常尾(aa)性状,这说明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雌Aayy、雄AaYy.
(4)根据题意可知,基因A控制棒状尾,基因b控制卷毛,基因y控制白色,而白色卷毛棒状尾的个体受人们普遍欢迎,则此动物种群中的基因A、b、y的频率会逐渐升高.
故答案为:
(1)YY×YY、YY×Yy或YY×yy
(2)或
(3)雌Aayy、雄AaYy
(4)A、b、y
解析
解:(1)只考虑黄色毛(Y)和白色毛(y)这对相对性状,可能的杂交组合有6种,即YY×YY、YY×Yy、YY×yy、Yy×Yy、Yy×yy、yy×yy,其中YY×YY、YY×Yy、YY×yy3种组合的后代中,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
(2)(2)因为雌性只能表现为白色,所以黄色亲本肯定是雄性,其基因型为Y_,白色亲本为雌性,它们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yy),由此可知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或yy.若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则它们再生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概率为×
=
;若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yy,则它们再生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概率为
×
=
.
(3)(3)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Y_A_)和一只白色棒状尾(_yA_)的亲本杂交,子代雄性个体中出现白色(yy)性状,雌雄个体中都出现正常尾(aa)性状,这说明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雌Aayy、雄AaYy.
(4)根据题意可知,基因A控制棒状尾,基因b控制卷毛,基因y控制白色,而白色卷毛棒状尾的个体受人们普遍欢迎,则此动物种群中的基因A、b、y的频率会逐渐升高.
故答案为:
(1)YY×YY、YY×Yy或YY×yy
(2)或
(3)雌Aayy、雄AaYy
(4)A、b、y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A 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_. 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______.
(2)白色双显性纯合子与白色双隐性纯合子杂交产生F1,让F1自交,F2中白色花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白色花的比例是______.
(3)若欲同时获得三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代,可选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中粉色:红色:白色=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为、,其一个C被T替换,则新序列为TTC、CGA或CTT、CGA或CTC、TGA,对应的模板链变为AAG、GCT或GAA、GCT或GAG、ACT;转录后形成的密码子为UUC、CGA或CUU、CGA或CUC、UGA.由于UGA是终止密码,这种突变可能使基因的翻译终止,所以突变后的序列是CTCTGA(TGA).由于DNA分子是双链结构,而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1:1.
(2)白色双显性纯合子AABB与白色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产生F1,基因型为AaBb,让F1自交,F2中白色花基因型为A_BB或aa__,共有5种,占总数的7份,其中3份是纯合子,即其中纯合子占白色花的比例是.
(3)若欲同时获得三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代,可选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个体自交,AABb自交后代粉色:红色:白色=2:1:1,AaBb自交后代粉色:红色:白色=6:3:7.
故答案为:
(1)CTC TGA(TGA) 1:1
(2)7
(3)AABb或AaBb 2:1:1或6:3:7
解析
解:(1)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为、,其一个C被T替换,则新序列为TTC、CGA或CTT、CGA或CTC、TGA,对应的模板链变为AAG、GCT或GAA、GCT或GAG、ACT;转录后形成的密码子为UUC、CGA或CUU、CGA或CUC、UGA.由于UGA是终止密码,这种突变可能使基因的翻译终止,所以突变后的序列是CTCTGA(TGA).由于DNA分子是双链结构,而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1:1.
(2)白色双显性纯合子AABB与白色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产生F1,基因型为AaBb,让F1自交,F2中白色花基因型为A_BB或aa__,共有5种,占总数的7份,其中3份是纯合子,即其中纯合子占白色花的比例是.
(3)若欲同时获得三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代,可选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个体自交,AABb自交后代粉色:红色:白色=2:1:1,AaBb自交后代粉色:红色:白色=6:3:7.
故答案为:
(1)CTC TGA(TGA) 1:1
(2)7
(3)AABb或AaBb 2:1:1或6:3:7
如图是某一年生白花传粉植物(2n=12)的某些基因在亲本细胞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图示中母本高75cm,父本高45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母本细胞正处于分裂过程中,则该细胞内可形成______个四分体.
(2)上述亲本杂交子代F1的高度是______cm,若考虑图中所示全部基因,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55cm的植株有______种基因型.
(3)若基因E纯合会导致个体死亡,则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为______.
(4)该种植物红花与白花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D、d位于1、2号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为A、a,且D控制色素的合成,A抑制色素的合成.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探究基因A和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______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其长出花朵,观察统计花的颜色及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的______,说明A、a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______,说明A、a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已知该植物有2n=12条染色体,所以该母本细胞减数分裂可以形成6个四分体.
(2)母本BBFFGG与父本bbffgg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FfGg,所以其高度是45+5×3=60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55cm的植株中含2个显性基因,有5种基因型.
(3)F1的基因型为Ee和ee,比例为1:1,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EE占×
=
,Ee占
=
,ee占
×
=
.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所以Ee所占比例总为
.
(4)为探究基因A和a是否与D和d同位于1、2号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第一步:选择AAdd和aaDD(或AADD和aadd)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或测交,得到子代种子;
第三步:种植第二步的后代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及结论:
答案一:①若F2植株的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3﹕13,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若F2植株的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1﹕3,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连锁定律.
故答案为:
(1)6
(2)60 5
(3)
(4)aaDD、AAdd(AADD、aadd) 自
①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3﹕13
②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1﹕3
解析
解:(1)已知该植物有2n=12条染色体,所以该母本细胞减数分裂可以形成6个四分体.
(2)母本BBFFGG与父本bbffgg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FfGg,所以其高度是45+5×3=60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55cm的植株中含2个显性基因,有5种基因型.
(3)F1的基因型为Ee和ee,比例为1:1,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EE占×
=
,Ee占
=
,ee占
×
=
.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所以Ee所占比例总为
.
(4)为探究基因A和a是否与D和d同位于1、2号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第一步:选择AAdd和aaDD(或AADD和aadd)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或测交,得到子代种子;
第三步:种植第二步的后代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及结论:
答案一:①若F2植株的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3﹕13,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若F2植株的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1﹕3,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连锁定律.
故答案为:
(1)6
(2)60 5
(3)
(4)aaDD、AAdd(AADD、aadd) 自
①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3﹕13
②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1﹕3
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同一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表所示.
若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从理论上计算:
(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______种,表现型共有______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若子女中的黄眼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可知这对黄眼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后代会出现两对基因的所有基因型,如表格所示,从表格中不难发现后代的基因型为9种,表现型为5种.
(2)分析表格可知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比例分别为、
、
,所以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
-
=
.
(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4种纯合子:AABB黑眼、AAbb黄眼、aaBB黄眼、aabb浅蓝眼,他们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都是,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黄眼:浅蓝眼=1:2:1.
(4)由题意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有三种可能,分别是AaBb、AAbb、aaBB,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分别是为、
、
,则妻子的基因型是AaBb的可能性为
;而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它们生一个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
×
×
=
.
故答案为:
(1)9 5
(2)
(3)黑眼:黄眼:浅蓝眼=1:2:1
(4)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这对黄眼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后代会出现两对基因的所有基因型,如表格所示,从表格中不难发现后代的基因型为9种,表现型为5种.
(2)分析表格可知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比例分别为、
、
,所以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
-
=
.
(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4种纯合子:AABB黑眼、AAbb黄眼、aaBB黄眼、aabb浅蓝眼,他们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都是,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黄眼:浅蓝眼=1:2:1.
(4)由题意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有三种可能,分别是AaBb、AAbb、aaBB,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分别是为、
、
,则妻子的基因型是AaBb的可能性为
;而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它们生一个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
×
×
=
.
故答案为:
(1)9 5
(2)
(3)黑眼:黄眼:浅蓝眼=1:2:1
(4)
某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的株高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这些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基础上再增加2cm.经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的株高均处于8cm~28cm的范围内.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意可知,决定该种植物植株高度的基因为______对.
(2)若选取株高为28cm与8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则在F2中株高为12cm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株高为10cm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若株高为28cm的植株作母本与株高为12cm的纯合体父本杂交,已知母本的部分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含有与株高相关基因的一对同染色体没有分开,则F1植株的高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可知,决定该种植物植株高度的基因为10个5对.
(2)若选取株高为28cm与8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1自交得到F2,F2中株高为12cm的植株的基因型中含有的显性基因数目为(12-8)÷2=2个,共有AA、BB、CC、DD、EE、AB、AC、AD、AE、BC、BD、BE、CD、CE、DE15种组合.株高为10cm的植株中只含有1个显性基因,所以没有纯合体.
(3)由于株高为28cm的植株作母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卵母细胞的与株高相关基因的一对同染色体没有分开,则产生的卵细胞有的含4个显性基因、有的含6个显性基因,正常的仍含5个显性基因.又株高为12cm的纯合体父本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只含有1个显性基因,所以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可能含有5个、6个和7个显性基因,F1植株的高度为8+2×5=18cm、8+2×6=20cm和8+2×7=22cm.
故答案为:
(1)5
(2)15 0
(3)18cm~22cm(或18cm、20cm、22cm)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决定该种植物植株高度的基因为10个5对.
(2)若选取株高为28cm与8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1自交得到F2,F2中株高为12cm的植株的基因型中含有的显性基因数目为(12-8)÷2=2个,共有AA、BB、CC、DD、EE、AB、AC、AD、AE、BC、BD、BE、CD、CE、DE15种组合.株高为10cm的植株中只含有1个显性基因,所以没有纯合体.
(3)由于株高为28cm的植株作母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卵母细胞的与株高相关基因的一对同染色体没有分开,则产生的卵细胞有的含4个显性基因、有的含6个显性基因,正常的仍含5个显性基因.又株高为12cm的纯合体父本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只含有1个显性基因,所以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可能含有5个、6个和7个显性基因,F1植株的高度为8+2×5=18cm、8+2×6=20cm和8+2×7=22cm.
故答案为:
(1)5
(2)15 0
(3)18cm~22cm(或18cm、20cm、22cm)
如图1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示意图.
(1)其中各种酶都是由相应的基因通过______合成的,这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为:______.若决定酶①的基因发生突变,对上述其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______
(2)如图2是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①该缺陷基因是______性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
②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白化病(两病独立遗传),那么Ⅱ3和Ⅱ4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
③尿黑酸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则Ⅲ9(为外家族成员)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Ⅲ8与Ⅲ9再生一患该病的小孩的概率是(仅考虑尿黑酸症)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中的各种酶的本质均是蛋白质,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基因的表达)过程合成蛋白质.图示中的每一个生理过程均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这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性状(答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代谢,控制性状给.图示中黑色素的形成、尿黑酸的形成、以及二氧化碳的产生等均是在酶①作用苯丙氨酸形成酷氨酸后而继续进行的,故若决定酶①的基因发生突变,对上述其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性状.
(2)①因Ⅱ3与Ⅱ4无病,但却生一患病的女孩,“无中生有”为隐性,若是X染色体上的,Ⅱ3必为有病,这与题意不相符,故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②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故Ⅲ8的基因型为aabb,且独立遗传,则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Bb,故Ⅱ3和Ⅱ4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
=
.
③.③尿黑酸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假设由基因d控制,则dd=,故d=
,D=
,所以人群中Dd=2×
×
=
,Ⅲ9表现正常,杂合子概率为(
)÷(1-
)=
,已知Ⅲ8的患者,子代患病概率为
×
=
.
故答案为:(1)转录和翻译(或表达)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性状;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性状
(2)①隐 常 ② ③
解析
解:(1)图示中的各种酶的本质均是蛋白质,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基因的表达)过程合成蛋白质.图示中的每一个生理过程均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这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性状(答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代谢,控制性状给.图示中黑色素的形成、尿黑酸的形成、以及二氧化碳的产生等均是在酶①作用苯丙氨酸形成酷氨酸后而继续进行的,故若决定酶①的基因发生突变,对上述其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性状.
(2)①因Ⅱ3与Ⅱ4无病,但却生一患病的女孩,“无中生有”为隐性,若是X染色体上的,Ⅱ3必为有病,这与题意不相符,故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②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故Ⅲ8的基因型为aabb,且独立遗传,则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Bb,故Ⅱ3和Ⅱ4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
=
.
③.③尿黑酸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假设由基因d控制,则dd=,故d=
,D=
,所以人群中Dd=2×
×
=
,Ⅲ9表现正常,杂合子概率为(
)÷(1-
)=
,已知Ⅲ8的患者,子代患病概率为
×
=
.
故答案为:(1)转录和翻译(或表达)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性状;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性状
(2)①隐 常 ② ③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丁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变为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选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如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______;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MMHH、
MmHH、
MMHh、
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
,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
,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H_)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
(4)检测植株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为自交,但是题干要求为杂交,故应选用测交方法来进行检测.
①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
②结果如下:
Ⅰ.,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
Ⅱ.,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
Ⅲ.,F1中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
本题也可采取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分析同上.
故答案为:
(1)GUC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
实验步骤: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结果预测: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答案二:
实验步骤: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
结果预测: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
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MMHH、
MmHH、
MMHh、
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
,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
,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H_)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
(4)检测植株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为自交,但是题干要求为杂交,故应选用测交方法来进行检测.
①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
②结果如下:
Ⅰ.,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
Ⅱ.,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
Ⅲ.,F1中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
本题也可采取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分析同上.
故答案为:
(1)GUC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
实验步骤: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结果预测: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答案二:
实验步骤: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
结果预测: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
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
假设某种植物的高度由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共同决定,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并且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物高度呈正相关.已知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F1的高度是______.
(2)F1与隐性个体测交,测交后代中高度类型和比例为______.
(3)F1自交,F2中高度是40cm的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这些40cm的植侏在F2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又由于基因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即植株的高度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增高(50cm-30cm)/4=5cm,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高度是40cm.
(2)F1(AaBb)与隐性个体(aabb)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高度为40cm,含有一个显性基因的高度为35cm,纯隐性的高度为30cm,因此高度类型和比例为40cm:35cm:30cm=1:2:1.
(3)F1自交,F2中高度是40cm的植株的基因型中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即AAbb、aaBB、AaBb.这些40cm的植侏在F2中所占的比例==
.
故答案为:
(1)40cm
(2)40cm:35cm:30cm=1:2:1
(3)AAbb、aaBB、AaBb
解析
解:(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又由于基因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即植株的高度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增高(50cm-30cm)/4=5cm,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高度是40cm.
(2)F1(AaBb)与隐性个体(aabb)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高度为40cm,含有一个显性基因的高度为35cm,纯隐性的高度为30cm,因此高度类型和比例为40cm:35cm:30cm=1:2:1.
(3)F1自交,F2中高度是40cm的植株的基因型中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即AAbb、aaBB、AaBb.这些40cm的植侏在F2中所占的比例==
.
故答案为:
(1)40cm
(2)40cm:35cm:30cm=1:2:1
(3)AAbb、aaBB、AaBb
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为探究b1、b2、b3、b4之间的显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比例是______,并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
正确答案
解:(1)①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b1>b2>b3>b4,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和b2b3均表现为白色,所以丙的子代中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表现为黑色,b2b3表现为白色,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b3>b2>b4.
③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3和b2b3均表现为黑色,即b3>b2、b3>b1;b1b4表现为青色,即b1>b4;b2b3表现为白色,即b3>b2,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3>b1>b2>b4.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B_)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Bb4.则子代中青毛兔的基因型为b1b4,白毛兔的基因型为b2b4,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2(青):b1b4(青):b2b4(白):b4b4(褐)=1:1:1:1,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青毛:白毛:褐毛=2:1:1,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①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b1>b3>b2>b4 ③b3>b1>b2>b4
(2)Bb4 青毛:白毛:褐毛 2:1:1
解析
解:(1)①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b1>b2>b3>b4,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和b2b3均表现为白色,所以丙的子代中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表现为黑色,b2b3表现为白色,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b3>b2>b4.
③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3和b2b3均表现为黑色,即b3>b2、b3>b1;b1b4表现为青色,即b1>b4;b2b3表现为白色,即b3>b2,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3>b1>b2>b4.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B_)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Bb4.则子代中青毛兔的基因型为b1b4,白毛兔的基因型为b2b4,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2(青):b1b4(青):b2b4(白):b4b4(褐)=1:1:1:1,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青毛:白毛:褐毛=2:1:1,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①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b1>b3>b2>b4 ③b3>b1>b2>b4
(2)Bb4 青毛:白毛:褐毛 2:1:1
据调查研究,某种植物能合成两种对人类某种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两种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后,产生的F2中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那么
(1)请推断这两种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
(2)F2中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3)F1与基因型为______植株杂交,后代植株中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比例最高,其比例为______.
(4)能正确表示F1中两对基因位置的是图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干可知,只能合成药物1个体的基因型必须有A基因,且没有bb,即AB;两种药物都能合成的基因型是Abb;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个体的基因型是aa;两亲本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后出现两种药物都能合成,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双亲中纯合的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的基因型为aabb.
(2)F2中两种药物能合成的基因型有AAbb或
Aabb两种,因此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3)F1的基因型为AaBb,若要使杂交后代出现能产生两种药物(Abb)的概率最大,则与F1杂交的个体,分别出现A和bb的概率最大,即AAbb;AaBb和AAbb杂交,后代出现Abb的概率为.
(4)根据F2后代出现,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可知,9:3:4是9:3:3:1转化而来,说明控制药物合成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中,与A图所示相符.
故答案为:
(1)AABB和aabb
(2)
(3)AAbb
(4)A
解析
解:(1)根据题干可知,只能合成药物1个体的基因型必须有A基因,且没有bb,即AB;两种药物都能合成的基因型是Abb;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个体的基因型是aa;两亲本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后出现两种药物都能合成,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双亲中纯合的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的基因型为aabb.
(2)F2中两种药物能合成的基因型有AAbb或
Aabb两种,因此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3)F1的基因型为AaBb,若要使杂交后代出现能产生两种药物(Abb)的概率最大,则与F1杂交的个体,分别出现A和bb的概率最大,即AAbb;AaBb和AAbb杂交,后代出现Abb的概率为.
(4)根据F2后代出现,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可知,9:3:4是9:3:3:1转化而来,说明控制药物合成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中,与A图所示相符.
故答案为:
(1)AABB和aabb
(2)
(3)AAbb
(4)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