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依次为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试用遗传图解来推导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要求写出配子).

__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______

(5)紫色叶甘蓝植株的叶肉细胞含有紫色色素,但根细胞却没有该色素,从根本上来讲,这是______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由此可推测绿色叶植株是双隐性,其余均为紫色叶植株,且F1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共占F2代的,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共占F2代的,故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组合②F2中紫色叶:绿色叶=3:1,可推测F1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组合②的F1Aabb或aaBb 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叶:绿色叶=1:1.其遗传图解如下:

(4)由于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为:

(5)紫色叶甘蓝植株的叶肉细胞含有紫色色素,但根细胞却没有该色素,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故答案为:

(1)自由组合    

(2)AABB、aabb   

(3)AAbb或aaBB

(4)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

解:(1)根据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由此可推测绿色叶植株是双隐性,其余均为紫色叶植株,且F1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共占F2代的,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共占F2代的,故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组合②F2中紫色叶:绿色叶=3:1,可推测F1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组合②的F1Aabb或aaBb 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叶:绿色叶=1:1.其遗传图解如下:

(4)由于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为:

(5)紫色叶甘蓝植株的叶肉细胞含有紫色色素,但根细胞却没有该色素,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故答案为:

(1)自由组合    

(2)AABB、aabb   

(3)AAbb或aaBB

(4)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由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位于液泡膜上,推测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取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_____

(4)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植物花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体现的,又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说明液泡膜能控制H+进出液泡.因此,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液泡膜上,并且该蛋白质可能与H+跨膜运输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淡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3)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

(4)①如果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bb):淡紫色(A-Bb):白色(A-BB+aa--)=3:6:(3+4)=3:6:7.

②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当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子代表现型淡紫色(AaBb):白色(AABB+aabb)=2:2=1:1.

③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当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Abb):淡紫色(AaBb):白色(aaBB)=1:2:1.

故答案为:

(1)H+(或OH-)的跨膜运输

(2)AABB×AAbb或aaBB×AAbb     

(3)5  

(4)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②淡紫色:白色=1:1

③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解析

解:(1)植物花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体现的,又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说明液泡膜能控制H+进出液泡.因此,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液泡膜上,并且该蛋白质可能与H+跨膜运输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淡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3)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

(4)①如果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bb):淡紫色(A-Bb):白色(A-BB+aa--)=3:6:(3+4)=3:6:7.

②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当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子代表现型淡紫色(AaBb):白色(AABB+aabb)=2:2=1:1.

③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当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Abb):淡紫色(AaBb):白色(aaBB)=1:2:1.

故答案为:

(1)H+(或OH-)的跨膜运输

(2)AABB×AAbb或aaBB×AAbb     

(3)5  

(4)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②淡紫色:白色=1:1

③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春•仙游县校级期末)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两个品种.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1)当两个不产氰稳定遗传亲本的基因型是DDhh和ddHH时,在F2中会出现产氰和不产氰两个品种,且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是______

(2)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下面是某位同学写出的有关设计思路及对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的推论过程.请根据已给出的内容来补充全面.

取待检测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

①先在提取液中加入______,检测有无氰生成.

②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③若无氰生成,则另取一试管,先后加入提取液和______

④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⑤若①③操作均无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则F1的基因型为DdHh,F2中产氰(D_H_)品种所占的比例为,即产氰:不产氰=:(1-)=9:7.

(2)不产氰的植株的基因型有D_hh、ddH_、ddhh,其中D_hh是由于缺乏酶2导致的,ddH_是由于缺乏中间物质导致的,ddhh是由于缺乏中间物质和酶2导致的.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方法为:取待检测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

①先在提取液中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检测有无氰生成.

②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若无氰生成,则另取一试管,先后加入提取液和酶2(或中间物质).

④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⑤若①③操作均无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

故答案为:

(1)9:7     

(2)①中间物质(或酶2)

②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酶2(或中间物质)

④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⑤ddhh

解析

解:(1)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则F1的基因型为DdHh,F2中产氰(D_H_)品种所占的比例为,即产氰:不产氰=:(1-)=9:7.

(2)不产氰的植株的基因型有D_hh、ddH_、ddhh,其中D_hh是由于缺乏酶2导致的,ddH_是由于缺乏中间物质导致的,ddhh是由于缺乏中间物质和酶2导致的.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方法为:取待检测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

①先在提取液中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检测有无氰生成.

②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若无氰生成,则另取一试管,先后加入提取液和酶2(或中间物质).

④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⑤若①③操作均无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hh.

故答案为:

(1)9:7     

(2)①中间物质(或酶2)

②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酶2(或中间物质)

④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⑤ddh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家鸡中,控制黑羽(E)与红羽(e),豆冠(F)与片冠(f)的基因自由组合.让纯合子的黑羽豆冠鸡与纯合子的红羽片冠鸡交配.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______

(2)F1与哪种鸡交配可得到如下结果?

①黑羽豆冠:红羽豆冠=3:1,基因型为______,表现型为______

②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1:1:1:1,基因型为______,表现型为______

③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3:1:3:1,基因型为______,表现型为______

④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3:3:1:1,基因型为______,表现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F1的基因型为EeFf,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EF:Ef:eF:ef=1:1:1:1.

(2)根据F1的基因型为EeFf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测出杂交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①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红羽豆冠=3: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黑羽豆冠.

②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1:1:1: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红羽片冠. 

③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3:1:3: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红羽豆冠.

④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3:3:1: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黑羽片冠.

故答案为:

(1)EF:Ef:eF:ef=1:1:1:1

(2)①EeFF   黑羽豆冠

②eeff   红羽片冠

③eeFf   红羽豆冠

④Eeff   黑羽片冠

解析

解:(1)F1的基因型为EeFf,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EF:Ef:eF:ef=1:1:1:1.

(2)根据F1的基因型为EeFf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测出杂交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①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红羽豆冠=3: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黑羽豆冠.

②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1:1:1: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红羽片冠. 

③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3:1:3: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红羽豆冠.

④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3:3:1:1,所以与F1交配的个体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为黑羽片冠.

故答案为:

(1)EF:Ef:eF:ef=1:1:1:1

(2)①EeFF   黑羽豆冠

②eeff   红羽片冠

③eeFf   红羽豆冠

④Eeff   黑羽片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3种.为研究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1)玉米籽粒的三种颜色互为,根据前四组的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玉米籽粒颜色由几对基因控制.

(2)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______;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

(3)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甲所示.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亲本中的______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未分离造成的.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前四组实验只能确定紫色对黄色是显性,黄色对白色是显性,但是不能确定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第五组实验紫色×紫色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符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即(9:3):3:1,因此可据此推测F1籽粒的颜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基因型一共9种,其中紫色的基因型有6种、黄色的基因型有2种、白色的基因型有1种.第四组实验黄色×黄色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合子,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3:1.第五组F1中黄色籽粒的玉米有两种,一种是纯合子占,另一种是单杂合子占,它们分别自交后,后代中白色籽粒所占的比例是×=

(3)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Tt)可以产生T、t两种精子和卵细胞,但是只有t精子可以完成授粉,所以其进行自交产生F1的基因型只有两种Tt和tt,表现型及比例为 黄色:白色=1:1.

②已知以植株A的T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Ttt),则T必然来自父亲,所以可能是由于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T和t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   不能

(2)2     6     3:1    

(3)①黄色:白色=1:1    ②父 同源染色体

解析

解:(1)根据前四组实验只能确定紫色对黄色是显性,黄色对白色是显性,但是不能确定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第五组实验紫色×紫色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符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即(9:3):3:1,因此可据此推测F1籽粒的颜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基因型一共9种,其中紫色的基因型有6种、黄色的基因型有2种、白色的基因型有1种.第四组实验黄色×黄色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合子,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3:1.第五组F1中黄色籽粒的玉米有两种,一种是纯合子占,另一种是单杂合子占,它们分别自交后,后代中白色籽粒所占的比例是×=

(3)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Tt)可以产生T、t两种精子和卵细胞,但是只有t精子可以完成授粉,所以其进行自交产生F1的基因型只有两种Tt和tt,表现型及比例为 黄色:白色=1:1.

②已知以植株A的T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Ttt),则T必然来自父亲,所以可能是由于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T和t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   不能

(2)2     6     3:1    

(3)①黄色:白色=1:1    ②父 同源染色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后代的类型和比例如表:

(1)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全是直毛,无分叉毛,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直毛:分叉毛=1:1,因此果蝇体色是常染色体遗传,亲本基因型是Bb×Bb,果蝇的直毛和分叉毛是X染色体遗传,亲本基因型是XFXf×XFY,因此对于两对等位基因来说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的概率是BBXFXf=

,杂合子的概率是,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

故答案为:

(1)BbXFXf    BbXFY           

(2)1:5

解析

解:(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全是直毛,无分叉毛,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直毛:分叉毛=1:1,因此果蝇体色是常染色体遗传,亲本基因型是Bb×Bb,果蝇的直毛和分叉毛是X染色体遗传,亲本基因型是XFXf×XFY,因此对于两对等位基因来说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的概率是BBXFXf=

,杂合子的概率是,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

故答案为:

(1)BbXFXf    BbXFY           

(2)1: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家兔眼色受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基因a纯合时遮盖基因B和b的表达,表现为蓝眼;基因b纯合时遮盖基因A的表达,表现为红眼;其他则表现为黑眼.现用纯系家兔进行杂交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黑眼家兔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实验一中蓝眼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F2黑眼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

(3)实验二中红眼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F2黑眼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三的结果F2表现为黑眼:蓝眼:红眼=9:4:3,可以知道,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眼家兔的基因型为A-B-,因此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

(2)实验一,黑眼(AABB)×蓝眼(aaBB、aabb),F1全表现出黑眼(AaB_),F2表现为黑眼:蓝眼=3:1,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蓝眼的基因型为aaBB.F2黑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故其中的杂合子占

(3)题干中说是纯系家兔实验,故实验二中红眼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F2黑眼个体为AABB、AABb,则b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F2黑眼个体间随机交配,则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后代中表现型为红眼(A-bb)的个体为×=,黑眼(A-B-)个体为1-=,黑眼:红眼=8: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

(2)aaBB           

(3)AAbb      黑眼:红眼=8:1

解析

解:(1)根据实验三的结果F2表现为黑眼:蓝眼:红眼=9:4:3,可以知道,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眼家兔的基因型为A-B-,因此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

(2)实验一,黑眼(AABB)×蓝眼(aaBB、aabb),F1全表现出黑眼(AaB_),F2表现为黑眼:蓝眼=3:1,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蓝眼的基因型为aaBB.F2黑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故其中的杂合子占

(3)题干中说是纯系家兔实验,故实验二中红眼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F2黑眼个体为AABB、AABb,则b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F2黑眼个体间随机交配,则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后代中表现型为红眼(A-bb)的个体为×=,黑眼(A-B-)个体为1-=,黑眼:红眼=8: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

(2)aaBB           

(3)AAbb      黑眼:红眼=8: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豚鼠的黑毛与白毛.毛粗糙与毛光滑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

(1)表中的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

(2)写出亲本的基因型: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3)让第②组后代中黑色粗糙毛豚鼠相互交配,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的后代中纯合体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第2组实验黑色光滑×白色粗毛,后代全部是黑色粗毛,说明黑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粗毛对光滑是显性性状.

(2)③黑粗×白光,后代性状分离比=1:1:1:1,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则亲本为AaBb、aabb.

④黑色粗毛×白色粗毛,后代黑色:白色1:1,说明亲本为Aa、aa,光滑:粗毛=3:1,说明亲本是Bb、Bb,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⑤白粗×白粗,后代白毛粗糙:白毛光滑=3:1,说明亲本为aaBb、aaBb.

(3)第②组黑色光滑×白色粗毛,后代全部是黑色粗毛,则亲本为AAbb、aaBB,后代黑色粗毛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纯合子占=

故答案为:

(1)黑毛粗糙

(2)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3)

解析

解:(1)根据第2组实验黑色光滑×白色粗毛,后代全部是黑色粗毛,说明黑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粗毛对光滑是显性性状.

(2)③黑粗×白光,后代性状分离比=1:1:1:1,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则亲本为AaBb、aabb.

④黑色粗毛×白色粗毛,后代黑色:白色1:1,说明亲本为Aa、aa,光滑:粗毛=3:1,说明亲本是Bb、Bb,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⑤白粗×白粗,后代白毛粗糙:白毛光滑=3:1,说明亲本为aaBb、aaBb.

(3)第②组黑色光滑×白色粗毛,后代全部是黑色粗毛,则亲本为AAbb、aaBB,后代黑色粗毛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纯合子占=

故答案为:

(1)黑毛粗糙

(2)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有矮株和高株两种类型,现有3个纯合品种:1个高株(高)、2个矮株(矮甲和矮乙).用这3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株高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1)玉米的株高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2)玉米植株中高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亲本中矮甲的基因型是______

(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与矮乙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组F2的表现型为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并且该性状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株高应为双显性个体(A_B_),故有4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组合3中F1为双杂合子AaBb,则亲本甲为AAbb(或aaBB),亲本乙为aaBB(或AAbb).

(3)F1AaBb与矮乙aaBB(或AAbb)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高:矮=1:1.

故答案为:

(1)2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4  AAbb或aaBB  

(3)高:矮=1:1

解析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组F2的表现型为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并且该性状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株高应为双显性个体(A_B_),故有4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组合3中F1为双杂合子AaBb,则亲本甲为AAbb(或aaBB),亲本乙为aaBB(或AAbb).

(3)F1AaBb与矮乙aaBB(或AAbb)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高:矮=1:1.

故答案为:

(1)2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4  AAbb或aaBB  

(3)高:矮=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豌豆子叶黄色(B)对绿色(b)为显性,种皮灰色(A)对白色(a)为显性,图1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据图回答:

(1)从图中得知甲表现型______

(2)上述甲与乙两株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为______,比例为______

(3)现由图1中一种豌豆与另一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后代(F1)出现四种表现型,相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2.则所用图1中的豌豆亲本组合是______,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的比例是______.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图中看出,甲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甲的表现型为种皮灰色子叶黄色.

(2)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与乙两株豌豆杂交,此时逐对基因分析:Aa×AA后代为AA、Aa,表现型全为种皮灰色;而Bb×Bb杂交后代为B_:bb=3:1,因此后代表现型为种皮灰色子叶黄色、种皮灰色子叶白色,比例为3:1.

(3)根据图2中后代表现型可以看出:种皮灰色:种皮白色=3:1,符合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组合为Aa×Aa;而子叶黄色:子叶绿色=1:1,符合测交的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bb,因此所用图1中的豌豆亲本组合是甲(AaBb)×丁(Aabb).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的比例=种皮白色子叶黄色+种皮白色子叶绿色=.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的基因型是AABb、AaBb,比例是1:2.

故答案为:

(1)种皮灰色子叶黄色

(2)种皮灰色子叶黄色、种皮灰色子叶白色;3:1

(3)甲×丁            AABb:AaBb       1:2

解析

解:(1)从图中看出,甲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甲的表现型为种皮灰色子叶黄色.

(2)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与乙两株豌豆杂交,此时逐对基因分析:Aa×AA后代为AA、Aa,表现型全为种皮灰色;而Bb×Bb杂交后代为B_:bb=3:1,因此后代表现型为种皮灰色子叶黄色、种皮灰色子叶白色,比例为3:1.

(3)根据图2中后代表现型可以看出:种皮灰色:种皮白色=3:1,符合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组合为Aa×Aa;而子叶黄色:子叶绿色=1:1,符合测交的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bb,因此所用图1中的豌豆亲本组合是甲(AaBb)×丁(Aabb).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的比例=种皮白色子叶黄色+种皮白色子叶绿色=.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的基因型是AABb、AaBb,比例是1:2.

故答案为:

(1)种皮灰色子叶黄色

(2)种皮灰色子叶黄色、种皮灰色子叶白色;3:1

(3)甲×丁            AABb:AaBb       1:2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