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黄色圆粒)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如果用F1的一株黄色圆粒双杂合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杂交后代的比例和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
(2)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非亲本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纯合子占比例是=
.
(3)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故答案为: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YyRR或YyRr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解析
解:(1)根据杂交后代的比例和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
(2)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非亲本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纯合子占比例是=
.
(3)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故答案为: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YyRR或YyRr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某植物花色有紫色、蓝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这种植物的花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其关系如图1.
如表中的植物亲本均为纯合体,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格所示,请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1可知,基因通过______,从而间接控制花的颜色.据表分析,第2组实验F2中白花植株中纯合体的基因型为______.
(2)第3组实验中,F2表现型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若第2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F2的表现型应为______.
如图2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
(3)经A→D途径育种的原理是______.经A→B→C途径育种的优点是______.
(4)其中步骤B、C的操作方法依次是______.经F途径育种所获果实的特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1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花的颜色.分析图1己知A_B_表示紫色,A_bb表示蓝色,aa__表示们白色.则根据表格分析,第2组实验F2中白花植株中纯合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第3组实验中,F2表现型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若第2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F2的表现型应为全为白花.
(3)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B→C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图中步骤B、C的操作方法依次是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经F途径多倍体育种所获果实的特点是果实较大、营养丰富、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故答案为: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aaBB、aabb
(2) 全为白花
(3)基因重组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较大、营养丰富、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解析
解:(1)由图1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花的颜色.分析图1己知A_B_表示紫色,A_bb表示蓝色,aa__表示们白色.则根据表格分析,第2组实验F2中白花植株中纯合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第3组实验中,F2表现型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若第2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F2的表现型应为全为白花.
(3)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B→C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图中步骤B、C的操作方法依次是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经F途径多倍体育种所获果实的特点是果实较大、营养丰富、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故答案为: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aaBB、aabb
(2) 全为白花
(3)基因重组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较大、营养丰富、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某自然种群的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叶形(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H和h)控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注:图1为该植物的花色控制过程,图2为该植物的性染色体简图,同源部分(图中的Ⅰ片段)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的Ⅱ、Ⅲ片段)基因不互为等位.
Ⅰ.开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该种植物的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则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若再让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为______,其比例为______.
Ⅱ.已知控制叶形的基因(H和h)在性染色体上,但不知位于Ⅰ片段还是Ⅱ片段,也不知宽叶和窄叶的显隐性关系.现有从2个地区获得的纯种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纯种宽叶、窄叶雄性植株若干,你如何通过只做一代杂交实验判断基因(H和h)位于Ⅰ片段还是Ⅱ片段上?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判断依据及相应结论.(不要求判断显、隐性,不要求写出子代具体表现型)
(1)实验方案:______.
①如果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Ⅰ片段上.
②如果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Ⅱ片段上.
(2)若已知宽叶对窄叶为显性,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则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表现型为______.
①如果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Ⅰ片段上.
②如果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Ⅱ片段上.
正确答案
解:Ⅰ.开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DDRR、DdRR、DDRr、DdRr4种,若该种植物的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则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F1的基因型是DdRr.让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为蓝色(D-R-):紫色(D-rr和ddR-):白色(ddrr)=9:6:1.
Ⅱ.(1)要判断基因(H和h)位于Ⅰ片段还是Ⅱ片段上,可用纯种宽叶雌株与纯种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再用纯种宽叶雄株与纯种窄叶雌株进行反交.
①如果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一致,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Ⅰ片段上.②如果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不一致,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Ⅱ片段上.
(2)如果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则选择XHY或XHYH纯种宽叶雄株、XhXh纯种窄叶雌株进行杂交.
①如果子代雌雄表现一致,即子代雌雄表现全部为宽叶,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Ⅰ片段上.
②如果子代雌雄表现不一致,即雌性全为宽叶、雄性全为窄叶,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Ⅱ片段上.
故答案为:
Ⅰ.4 DDrr ddRR 蓝色、紫色、白色 9:6:1
Ⅱ.(1)用纯种宽叶雌株与纯种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再用纯种宽叶雄株与纯种窄叶雌株进行反交
①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一致
②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不一致
(2)XHY或XHYH纯种宽叶雄株、XhXh纯种窄叶雌株
①子代雌雄表现一致(如果子代雌雄表现全部为宽叶)
②子代雌雄表现不一致(雌性全为宽叶、雄性全为窄叶)
解析
解:Ⅰ.开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DDRR、DdRR、DDRr、DdRr4种,若该种植物的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则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F1的基因型是DdRr.让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为蓝色(D-R-):紫色(D-rr和ddR-):白色(ddrr)=9:6:1.
Ⅱ.(1)要判断基因(H和h)位于Ⅰ片段还是Ⅱ片段上,可用纯种宽叶雌株与纯种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再用纯种宽叶雄株与纯种窄叶雌株进行反交.
①如果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一致,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Ⅰ片段上.②如果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不一致,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Ⅱ片段上.
(2)如果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则选择XHY或XHYH纯种宽叶雄株、XhXh纯种窄叶雌株进行杂交.
①如果子代雌雄表现一致,即子代雌雄表现全部为宽叶,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Ⅰ片段上.
②如果子代雌雄表现不一致,即雌性全为宽叶、雄性全为窄叶,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Ⅱ片段上.
故答案为:
Ⅰ.4 DDrr ddRR 蓝色、紫色、白色 9:6:1
Ⅱ.(1)用纯种宽叶雌株与纯种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再用纯种宽叶雄株与纯种窄叶雌株进行反交
①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一致
②正交、反交结果雌雄表现不一致
(2)XHY或XHYH纯种宽叶雄株、XhXh纯种窄叶雌株
①子代雌雄表现一致(如果子代雌雄表现全部为宽叶)
②子代雌雄表现不一致(雌性全为宽叶、雄性全为窄叶)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1)白花(AABBDD)×黄花(aaB BDD),F1基因型是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白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杂合黄花占F2比例是______.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可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代,理论上子代比例量高的花包表现型是______.
(4)纯合白花与金黄花杂交,F1呈______色,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让白花(AABBDD)与黄花(aaBBDD)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DD,表现型为乳白花,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bDd=1:1,所以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乳白花:黄花=1:1.
(2)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F1基因型为aaBbDd,2对基因是杂合的,aaBbDd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3×3=9种,表现型是黄花(9aaB-D-、3aaB-dd、3aabbD-)和金黄花(1aabbdd),故F2中黄花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3÷15=.杂合黄花占F2比例是(8+2+2)÷16=
.
(3)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则亲代需同时含有A和a、B和b、D和d,故可以选择基因型是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代白花的比例是,乳白花的比例是
,黄花的比例是
×
×
+
×
×
+
×
×
=
,金黄花的比例是
×
×
=
,所以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
(4)纯合白花(AABBDD)与金黄花(aabbdd)杂交,F1呈为AaBbDd,则表现为乳白色,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AA_):乳白花(Aa_):黄花(aaB_、aa_D _):金黄花(aabbdd)=:
:
×
:
×
=16:32:15:1.
故答案是:
(1)AaBBDD 乳白花:黄花=1:1
(2)8
(3)AaBbDd 乳白花
(4)乳白 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
解析
解:(1)让白花(AABBDD)与黄花(aaBBDD)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DD,表现型为乳白花,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bDd=1:1,所以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乳白花:黄花=1:1.
(2)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F1基因型为aaBbDd,2对基因是杂合的,aaBbDd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3×3=9种,表现型是黄花(9aaB-D-、3aaB-dd、3aabbD-)和金黄花(1aabbdd),故F2中黄花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3÷15=.杂合黄花占F2比例是(8+2+2)÷16=
.
(3)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则亲代需同时含有A和a、B和b、D和d,故可以选择基因型是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代白花的比例是,乳白花的比例是
,黄花的比例是
×
×
+
×
×
+
×
×
=
,金黄花的比例是
×
×
=
,所以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
(4)纯合白花(AABBDD)与金黄花(aabbdd)杂交,F1呈为AaBbDd,则表现为乳白色,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AA_):乳白花(Aa_):黄花(aaB_、aa_D _):金黄花(aabbdd)=:
:
×
:
×
=16:32:15:1.
故答案是:
(1)AaBBDD 乳白花:黄花=1:1
(2)8
(3)AaBbDd 乳白花
(4)乳白 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
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Ⅲ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纯合子占的几率为______
(3)若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正确答案
解:(1)由“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可推知无色素的基因型为A _ B _、aa_ _,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由品系1×品系2→F1(无色素)---→有色素、
无色素,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纯种基因型为AAbb.突变品系1 X 野生型(AAbb)→F1有色素(A_bb)→
有色素、
无色素,看推知该F1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推知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
(2)由于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都是纯合体,又由第Ⅲ组实验可推知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则Ⅱ组中:P:AAbb×AABB→F1AABb,自交F2:AABB、AABb、AAbb,其中AABB、AABb为无色素.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
第Ⅲ组实验图解如下:
则F2中无色素纯合子所占比例=(+
)÷(
)=
.
(3)第Ⅰ组实验:P:aabb×AAbb→F1Aabb,自交F2:A_bb(有色素)、aabb(无色素).由Ⅰ、Ⅱ组遗传可知:Ⅰ组F2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1AAbb、2Aabb),Ⅲ组F2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从第I、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同理可推知从第I、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
=
.
(4)由“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可转换为如下图示:
故答案为:
(1)aabb
(2)AABB
(3)
(4)
解析
解:(1)由“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可推知无色素的基因型为A _ B _、aa_ _,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由品系1×品系2→F1(无色素)---→有色素、
无色素,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纯种基因型为AAbb.突变品系1 X 野生型(AAbb)→F1有色素(A_bb)→
有色素、
无色素,看推知该F1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推知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
(2)由于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都是纯合体,又由第Ⅲ组实验可推知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则Ⅱ组中:P:AAbb×AABB→F1AABb,自交F2:AABB、AABb、AAbb,其中AABB、AABb为无色素.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
第Ⅲ组实验图解如下:
则F2中无色素纯合子所占比例=(+
)÷(
)=
.
(3)第Ⅰ组实验:P:aabb×AAbb→F1Aabb,自交F2:A_bb(有色素)、aabb(无色素).由Ⅰ、Ⅱ组遗传可知:Ⅰ组F2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1AAbb、2Aabb),Ⅲ组F2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从第I、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同理可推知从第I、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
=
.
(4)由“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可转换为如下图示:
故答案为:
(1)aabb
(2)AABB
(3)
(4)
某种鱼类(XY型)的灰鳞(A)对白鳞(a)为显性,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基因在哪类染色体上,选用到了纯合的灰鳞和白鳞,它们雌雄均有.
(1)若要进行实验来判断灰鳞雌鱼是否是纯合,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交配方式).
(2)正式实验时.一组用纯合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另一组用______杂交,观察并比较两组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以得出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3)现已证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在研究中发现,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并阻碍灰鳞基因表达的______阶段.由此可以推断,白鳞鱼的相关基因型有______种.现有一灰鳞个体与一白鳞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灰鳞)、______(白鳞).
(4)在群体中发现有一变异个体,基因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个体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若该个体能正常繁殖,子代能正常发育,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检测某一显性动物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即用该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
(2)判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可用正交和反交法,即一组用纯合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另一组用纯合灰鳞雄鱼与白鳞雌鱼杂交,观察并比较两组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性染色体上.
(3)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因此阻碍的是灰鳞基因表达的转录阶段.灰鳞(A)对白鳞(a)为显性,B基因的表达产物能阻碍灰鳞基因表达,由此可以推断,白鳞鱼的基因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a__(aaBB、aabb、aaBb),共有7种.现有一灰鳞个体(A_bb)与一白鳞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灰鳞个体(A_bb):白鳞个体=1:3,其中“1:3”是1:1:1:1的变式,说明该交配的类型为测交,由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灰鳞)、aaBb(白鳞).
(4)图中有2个A基因,且分布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可见其形成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B:AA:aB:Aa=1:1:1:1,其中AA和Aa中都有一个A基因不能表达,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白磷):AAab(灰鳞):aaBb(白磷):Aaab(A基因不能表达,白磷),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
故答案为:
(1)测交(与白鳞雄鱼杂交)
(2)纯合灰鳞雄鱼与白鳞雌鱼
(3)转录 7 Aabb aaBb
(4)染色体变异 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
解析
解:(1)检测某一显性动物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即用该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
(2)判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可用正交和反交法,即一组用纯合灰鳞雌鱼与白鳞雄鱼杂交,另一组用纯合灰鳞雄鱼与白鳞雌鱼杂交,观察并比较两组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性染色体上.
(3)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发生显性突变(b→B)时,其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因此阻碍的是灰鳞基因表达的转录阶段.灰鳞(A)对白鳞(a)为显性,B基因的表达产物能阻碍灰鳞基因表达,由此可以推断,白鳞鱼的基因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a__(aaBB、aabb、aaBb),共有7种.现有一灰鳞个体(A_bb)与一白鳞个体杂交,全部子代中灰鳞个体(A_bb):白鳞个体=1:3,其中“1:3”是1:1:1:1的变式,说明该交配的类型为测交,由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灰鳞)、aaBb(白鳞).
(4)图中有2个A基因,且分布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可见其形成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B:AA:aB:Aa=1:1:1:1,其中AA和Aa中都有一个A基因不能表达,则该个体测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白磷):AAab(灰鳞):aaBb(白磷):Aaab(A基因不能表达,白磷),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
故答案为:
(1)测交(与白鳞雄鱼杂交)
(2)纯合灰鳞雄鱼与白鳞雌鱼
(3)转录 7 Aabb aaBb
(4)染色体变异 灰鳞个体:白鳞个体=1:3
根据各种可遗传的变异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
(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若发生性状分离,则所有子代中的ddRR和ddRr的比是______.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_____(填数字)途径所用的方法.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______(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图中______(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正确答案
解:(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F2,F2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基因型为ddRR和ddRr,比例为1:2)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是(1+2×
):2×
=3:2.
(2)由于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新品种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⑤⑦⑧途径.
(3)在水稻中能产生人体蛋白,只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即③④途径,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人体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①②育种途径即诱变育种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故答案为:
(1) 3:2
(2)⑤⑦⑧
(3)③④;①②
解析
解:(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F2,F2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基因型为ddRR和ddRr,比例为1:2)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是(1+2×
):2×
=3:2.
(2)由于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新品种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⑤⑦⑧途径.
(3)在水稻中能产生人体蛋白,只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即③④途径,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人体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①②育种途径即诱变育种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故答案为:
(1) 3:2
(2)⑤⑦⑧
(3)③④;①②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的遗传受三对独立基因的控制,基因型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株白花甘蓝型油菜与一株黄花甘蓝型油菜杂交,子代花色表现为______,该子代甘蓝型油菜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种.
(2)让纯合黄花甘蓝型油菜与金黄花甘蓝型油菜杂交,产生F1,该F1进行测交,后代中黄花:金黄花=3:l,则该纯合黄花甘蓝型油菜的基因型为______,F1的表现型为______;若该进行自交,后代中黄花:金黄花______.
(3)对某基因型的乳白花甘蓝型油菜进行测交,后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乳白花:黄花:金黄花=4:3:l,则该乳白花甘蓝型油菜的基因型为______;若该乳白花甘蓝型油菜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已知白色是AA,黄色是aaY1---或者aa--Y2-,则后代全部是Aa,表现型为乳白色,该甘蓝型油菜的基因型最多有×3=9种.
(2)黄花(aaY1Y1Y2Y2)×金黄花(aay1y1y2y2),F1基因型为aaY1y1Y2y2,表现型为黄色.对F1(aaY1y1Y2y2)进行测交,后代金黄色的比例为×
=
,则黄色:金黄色=3:1.F1(aaY1y1Y2y2)进行自交,后代金黄色的比例为
×
=
,则黄色:金黄色=15:1.
(3)若乳白色的基因型为AaY1y1Y2y2,与进行测交aay1y1y2y2,后代乳白色占,金黄色占
×
=
,则后代乳白色:黄色:金黄色=4:3:1.AaY1y1Y2y2自交,后代白色占
,乳白色占
,黄花占
×
,金黄色占
×
,所以后代白色: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
故答案为:
(1)乳白色 9
(2)aaY1Y1Y2Y2 黄色 15:1
(3)AaY1y1Y2y2 白色: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
解析
解:(1)已知白色是AA,黄色是aaY1---或者aa--Y2-,则后代全部是Aa,表现型为乳白色,该甘蓝型油菜的基因型最多有×3=9种.
(2)黄花(aaY1Y1Y2Y2)×金黄花(aay1y1y2y2),F1基因型为aaY1y1Y2y2,表现型为黄色.对F1(aaY1y1Y2y2)进行测交,后代金黄色的比例为×
=
,则黄色:金黄色=3:1.F1(aaY1y1Y2y2)进行自交,后代金黄色的比例为
×
=
,则黄色:金黄色=15:1.
(3)若乳白色的基因型为AaY1y1Y2y2,与进行测交aay1y1y2y2,后代乳白色占,金黄色占
×
=
,则后代乳白色:黄色:金黄色=4:3:1.AaY1y1Y2y2自交,后代白色占
,乳白色占
,黄花占
×
,金黄色占
×
,所以后代白色: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
故答案为:
(1)乳白色 9
(2)aaY1Y1Y2Y2 黄色 15:1
(3)AaY1y1Y2y2 白色:乳白花:黄花:金黄花=16:32:15:1
芦笋乃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又名石刁柏.因其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研究表明芦笋是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其中在X的非同源区段的基因D、d控制叶的性状,在最后一对常染色体(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能控制矮杆性状,据此分析回答:
(1)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使用价值.被人们食用后,芦笋细胞中的大量蛋白质最终会被消化为氨基酸,然后通过______方式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2)如果分析石刁柏的核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______条染色体;若一株石刁柏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最可能是亲代中______植株的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所致.
(3)用表现型均为高杆阔叶雌雄植株杂交,F1的植株中有表现为矮杆,只有雄性植株中有窄叶性状出现,由此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F1代表现型为高杆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在F1植株开花前,随机拔掉一半高杆植株,让剩余的F1随机传粉,F2中表现型为高杆的植株比例为______,雌性个体中窄叶个体占______.
(4)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某蔬菜基地选择了基因型为______植株通过______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正确答案
解:(1)芦笋可直接食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石刁柏共含有9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是性染色体XY,因此其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10条染色体(8+X+Y);性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石刁柏是由含有X的卵细胞和含有Y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YY精子形成的原因是,亲代中雄性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异常分配所致.
(3)由以上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DXd×BbXDY.F1代表现型为高杆阔叶的雌株(B_XDX_)中,纯合子的比例为,因此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值为
:(1-
)=1:5.在F1植株开花前,随机拔掉一半高杆植株,则剩余的F1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BB、
Bb、
bb,即BB占
、Bb占
、bb占
,由此可以计算出B的基因频率为
、b的基因频率为
,让剩余的F1随机传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表现型为高杆的植株比例为
=
.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
)、XDXd(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XDY、
XdY,因此雌性个体中窄叶个体占
=
.
(4)由于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所以生产实践中应选择培养雄性石刁柏,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体方法为:取雄株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
(1)直接 主动运输
(2)10 雄性
(3)BbXDXd×BbXDY 1:5
(5)XY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解:(1)芦笋可直接食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石刁柏共含有9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是性染色体XY,因此其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10条染色体(8+X+Y);性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石刁柏是由含有X的卵细胞和含有Y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YY精子形成的原因是,亲代中雄性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异常分配所致.
(3)由以上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DXd×BbXDY.F1代表现型为高杆阔叶的雌株(B_XDX_)中,纯合子的比例为,因此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值为
:(1-
)=1:5.在F1植株开花前,随机拔掉一半高杆植株,则剩余的F1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BB、
Bb、
bb,即BB占
、Bb占
、bb占
,由此可以计算出B的基因频率为
、b的基因频率为
,让剩余的F1随机传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表现型为高杆的植株比例为
=
.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
)、XDXd(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XDY、
XdY,因此雌性个体中窄叶个体占
=
.
(4)由于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所以生产实践中应选择培养雄性石刁柏,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体方法为:取雄株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
(1)直接 主动运输
(2)10 雄性
(3)BbXDXd×BbXDY 1:5
(5)XY 植物组织培养
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果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本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图:
P1×P2→F1(粉色)F2(红色:粉色:白色=3:6:7)
(1)上述杂交实验表明,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______定律.控制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_.
(2)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约占______.
(3)若另有亲本P3(白色)和P4(红色)杂交,F1全为粉红色,F1自交,F2中红色:粉色:白色=1:2:1,则亲本组合为______(填基因型).写出F1自交出现F2的遗传图解.
______
(4)现有一粒红花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请用简便的方法来鉴定其能否稳定遗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杂交试验后代出现9:3:3:1的变式比例,可知控制植物花的颜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红花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比例为2:1,故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
(2)由图示中3:6:7可知,F1是AaBb,F1AaBb自交得F2.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或2aaBb或1aabb或1AABB或2AaBB(自己不能产生色素或者有A但有BB淡化),共有5种,其中纯合体(1aaBB、1aabb和1AABB)在全部F2的白花中大约为.
(3)若另有亲本P3(白色)和P4(红色)杂交,F1全为粉红色,F1自交,F2中红色:粉色:白色=1:2:1.由于F2中出现1:2:1的比例,因此可确定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亲本组合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自交出现F2的遗传图解如下:
(4)由于红花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现有一粒红花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并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看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若有白花出现,则不能稳定遗传,若都是红花,则能稳定遗传.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
(2)5
(3)AAbb和AABB
(4)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看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若有白花出现,则不能稳定遗传,若都是红花,则能稳定遗传
解析
解:(1)根据杂交试验后代出现9:3:3:1的变式比例,可知控制植物花的颜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红花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比例为2:1,故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
(2)由图示中3:6:7可知,F1是AaBb,F1AaBb自交得F2.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或2aaBb或1aabb或1AABB或2AaBB(自己不能产生色素或者有A但有BB淡化),共有5种,其中纯合体(1aaBB、1aabb和1AABB)在全部F2的白花中大约为.
(3)若另有亲本P3(白色)和P4(红色)杂交,F1全为粉红色,F1自交,F2中红色:粉色:白色=1:2:1.由于F2中出现1:2:1的比例,因此可确定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亲本组合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自交出现F2的遗传图解如下:
(4)由于红花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现有一粒红花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并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看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若有白花出现,则不能稳定遗传,若都是红花,则能稳定遗传.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
(2)5
(3)AAbb和AABB
(4)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看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若有白花出现,则不能稳定遗传,若都是红花,则能稳定遗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