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受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Ⅳ1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它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Ⅲ11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4)Ⅲ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5)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6)Ⅲ代中,11和13是_________,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上升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常    隐

(2)AA   Aa   2/3

(3)0

(4)Aa

(5)AA

(6)近亲   1/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很多种。

(1)下面表示的是在4 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条件如左下表所示(题中未涉及的均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当光照强度为a时,实验2中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实验4中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在P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

(2)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例如N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主要作用包括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

Ⅱ.随着科学的发展,遗传知识与疾病的防治、禽畜生产业等领域密切相关。请完成下列有关遗传知识问题。

(1)下图表示四环素作用于病原体中某种结构而产生抗菌作用的原理。四环素影响病菌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_________阶段。

(2)已知鸡的性别决定为ZW 型(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鸡的羽毛的芦花色对非芦花色为显性(基因B、b在Z染色体上),鸡冠的玫瑰冠对单冠为显性(基因D、d在常染色体上)。芦花鸡的绒羽黑色,成羽  有黑白相间的横纹,借此可区别出雌雄。

①.在数量足够大的鸡群中,若只考虑鸡的芦花和非芦花这一对相对性状,芦花鸡的雌雄个体和非芦花鸡的雌雄个体随机相互交配,则交配的方式共有______种(只考虑基因型)。

②.现有杂合子玫瑰冠非芦花公鸡和杂合子玫瑰冠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子代中表现型为玫瑰冠芦花公鸡的概率为________,所得子代母鸡中玫瑰冠芦花鸡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③.某养鸡厂想要通过观察羽色鉴别鸡雏性别。则选用杂交的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公鸡________,母鸡_________,请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出选择此杂交组合的理由。

正确答案

Ⅰ.(1)温度     CO2      光照强度

(2)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NADP+、ATP的重要组成成分、叶绿体中类囊体膜的成分或叶绿体膜的成分(答出两项即可)

Ⅱ.(1)翻译  

(2) ①.6     ②.3/8     0     ③.非芦花  芦花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类型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主要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时,位于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中表现型共有________种,杂合子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选择的目的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优良性状(优良基因)

(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3)2n 3n~2n (4)提高纯合子的频率   保留所需类型(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类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纯种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作亲本,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基本过程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花粉单倍体幼苗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1)上述过程在育种上称____,优点是___________。

(2)a过程叫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F1的基因型是______。

(3)F1进行的生理过程b是_______,花粉的类型(基因型)有_______。

(4)c过程叫______,单倍体的基因型有______,该过程采用的技术为_____,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

(5)d过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后代个体有_____种基因型,我们所选用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杂交   使两个亲本的优良基因集中到一个生物体上   DdTt

(3)减数分裂   DT、Dt、dT、dt

(4)花药的离体培养   DT、Dt、dT、dt   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4   ddTT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病,以下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Pp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3)Ⅳ15的基因型是______,是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

(4)Ⅲ1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

(5)Ⅲ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

(7)Ⅲ代中11与13是_________,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隐

(2)Pp pp

(3)PP或Pp 2/3

(4)0

(5)Pp

(6)PP

(7)堂兄妹 1/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的正常与白化病受基因A和a控制,正常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受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假设白化病基因与相对应的正常基因相比,白化基因缺失了一个限制酶的切点。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图二表示甲、乙、丙3人白化基因或相对应正常基因的核酸分子杂交诊断结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二可以判断出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对③④进行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其电泳结果都与甲的相同。⑥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⑨是正常的可能性为________。

(3)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两种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所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通过产前诊断确定⑨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常用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AA、aa

(2) AaBB、AaBb  20/27

(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4)羊水检查(从羊水中抽取胎儿脱落的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对胎儿细胞进行核型分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的两个植物品种,这两对性状是完全显性。如果用这两个品种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其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第一是常规的杂交育种,其方法是: 

①.第一步: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_____________。

③.第三步:______________。

(2)第二是能够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常用的方法_________,简要说明培育过程如下:

①.杂交得子一代基因型为________,将子一代的花粉离体培养,得该植物单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

②.将四种单倍体植株用________处理,使其________加倍成基因型为________四种二倍体植物;该四种二倍体植物的表现型比为_______。

③.长成植株后,选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即为所需培养的新品。

正确答案

(1)①.将两个亲本杂交获得F1;②.F1自交得到F2 ;③在F2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的植株自交,从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植株;依此类推,不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单倍体育种;①.DdTt DT、Dt、dT、dt ;②.秋水仙素;染色体数目;DDTT、DDtt、ddTT、ddtt;1:1:1:1③.ddTT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番茄中基因A-a控制植株的有无茸毛,B-b控制果实颜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育种工作者为培育有茸毛黄色品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

(1)番茄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F2代个体中基因型有_______种,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

(3)若让F2代中有茸毛红果植株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________。

(4)在上述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欲大量快速繁殖无病毒有茸毛黄果植株苗,请简要写出培育方案。

正确答案

(1)有茸毛、红果  AaBB×aabb

(2)6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6:2:3:1

(3)1/9

(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正确答案

(1)AaBB、Aabb、AABb、aaBb

(2)抗寒晚熟     F2(或子二)

(3)数目    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

(4)①.42    ②.2   ③.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不抗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两种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

(1)方法一的步骤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F1F2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①.过程a叫_______________;过程b叫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

(2)方法二的步骤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F1dT配子dT幼苗ddTT植株。

过程d叫__________,过程e是指__________;过程f是_________;过程g是指__________,此过程最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育种方法一叫________育种,方法二叫________育种,两种育种方法相比较,哪种方法能更快地获得理想品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杂交   自交   ②.不断种植和观察,直到选出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③.DdTt   高秆抗锈病   ddTT

(2)杂交   减数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素

(3)杂交   单倍体   单倍体育种能更快地获得理想品种,因为用单倍体培育矮秆抗锈病类型只需两年时间,而用杂交育种方法培养时,需连续多年的种植、观察,以确认所培育品种为稳定遗传的个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