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表示果蝇6个品系(都是纯系)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②~⑥都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其他性状都为显性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果蝇棕眼、紫眼的直接原因与色素形成有关,形成色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每一反应各需要一种酶催化,这些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编码。该实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___。

(2)研究伴性遗传时,选择上表中______(填标号及亲本的基因型)品系之间交配最恰当;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翅和眼的性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时,选择___________(填标号)品系之间交配最恰当。

(3)让品系②的雌性个体与品系④的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

(4)在正常情况下,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残翅果蝇的数量不到长翅果蝇的5%。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5)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灰体(V)与黑体(v)这对相对性状做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基因型,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①和④(XBY×XbXb)   ②和⑤

(3)AaXBY 、AaXBXb(4)由于残翅性状不利于果蝇生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残翅基因的频率较低,因而残翅果蝇数量较少( 关键词: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5)让这只黑体雄果蝇与正常的黑体雌果蝇(未用添加剂饲料喂过)交配,将孵化出的幼虫用正常饲料(不含该添加剂)喂养,其他条件适当,观察果蝇体色状况。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蝇的展翅(D)对正常翅(d)为显性,果蝇中的展翅个体相互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展翅:正常翅=2:1。

(1)请解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展翅:正常翅=2:1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在进化的过程中,D基因的频率将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1)DD基因型的个体致死(显性纯合子致死)

(2)变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胚珠中胚和胚乳发育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种,若该图中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是aaaBBb,则胚芽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2)图中②将发育成__________,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胚珠形成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表现为显性性状,生产上鉴定其是杂种还是纯种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9    aaBb

(2)种皮    AaBb

(3)自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型为bb。有一对夫妇被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示意图。

(1)从图中可见,该基因突变是由于_____引起的。巧合的是,这个位点的突变使得原来正常基因的限制酶切割位点丢失。正常基因该区域上有3个酶切位点,突变基因上只有2个酶切位点,经限制酶切割后,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正常基因显示____条,突变基因显示___条。

(2)DNA或RNA分子探针要用________等标记。利用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根据图中突变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CGTGTT-),写出作为探针的核糖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

(3)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会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对夫妇4次妊娠的胎儿Ⅱ-1~Ⅱ-4基因型BB的个体是________,Bb的个体是_______,bb的个体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碱基对改变(或A变成T)   2   1

(2)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    -UGCACAA-

(3)Ⅱ-1和Ⅱ-4     Ⅱ-3     Ⅱ-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去冬今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的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故具有抗旱性状的农作物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多数抗旱性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个。

②.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基因中___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概率是____。

(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叶肉细胞总DNA,_______(填“能”或“不能”)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

②.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

③.DNA杂交发生在_______两者之间。

④.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不发生C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选择性表达

(2)①.UAUUCGUUCUGUAAU    5   ②.碱基对的替换   1/2

(3)①.能   ②.DNA复制与转录   ③.探针与R或r基因(单链DNA)   ④.RR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__,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产生的矮秆抗病Ⅱ类型不能直接利用,可以用___________处理,得到理想的品种,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在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交;基因重组

(2)秋水仙素;ttRR

(3)C;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番茄是自花授粉植物,已知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正常果形(F)对多棱果(f)为显性。以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红色多棱果品种、黄色正常果形品种和黄色多棱果品种(三个品种均为纯合体),育种家期望获得红色正常果形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

(1)应选用以上哪两个品种作为杂交亲本?

(2)上述两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具有何种基因型和表现型?

(3)在F2代中表现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

正确答案

(1)红色多棱果品种和黄色正常果形品种

(2)RrFf,红色正常果形

(3)9/16      1/1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突变。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____不变。

(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l)显性

(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

(3)结构和数目

(4)自交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

(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正常翅果蝇停飞后双翅紧贴背部,研究者发现一种变异的展翅果蝇,停飞后双翅仍向两侧展开。当以展翅果蝇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的雌果蝇和雄果蝇中总是出现2/3的展翅,1/3的正常翅。请回答:

(1)果蝇的展翅性状是由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果蝇的另一对性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控制展翅的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如果1只灰身展翅果蝇与1只黑身展翅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有____________种,理论上这几种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此果蝇种群中,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的频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定数量的刚毛和截毛果蝇(均有雌雄),且刚毛对截毛为显性。请设计实验来确定其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显性     常

(2)4     2:1:2:1(排序不做要求)

(3)减

(4)实验设计思路:用多对截毛雌果蝇与纯合刚毛雄果蝇杂交

预测和分析:若后代雄果蝇全部为截毛,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若后代雄果蝇全部为刚毛,则说明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玉米农田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正常玉米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玉米不能开出雌花而成雄株;基因型为A_bb或aabb的玉米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

(2)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玉米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外,其它的流向是__________。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对初级、次级消费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喷洒农药等人工方法来减少初级消费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3)当玉米幼苗长青的时候,“绿色”为蝗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废弃的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4)若要调查玉米地里田鼠的种群密度,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蝗虫的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

(5)玉米的纯合体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人工去雄的麻烦。为了确保纯合子雄株和雌株的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植株,那么选育出的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体雄株和雌株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

(2)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玉米)

(3)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   次生演替

(4)标志重捕法      0

(5)AAbb、aaB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