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0.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 mol·L-1 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

D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分液和萃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 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A、浓硫酸和Cu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需要加热。

B、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集气瓶中要长进短出向上排气法收集。

D、酸式滴定管下端是玻璃材质,碱式滴定管下端是橡胶材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实验;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但是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需要加热,故A错误.

注意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集气瓶中要长进短出。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错误使用了酸式滴定管,强碱要和玻璃反应,故D错误.

易错点

1、浓硫酸和Cu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需要加热。

2、酸碱滴定管的认识。

知识点

分液和萃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对下列装置图或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作为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装置图,从玻璃仪器的角度看,图1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B检验图2装置的气密性时,向漏斗中加水若出现图中所示的现象,立即可以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C已知图3是利用原电池检验空气中Cl2含量的装置,其中Pt电极作负极

D根据图4的溶解度变化可知,在较低温度下容易分离MgSO4·7H2O和CaSO4·2H2O

正确答案

A

解析

A.作为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装置图,从玻璃仪器的角度看,图1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A正确;

B.检验图2装置的气密性时,夹上弹簧夹,向漏斗中加水若出现长颈漏斗内外液面不一样高,即可以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错误;

C.图3是利用原电池检验空气中Cl2含量的装置,Ag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负极,C错误;

D.根据图4的溶解度变化可知,NaCl、CaSO4·2H2O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在较低温度下容易分离MgSO4·7H2O,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物质的分离、气密性检查、中和热的测定和原电池原理。

解题思路

A.作为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装置图,从玻璃仪器的角度看,图1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

B.检验图2装置的气密性时,夹上弹簧夹,向漏斗中加水若出现长颈漏斗内外液面不一样高,即可以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C.图3是利用原电池检验空气中Cl2含量的装置,Ag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负极;

D.根据图4的溶解度变化可知,NaCl、CaSO4·2H2O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在较低温度下容易分离MgSO4·7H2O。

易错点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题目获取信息能力、对物质分离提纯与条件控制、气密性检查、中和热的测定和原电池原理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

分液和萃取升华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6 分

8.下列检测方法不合理的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和胶体的鉴别方法;

B、利用的是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呈现蓝色;

C、滴加BaCl2溶液后BaCl2分别和AgNO3 和Al2(SO43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钡沉淀;

D、经四氯化碳萃取后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的检验,氯气探究实验的设计、胶体。

解题思路

A、胶体的鉴别方法:丁达尔现象;

B、利用生成物离子的颜色差异,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呈现蓝色;

C、BaCl2分别和AgNO3 和Al2(SO43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钡沉淀;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易错点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知识点

分液和萃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 下列实验不能用右图所示装置实现的是

A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B用水去除硬脂酸钠中的甘油

C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

D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右图所示装置为分液,用于分离不互溶的两种液体,A中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CCl4与水不互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

B.水与硬脂酸钠和甘油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

C.NaOH与溴可发生反应,与溴苯不互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

D.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互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故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易错点

1、物质分离的方法。

2、有机物酯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

分液和萃取
下一知识点 : 升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分液和萃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