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结构特征
- 共212题
32.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进行分析,结
果如上表。(图中打勾的表示捕食关系)
①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 )价值。
②根据表格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 )。
③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 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2)右图是对乌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
率曲线。在t1--t2时期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3)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
正确答案
(1)①直接;②3;捕食和竞争;③标志重捕法;水蚤和河蚌(缺一不给分)
(2)增长型
(3)有机物;自动(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近年来各地开展新型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模式,如图甲。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人和猪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人占有_____________个营养级。
(2)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出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
(3)在人工影响下,池塘酌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
(4)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先后情况是 ____________。
(5)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菇这一实例体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6)若图乙中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正确答案
(1)竞争和捕食 3 (2)分层 (3)次生演替 (4)先增加后减少
(5)物质循环再生 (6)c1/(a1+b1+c1+d1)或者(a2+b2+c2+d2)/(a1+b1+c1+d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7.分析右图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作答。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 );分析表格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分析“总计”一栏可知_______________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 。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的种间关系是(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
(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 。
(5)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用下图模式来表示。ABCDE代表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1)图中( )(填字母)属于生物群落的范畴,在它们之间,碳元素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2)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 ]( )这一生理过程实现的,从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营养级是( ),其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 )。
(3)若上述生态系统出现在地衣形成后的土石堆上,则其群落演替类型属( )。
正确答案
(1)A、B、C、D 有机物
(2)① 光合作用 C1/25
(3)次生演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正确答案
(1)竞争 (2) a (3)降低(或快速降低)
(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低 (5)40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近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生态学家分析,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与环境的破坏有巨大联系。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西南地区的旱灾有猜测与绿化过程中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桉树根系吸水能力极强,会减少地下水的储备,桉树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____ 。据调查,大面积桉树林周围几乎不能生长其他植物,这是由于桉树与其他植物存在______关系。
(2)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 __________,相关部门准备引进某种动物来消灭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在这条食物链中,这种动物的营养级是_________。一般来说,桉树体内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只有10%-20%会流入害虫体内,这是由于除了一部分用于按树自身呼吸消耗,还有一些能量_____________。
(3)若要估算该树林中桉树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_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
(4)大气二氧化碳过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做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