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结构特征
- 共212题
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明显分层现象,故A、B正确,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C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下层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D错误。
知识点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 是___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正确答案
(1)竞争
(2)c a
(3)降低
(4)恢复力稳定性 低
(5)400
解析
略
知识点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故B正确
知识点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为研究柳条鱼对水生昆虫捕食的选择性,进行如下探究:
假设:
柳条鱼对实验所选用幼虫无偏好,但对水体表层活动的幼虫具有优先选择性。
实验步骤:
1. 选择在水体表层活动的甲幼虫和乙幼虫,以及在水底部生活的丙幼虫和丁幼虫为代表,作为柳条鱼捕食对象;
2. 在每个水缸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柳条鱼若干,以及4种幼虫各20条;
3. 分别记录水缸1~3中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以及水缸4~6中柳条鱼在水底部对幼虫的捕食量。
(1)为记录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设置水缸1~3的目的是_______ 。
A. 防止意外
B. 减少误差
C. 控制变量
D. 设置对照
结果:
柳条鱼在水表层捕食量的原始记录(单位:条):
【水缸1】甲幼虫:14,乙幼虫:15,丙幼虫:4,丁幼虫:2
【水缸2】甲幼虫:13,乙幼虫:15,丙幼虫:3,丁幼虫:2
【水缸3】甲幼虫:13,乙幼虫:14,丙幼虫:3,丁幼虫:2
柳条鱼在水底部捕食量的原始记录(单位:条):
【水缸4】甲幼虫:7,乙幼虫:6,丙幼虫:3,丁幼虫:2
【水缸5】甲幼虫:7,乙幼虫:7,丙幼虫:3,丁幼虫:2
【水缸6】甲幼虫:8,乙幼虫:6,丙幼虫:2,丁幼虫:1
(2) 针对假设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本实验记录的捕食量,需要计算_______,依据处理后的数据画柱状图。
(3) 用简要的文字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4)为获得客观、准确的实验结果,需对本题中的假设进一步探究,则在实验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是_______。(选用下列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编制答案)
关键词:柳条鱼体重;数量性状;两种幼虫;pH梯度;水温梯度;不同比例;胃蛋白酶;柳条鱼过量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B(2分)
(2)平均值(1分)
柱状图(3分)
(3)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柳条鱼在水表层捕食的幼虫较水底部捕食的幼虫数量多(1分)
结论:柳条鱼对水表层的幼虫具有优先选择性(1分)
(4)投放不同比例的两种幼虫作为柳条鱼的捕食对象(2分)
知识点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A正确;疟原虫也可以感染蚊蝇,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蚊蝇间为寄生关系,B错误;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是初级消费者,鱼类可捕食孑孓,为次级消费者,C正确;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知识点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 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A正确;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B不正确;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不正确;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气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不正确。
知识点
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和B中皆有3个物种,C和D中都是4个物种, D中4个物种分布较均匀,种数一定的总体,个中间数量分布越均匀物种多样性越高,所以D中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