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___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___。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

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

群数量大约为____只。

正确答案

(1)4        五

(2)竞争和捕食

(3)1000

解析

(1)由图示可看出,该食物网中共有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丙→戊、甲→乙→丁→戊4条食物链,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乙→丁→丙→戊)中,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

(2)由图示可看出,乙和丙都以甲为食,同时丙还会捕食乙,因此两者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3)按照标志重捕法的原理:,若假设乙种群有x个个体,则得,则x=1000。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生态学部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考查。涉及到种群密度调查,群落中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群落丰富度的概念,营养结构和能量传递的问题。重点是种群数量与群落丰富度两个概念的区别,种群密度突出单位空间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量,群落的丰富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群落内物种的数量,二是全部生物个体的总数量。所以群落中一种生物数量的下降未必说明群落的丰富度的下降。(群落的生物丰富度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应为不同的概念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同一林区,灰椋鸟数量大量增加,农林害虫数量会减少,但由于受食物——农林害虫数量的限制,灰椋鸟种内竞争会增强,A、C错;不同鸟类生活习性不同,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鸟的种类会减少,B错。植物种类由于清除而减少,鸟类减少,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低营养级的生物的灭绝导致高营养级的生物的灭绝,反之不然,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C错误;甲、乙两物种在进化,而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正确;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指的是生活在某区域的生物的种类数量;乌尔黄鼠是一个物种。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演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