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__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___,使水质净化。

(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____、____、____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    垂直      光能

(2)苦草         河蟹的取食         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

(3)细胞呼吸消耗          被初级消费者取食

被分解者利用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薇甘菊为入侵我国的植物,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

(1)研究证实外源细胞分裂素能诱导菟丝子形成吸器。其实验过程是用含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处理未经缠绕的菟丝子茎,同时用         处理的未经缠绕的菟丝子茎作为对照。几天后,观察到经         处理的菟丝子茎形成了吸器。

(2)有学者欲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素诱导菟丝子形成吸器的机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能通过钙调素起作用。已知三氟啦嗪可与钙调素结合,抑制钙调素功能,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二者形成复合物的荧光。实验过程如下:

1 每组取茎切片用         水溶液浸泡,并设置蒸馏水浸泡的茎切片作为对照。

②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即将形成吸器的细胞含有丰富的         。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通过         诱导吸器的产生,若用三氟啦嗪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未经缠绕的菟丝子茎,会         细胞分裂素的诱导作用。

(3)薇甘菊入侵初期,其种群数量呈现         型增长曲线。

(4)田野菟丝子形成吸器后,自身导管和筛管与薇甘菊的导管和筛管相连,但两者并没有成为一个个体,更不属于一个物种,理由是:自然条件下,它们之间存在着          。若田野菟丝子专一生长在薇甘菊上,薇甘菊入侵区生长菟丝子后,会         薇甘菊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会         。

(5)薇甘菊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入侵区许多植物被其覆盖。薇甘菊与被

其覆盖的绿色植物之间是         关系。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不含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细胞分裂素

(2)①三氟啦嗪

②钙调素           钙调素        抑制

(3)J

(4)生殖隔离            降低        增加

(5)竞争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如图是仓库里两种常见的害虫“拟谷盗”与“扁拟谷盗”的生态栖位偏好示意图,根据该图,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在干燥、低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B在干燥、高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C在潮湿、低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D在潮湿、高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29.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的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的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    )     b.(    )  。

II . 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    ) 。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中的种间关系是(    )。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触及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    )。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和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I.(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O2       O2

(2)选取果实应成熟度应一致        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II. (1)性别比例       

(2)捕食

(3)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等

(4)一年生草本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呼吸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2.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7.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 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保护。

正确答案

(1)水平    样方   

 (2)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解析:(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说明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2)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所以在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B点。乙曲线上D、E、F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所以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Nt小于a时,甲曲线中Nt+1<Nt,乙曲线中Nt+1>Nt,所以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因此,当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生物种类贫乏时,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大,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采取的保护措施,这属于就地保护。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6 分

Ⅰ、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下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生态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                              (过程)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2)从表格数据看出,湿地生态系统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原因是       。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主要原因是      。

Ⅱ、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

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1)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______价值,它与泥鳅之间存在______,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2)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______。

正确答案

(1)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能将大量的碳储存在土壤中,有利于减少大气中CO2含量

(3)北方气温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

Ⅱ(1)直接    生殖隔离

(2)捕食和竞争

(3)

解析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研究小组对某地群落进行调查,获得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

(1)图1表示群落中物种数量与面积的关系,据图可知,调查该地区物种数量时,应选取样方的面积为              。

(2)调查时选取了5个适宜面积的样方,获得数据见下表。

A~J之间形态结构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               引起的。

(3)图2是某种取食农作物的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可知,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此后该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病原体感染  

B.基因发生致死性突变  

C.定期喷洒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  

D.改变农作物种类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S5

(2)物种  基因   突变   基因重组   环境差异或随机分布

(3)10   C、D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9分)

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54科390种鸟类。其中北坡有31科115种,南坡有54科326种。

3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______(多选)。

A.面积

B.气候

C.水文

D.地貌

32.图11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出现在海拔______。

A.1.6~2.5 km

B.2.5~3.1km

C.3.1~4.0 km

D.4.0~4.8 km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味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图12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33.测定该基因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证据。据图推测,MG与其他物种的亲缘性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DP、CE、DW

B.CE、DW、DP

C.CE、DP、DW

D.DP、DW、CE

图13显示ALX1基因型(BB.BP和PP)与FM地雀喙形态的关系。

34.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FM地雀的数量分别为260只、180只和360只,则P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31.BCD

32.B

33.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水平  B

34.45%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群落的结构特征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演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