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一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___。

(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正确答案

(1)不能;因为有些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2)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捕食和寄生

(3)垂直结构

(4)如图;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

略。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图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全部生物构成群落

B鹰与鼬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与捕食

C能量在该食物网中按箭头方向流动

D植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同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祥构成了群落

C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为零

D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受地形变化和光照强度差异等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物种丰富度所表示的是()

A生态系统的类型

B一定空间范围内物种的数量

C群落中物种个体的大小

D群落中某一物种的数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7.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27.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为研究某地区自然保护区四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情况,研究小组获得如下结果。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注:森林凋落物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林地表面,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的总量。)

(1)自然保护区中各种生物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其意义是                    。
(2)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表中数据分析,四块样地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大的是       (填编号),受生物内部因素和海拔梯度引起的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凋落物的养分归还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_____________的趋势。

(4) 在无外界因素的干扰下,群落会演替到顶极群落阶段,即实现了生态系统的    多样化、       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此时群落的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达到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群落  提高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2)随机取样计算平均值

(3)丁     降低或下降

(3)物种   群落结构    平衡状态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某研究小组在雅玛里克山东北坡海拔890~1290m范围内,按80m间距划分6种梯度样带分别以(A、B、C、D、E、F表示),在每个样带内选3个样点,在每个样点按距地表深度0~5cm、5~10cm、10~15cm、15~20cm四层进行采样。统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情况,结果如下表。

(1)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应采用的方法是               ,确定每个样带的三个样点时应

选取。

(2)在雅玛里克山的东北坡,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变化趋势是           ,原因之一

是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生态系统中         的              能力下降,导致作为土壤动物食物来源的

减少。

(3)土壤动物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                 。

(4)土壤动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样方法         随机

(2)逐渐减少      分解者     分解     植被

(3)逐渐降低

(4)异养型        分解者和消费者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3)人们通过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5)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并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表层~60cm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下表。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的增高能够促进沙棘的生长”,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随机分为A、B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实验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研究者的假设。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样方法,随机取样(降低取样误差)。

(2)水平。

(3)次生演替。

(4)捕食、竞争(缺一不得分),3、4(缺一不得分),b+d+e/a。

(5)土壤含水量与海档林相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A组长势显著强于B组。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为调查原产北美的豚草入侵情况,某课外小组对一片荒地中的植物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

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标志重捕法

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变化的速度与方向

D可以推测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会减弱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由图可知(   )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 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演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