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种蔬果,请分析回答以下与番茄有关的问题:

(1)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番茄培养在含Ca2+、Mg2+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图1).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通过______方式进入番茄细胞内,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______的吸收较少,而对另外离子的吸收较多,这一差异与根细胞膜上______有关.

(2)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mg/100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

(3)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效,在成熟的番茄果实中含量较高.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衰老和抑癌功效,据此可判断该物质的保健功能是通过保护______ (填某种物质)免受损伤,来防止癌症的发生;通过增强细胞膜的______,延缓细胞衰老.

正确答案

解:(1)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主动运输方式,分析题图1可知,与初始浓度相比,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Ca2+、Mg2+、Si4+浓度不同,Si4+浓度最高,说明番茄对Si4的吸收最少,Ca2+、Mg2+的吸收较多,这与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分析题图2可知,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点对应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是15mg/100cm2叶•小时,细胞呼吸的强度是5mg/100cm2叶•小时,因此该点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的20mg/100cm2叶•小时.C点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并且此时的环境温度是最适宜的,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3)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抑癌功效是通过保护基因免受损伤,防止癌症的发生.通过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延缓细胞衰老.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Si4+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  CO2浓度

(3)乙烯  DNA(基因)通透性

解析

解:(1)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主动运输方式,分析题图1可知,与初始浓度相比,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Ca2+、Mg2+、Si4+浓度不同,Si4+浓度最高,说明番茄对Si4的吸收最少,Ca2+、Mg2+的吸收较多,这与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分析题图2可知,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点对应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是15mg/100cm2叶•小时,细胞呼吸的强度是5mg/100cm2叶•小时,因此该点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的20mg/100cm2叶•小时.C点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并且此时的环境温度是最适宜的,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3)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抑癌功效是通过保护基因免受损伤,防止癌症的发生.通过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延缓细胞衰老.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Si4+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  CO2浓度

(3)乙烯  DNA(基因)通透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C胞吞、主动运输

D胞吞、主动运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

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多种,识别图并说明:

(1)如图甲是______的示意图.

(2)从图中看出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甲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

(2)自由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2)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解析

解:(1)图中甲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

(2)自由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2)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⑤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⑥水分子进出细胞

⑦白细胞吞噬细菌.

A①③④⑦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属于自由扩散;

②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属于主动运输;

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属于主动运输;

⑤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⑥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⑦白细胞吞噬细菌属于胞吞.

所以属于主动运输的有②③④.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D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 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

(4)葡萄糖从肠腔进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

(5)如果此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Na+的流动过程是编号______

正确答案

多糖

选择透过性

(半)流动性

a

c

解析

解:(1)细胞膜的成分包括:磷脂、蛋白质和多糖,图中D表示位于细胞膜外的多糖.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葡萄糖从肠腔进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并且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对应图中编号a.

(5)如果此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Na+会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内,对应图中编号c.

故答案为:

(1)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半)流动性    

(4)a    

(5)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Ⅰ、Ⅱ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

AⅠ和Ⅱ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蛋白质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据图分析,Ⅰ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Ⅱ需要载体和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大分子物质才以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运输,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与图不符,B错误;

C、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性激素为脂质小分子,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错误;

D、蛋白质是大分子,无法直接通过细胞膜,必需分解成氨基酸才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或者通过胞吞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该物质运输速度增加,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时,物质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限制,故该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

B、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B正确;

C、水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膜,C错误;

D、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主动运输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也能从能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与细胞积累K+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D植物生长素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吞噬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的方式是胞吞,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高,所以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

C、细胞积累K+是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吸收,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与线粒体和核糖体密切相关,C正确;

D、植物生长素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示意图,其中能表示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丙与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1、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糖蛋白,因此可以确定上侧为膜外,下侧则为膜内,而物质甲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如葡萄糖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2、物质乙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不需要载体的协助,属于自由扩散;

3、物质丙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虽需要载体,但是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属于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4、物质丁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并且向细胞外运输,与题干中“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不符合.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K+通过膜的运输需要缬氨霉素,所以不是自由扩散;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而缬氨霉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也不属于主动运输.可见,这里的缬氨霉素充当的是载体的作用,因此是协助扩散.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