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分子组成
- 共283题
34.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油菜含量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中的_________________过程。此外,图中信息还提示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油菜的含油量。
(3)油菜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成熟时间有早、晚之分。黄花低芥酸早熟和白花高芥酸晚熟油菜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早熟,F1自交得到F2。①则三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若三对基因遵循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种。F2中高芥酸早熟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
②现有高芥酸晚熟(Ddee)和低芥酸早熟(ddEe)两油菜植株,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高芥酸早熟(DdEe)杂交种的目的,请以遗传图解形式设计出快速育种方案,并用简要文字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化而成。“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由此推知高尔基体(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关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 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籍日裔科学家下村修从一种学名叫Aequorea victorr:a的水母体内找到了一种能在蓝色光的照射下改发绿色荧光的结构蛋白——绿色荧光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 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谷氨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
(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 )。
(2)图甲中表示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一种转移RNA,与该谷氨酸对应的DNA片段的碱基顺序为( )。
(3)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通常由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这样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析属于( )培养基。由培养基的成分分析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如果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从发酵过程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 ) 。
(4)根据乙图分析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为细菌生长提供所需的 (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的作用。
(5)某厂的发酵液因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而人们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变异的产生来自于 ( ) 。
(6)用图丙中的发酵装置进行谷氨酸发酵可以大大提高产量,试阐述原因 ( ) 。
正确答案
(1)
(2)
(3)液体培养基;异养型;通气量不足(溶氧不足)
(4)氮源; pH
(5)基因突变(或突变)
(6)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排出部分代谢产物(或延长稳定期),有利于代谢产物更多的积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谷氨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
(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 )。
(2)图17中甲图表示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一种转移RNA,与该谷氨酸对应的DNA片段的碱基顺序为( )。
(3)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17 中乙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 。如果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从生产流程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 ) 。
(4)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 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
(5)某厂的发酵液因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而人们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 ) 。
(6)用图17中的发酵装置进行谷氨酸发酵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中的两个原因( )。
正确答案
(1)
(2)
(3)异养、需氧型(缺一不给分);通气量不足
(4)氮源 ; pH
(5)基因突变(或突变)
(6)①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②排出部分代谢产物③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 )上,并且该蛋白质的功能可能有____________(运输、受体、催化、免疫)作用。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参照孟德尔揭示遗传规律的过程,选用了测交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择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粉色植株(AaBb)与 ( )杂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②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
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1:1:2,则这两对基因( );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 )(填一种情况即可),则这两对基因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3)如果通过实验,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1有2种基因型,全部是粉色植株。这2种基因型的F1植株所占比例相等,它们分别自交,若繁殖率、子代存活率等相同,所得F2的白色植株占总数________,得到白色植株比例较多的F1植株基因型是 ( ) 。
正确答案
(1)液泡膜 ; (H+跨膜)运输
(2) 白色植株aabb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 粉色:白色=1:1或红色:白色=1:1
(3) (亲本AABB×AAbb或aaBB×AAbb) ; 11/32 ; AaBb(7/16,而AABb为1/4)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磷是植物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植物代谢、生长和繁殖中有着重要作用。
(1)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 ),吸收后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 ) 等化合物(要求 2 项)。
(2)根据含磷化合物的作用,叶片中磷元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下列中
的( ) 。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
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 )和( )的不同而异。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 ) 现象。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对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并计数的方法是(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 )等方法。
正确答案
(1)主动运输 ; DNA、RNA、磷脂、ATP、NADPH 等(要求 2 项,每项 1 分)
(2)B
(3)作物种类 ; 生育期
(4)水华(或富营养化)
(5)稀释涂布平板法 ; 基因工程(或诱变育种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