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分子组成
- 共283题
26.(8分)
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II,种子吸水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呼吸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正确答案
(1)结合水 自由水(每空1分,共2分)
(2)小于 大于(每空1分,共2分)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每空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知识点
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幼苗均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探究,A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B组培养在缺Mg2+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14C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检测并比较14C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7.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组14C标记的(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9.在检测过程中,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至少答两项)。若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停止14CO2供应,则此时两组实验中14C的含量均会________, (CH2O)/C3比值会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探究Mg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解析
依题意实验的自变量、对象及因变量分别是Mg2+、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目的可表述为Mg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考查方向
考查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考查探究实验的思想。
解题思路
依题意确定自变量,实验对象及因变量,然后准确表述。
易错点
易误认为实验的自变量是14C。
正确答案
缺少Mg2+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 ,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C3的还原减少,形成(CH2O)减少
解析
读题可知B缺少Mg2+,Mg2+是够成叶绿素的成份 ,叶绿素不足则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C3的还原减少,形成(CH2O)减少。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综合题目信息,B组缺少Mg2+,依据Mg2+在植物体内及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分析作答。
易错点
本小题易因表述逻辑不清而影响得分。
正确答案
C3
解析
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先固定形成C3化合物,再还原成各种糖等光合产物。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忽略CO2的固定过程而误答成葡萄糖。
正确答案
温度、光照、pH值等(答出两项即得分) 升高 升高
解析
此实验过程中两组的温度、光照、pH值要相同且适宜,所以温度、光照、pH值是实验重要的无关变量;依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停止14CO2供应,短时间内最先使CO2固定减少,C5来路稳定、去路减少,C5含量增加;C3的来路减少、去路稳定,C3含量下降, (CH2O)/C3比值增加。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的变量控制及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考查实验无关变量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实验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的原则,分析此实验重要的无关变量,依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停止14CO2供应,短时间内对C5、C3比值来路和去路的影响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会分析停止14CO2供应,短时间内对C5、C3来路和去路的影响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题目中14C应是14C5。
在大棚种植番茄时,“重氮肥轻钾肥”的情况比较普遍,科学工作者为验证钾肥的作用,在土壤钾肥不足的大棚中,研究了根外施加适量钾肥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
(1)研究表明:钾是40多种酶的辅助因子,能激活酶的活性。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_生理作用。
(2)K2SO4是常用的钾肥,施用后钾在土壤溶液中以_______形式存在,以_______方式被根尖细胞吸收。
(3)在番茄施钾肥后某天,科技人员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右图。图中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12时实验组的实际光合速率 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mmol/m2·s。
(4)科技人员连续30天在同一时间测量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光合速率的变化,部分结果如下表:
①结合图表信息分析,科技人员测得表中数据的时间应是每天上午_______时;图中数据应是在施钾肥后第_______天测得的。
②每天测量光合速率时,为控制无关变量应选择_______的叶片;为达到_______的目的,应测量三组样本取平均值。
正确答案
(1)维持细胞核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离子;主动运输
(3)光照强度;大于
(4)①10;10;②叶龄相同(生理状况相通);减小实验误差
解析
略。
知识点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为了探究植物矿质吸收是否与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特设计如下实验(图24):通过光照控制大麦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蒸发忽略不计),然后测定大麦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探究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
【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如表5。
(1)表5中,如果实验条件X1代表光照,检测变量Y2代表大麦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那么X2应为_______,而作为Y1的大麦根系水分吸收(或蒸腾量)可借助于__________测得。
(2)表5中的实验数据应按_________方式处理方可初步证实探究假设的成立与否。
A.比较Z1:Z3和Z2:z4两个比值
B.比较Z1+Z2和Z3+Z4两个加和
C.比较Z1一Z3和Z2一Z4两个差值
D.比较Z1×Z2和Z3×Z4两个乘积
(3)为了进一步调查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5中的Y3至Yn应为_________。
(4)实验条件X l的光照既有光能因素又有热能因素,为区分两者,增设一实验条件x3___。
A.将II号杯置于晨光或夕照之下
B.在II号杯中加装散热搅拌装置
C.在光源与II号杯之间加装滤色玻片
D.将II号杯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5)在本探究中,检测变量Y2的初始浓度(大麦插入前)不宜过高,否则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黑暗(或不同光照强度) 容器上的刻度
(2)A
(3)其它矿质元素
(4)D
(5)会导致植株失水。
解析
(1)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X1表示光照,则X2应表示黑暗或者不同强度的光照,以形成对照;大麦根系吸收水分(或蒸腾)会导致容器中液面的下降,可通过容器上的刻度来表示大麦根系水分吸收(或蒸腾量)的量。
(2)不同条件下Z1和Z3、Z2和Z4表示对应的水分吸收量和矿质元素吸收量,若Z1:Z3和Z2:z4两个比值相同,则说明水分的吸收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同步的,否则则说明二者是不同步的,本题选A
(3)为了使得到的结论更有说服力,需要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行测定,则Y3至Yn应为其他不同的矿质元素(如N P K等)
(4)为了将光能因素和热能因素分开,保持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可通过使光能因素相同或者热能因素相同来实现。通过D选项的途径,使得两组实验装置的温度相同,排除了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题选D
(5)在探究实验中Y2的初始浓度不宜过高,当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大于细胞液浓度时,会导致植物根系细胞失水,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实验结果。
知识点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若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用a表示,则幼嫩细胞a1与衰老细胞a2的大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贮藏的种子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A错误;水分通过导管由根系向地上部分运输,而导管是死细胞的细胞壁,B错误;高渗溶液中,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能通过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缺水时,动物体的负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分的散失,维持水盐平衡,D错误
知识点
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关于水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