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种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超级细菌一直存在并且在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不断地进化。这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其实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超级细菌的超强耐药基因是菌体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的

C人类滥用抗生素对细菌中具有耐药性状的菌体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受抗生素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菌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1.图A和图B分别表示甲、乙果蝇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

(1)与图A相比,图B发生了(       ) 。

(2)图A染色体上控制白眼性状基因与控制棒眼性状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       )。

(3)果蝇的灰身性状和黄身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发现子代中灰身:黄身= 2: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4)人类和果蝇都是XY型性别决定,在人类和果蝇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是否含(       )染色体,该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是(       )。

②有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O女性色盲患者,其双亲色觉正常,该患者患病的原因最可能(       )(填“父亲”或“母亲”)有关。

(5)蜜蜂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染色体组数目有关。正常的雌蜂是二倍体,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蜂王或工蜂,则雄蜂是(       )倍体;假设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该蜂王子一代雄蜂的基因型有(       )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4.玉米来源于5000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生黍米,这种野生黍米经过人们数千年的培育,发展成为今天数百个品种的玉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黍米和玉米属于两个物种,玉米物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           )、人工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2)培育过程中,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一种大果穗的突变植株,让其自交,后代出现了小果穗的植株,说明获得的突变植株是(           )。

(3)研究发现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①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雌雄同株必须人工去雄的麻烦。若以雄株和雌株为亲本,使其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株,则符合育种要求的亲本的基因型为(       )  。

②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F1的表现型有哪些?(      )它们的比例是(      ) 。

③为尽快获得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应在F1选择基因型为(       )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其过程为:首先采用 (      ) 法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         )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

正确答案

(1)突变和基因重组(缺一不给分)

(2)杂合子

(3)①aaBB、AAbb②正常株、雌株、雄株 ;  1:2:1(该比例应与表现型相对应)③AaBb;   花药离体培养 ;  秋水仙素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3.下图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请据图分析。

(1)图中b过程所需的原料是(            ),b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            )。豌豆种子细胞不能依靠渗透吸水的原因是缺少(            )(细胞器)。

(2)当R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            )增多。其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 。

(3)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有(            )种;F2的圆粒豌豆中Y基因的频率为(            );若F2的全部绿色圆粒豌豆植株进行自交,所得到的F3中纯合绿色圆粒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

(1)氨基酸  ;  ;中央液泡(或大液泡)

(2)蔗糖  ;  基因突变

(3)2  ;   ;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3. 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谷氨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

(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                                )。

(2)图甲中表示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一种转移RNA,与该谷氨酸对应的DNA片段的碱基顺序为(                               )。

(3)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通常由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这样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析属于(           )培养基。由培养基的成分分析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如果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从发酵过程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                ) 。

(4)根据乙图分析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为细菌生长提供所需的 (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的作用。

(5)某厂的发酵液因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而人们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变异的产生来自于 (                         )  。

(6)用图丙中的发酵装置进行谷氨酸发酵可以大大提高产量,试阐述原因 (                  )  。

正确答案

(1)  

   (2)            

   (3)液体培养基;异养型;通气量不足(溶氧不足)   

(4)氮源; pH    

(5)基因突变(或突变)    

   (6)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排出部分代谢产物(或延长稳定期),有利于代谢产物更多的积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3.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有的有害有的则有益:其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随着其生存的环境不同而不同。2011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在欧洲多国陆续暴发,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结合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存在于人类和恒温动物肠道内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其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           )。

(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患者的局部肠出血并使血管和肾功能受损,肠毒素是大肠杆菌的(              )(填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据研究这种肠毒素可被霍乱外毒素的抗毒素中和,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3)此次暴发的大肠杆菌是一种嵌合体,它包含了多种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它还含有瘟疫细菌的DNA,产生这种变异来源属于(           ) 。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表现出很强的耐抗生素性,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体内含有(           ) 。

(5)下表是某培养基成分含量:

若用此培养基来培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还应在培养基成分中添加(        ),如果再加入伊红和美蓝,按用途分此培养基叫(           ),接着用此培养基(         )(能或不能)检测出饮用水和乳制品是否含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生态系统的结构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3.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主要原因是细胞内 (         )(填细胞结构)数目少、形态突变性状多,便于观察。

(2)将果蝇的一个体细胞放人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发现一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放射性。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残翅果蝇的数量不到长翅的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要分析原因:(              )

(4)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有人猜想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简述证明该猜想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①将这只雄果蝇与(                       )杂交;

②(                        );

③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3.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谷氨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

(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                     )。

(2)图17中甲图表示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一种转移RNA,与该谷氨酸对应的DNA片段的碱基顺序为(            )。

(3)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17 中乙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 。如果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从生产流程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           )  。

(4)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 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

(5)某厂的发酵液因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而人们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           ) 。

(6)用图17中的发酵装置进行谷氨酸发酵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中的两个原因(             )。

正确答案

(1)

(2)

(3)异养、需氧型(缺一不给分);通气量不足  

(4)氮源 ;  pH

(5)基因突变(或突变)

(6)①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②排出部分代谢产物③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1.一个正常眼色的果蝇种群由于受到射线照射,出现了两只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果蝇A ×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实验二:果蝇B ×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

实验三: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中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           )(显,隐)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           )效应,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           )(显,隐)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上述类似的效应。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           )染色体上,理由是(           )。

(3)若上述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则褐眼的遗传遵循(              )定律,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1.小麦株高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小麦的两种矮化突变纯合体甲和乙,其突变基因甲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用A、a表示)、突变基因乙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用B、b表示)。用甲、乙分别与野生型纯合体丙进行交实验得F1;F1均表现野生型正常株高。田间种植F1自交得F2,调查F2群体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植株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矮化突变是由__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与乙进行杂交得到的F1自交后得F2,问F2中纯合子比例约为:(      ),其表现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值约为_____________。如果让所有F2又继续自交,问F3中纯合子比例约为: (     ),其表现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值约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隐 ; aaBB  AAbb AABB    

(2)1/4 ;9:7 ;    9/16 ;   25:39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物的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