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的变异
- 共49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由一株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总会有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如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的A、B、C所示的遗传信息
的传递过程 ②图中A、B过程进行的时间段内均可能发生基
因突变,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
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
是由a到b ⑤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提高
了合成肽链的速度 ⑥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
译的过程,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
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
基酸是酪氨酸(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因其具有易饲养,培养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相对性状易区分等特点,所以是遗传学中常见的实验材料。结合所学遗传变异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猩红眼和亮红眼为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圆形眼和棒状眼为控制果蝇眼形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则可以得知控制眼色和眼形的基因分别位于( )和 ( )染色体上,F1中亮红圆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 。如果让F1中表现型为猩红棒眼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亮红圆眼果蝇的概率是( ),F2中猩红眼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
(2)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眼色的基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这种眼色基因可能会因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丢失(X0),如果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没有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FY)与一只白眼雌果蝇(XfXf)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现欲利用一次杂交来判断这只果蝇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可以用这只白跟雌果蝇与 ( )(白眼、红眼、两种眼色均可)的雄果蝇交配,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
正确答案
(1)常 X aaXbY 1/72 2/3(66.7%);
(2)两种眼色均可 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1:1,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2:1,则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 Ⅰ. (1)某自花传粉植物灰种皮(Y)对白种皮(y)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B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请回答:
①如果只考虑种皮颜色的遗传:将亲本植株(Yy)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共得15株植株,其中有10株结灰色种子共300粒,有5株结白色种子共100粒,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定律预期分离比( )(填相同或不相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②如何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材料,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紫茎抗病植株?简要叙述你的实验步骤。
(2)果蝇的匙形翅性状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某多肽链M异常造成的,异常肽链与正常肽链(由169个氨基酸组成)相比少了4个氨基酸,二者前161个氨基酸的序列相同。第16l到165个氨基酸序列如下表:
假定匙形翅果蝇的信使RNA与正常翅果蝇的信使RNA仅有一个核苷酸之差。
①写出正常翅与匙形翅的信使RNA中161到165的氨基酸密码子(每一个氨基酸只填写一个密码子)。
【备查密码子:色氨酸(UGG);甲硫氨酸(AUG);酪氨酸(UAU、UAC);甘氨酸(GGU、GGC、GGA、GGG);组氨酸(CAU、CAC);缬氨酸(GUU、GUC、GUA);谷氨酸(GAA、GAG);苏氨酸(ACU、ACC、ACA、AC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②该突变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而引起的。
Ⅱ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萌发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幼苗长到2 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一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 m 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一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 m 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的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 。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的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3)对照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
继续探究: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 ( ),乙( ),丙 ( ),丁 ( ) 。
正确答案
31. Ⅰ
(1)不相同; 子代样本数目太少。
(2) 取AaBb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诱导染色体加倍
用相应病原体感染紫茎植株,保留抗病植株
(2)①
②增添
Ⅱ
(1)弯向光源生长的; 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使玉米苗的茎背光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2)向背地方生长的; 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玉米苗的茎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3)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4)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的程度加大 ;向光弯曲生长(或向下生长); 水平向前生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正常及易位后的7号、9号染色体分别用A、A+、B、B-表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并未发生变化,第9号染色体上的R片段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若个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表现为痴呆病;若只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乙图表示因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系谱图,已知I—2、II—4均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请据图回答。
(1)染色体易位能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 ),从而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妊娠期间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 )(能/不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细胞。
(2)乙图中,个体II—4产生的配子中,7和9号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 )种,个体Ⅲ—6的7和9号的染色体组合为( )。
(3)若Ⅲ—8为存活个体,则其为第7和第9号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 。
(4)已知7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M,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对应的DNA序列如右图所示,起始密码子为AUG。正常情况下,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链中若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G,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 )变为( ) 。
正确答案
(1)排列顺序和数量 ; 能
(2) 4 ;
(3) 1/3
(4) b ; GUC ; CU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不是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造成。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
②若已证明该变异源于基因突变,根据这对有毛鼠的多次杂交后代,还可判定无毛基因不是细胞质基因,其依据是( )。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对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可用无毛基因作探针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控制毛色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
②父本的基因型是( ),母本的基因型是( )。
③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④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鼠弯曲雌鼠占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
(1) ①无毛性状在后代重复出现(变异连续出现,稳定遗传)
②杂交后代不具有母系遗传现象
③DNA分子杂交
(2)①常 RR
②RrXTY RrXTXt
③75%④1/8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