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

材料2.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

材料3.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

材料4.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

材料5.桦尺蠖的黑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

(1)材料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中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5中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生物变异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

(2)说明生物存在着变异现象

(3)说明这些桦尺蠖是属于同一个物种,黑色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4)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影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5)自然选择使物种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6)不定向   是定向   是定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______;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基因。乙病的特点是呈________遗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2基因型为_________。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正确答案

(1)常    显

(2)世代相传   患病   1/2

(3)X    隐    隔代交叉(答隔代、交叉、男性多于女性、伴性遗传的其中之一都给分)    aaXbY   AaXbY   1/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基因兴奋剂是指通过改良遗传学成分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激素、蛋白质或其他天然物质,从而增强运动能力。基因兴奋剂是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它与普通基因治疗的不同在于将服务对象从患者转移到了健康的职业运动员。科学家发现了一种AGTN3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则能提高运动员的长跑成绩。请回答:

(1)基因AGTN3变成基因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该现象发生的本质是DNA分子发生了_____________。

(2)若一个家庭中,父母都具有E基因,善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E基因善长跑;但另一个儿子不具有E基因而不善长跑。据孟德尔理论,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由此可见,E基因对AGTN3基因具有__________作用。

(3)若一对夫妇注射了R基因都提高了短跑成绩,则他们以后所生的子女具有R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

(4)科学家把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提高,在今年伦敦奥运会上有可能会出现使用基因兴奋剂这种最隐蔽的作弊行为。这是因为注入的基因存在于运动员的_______。

A.血液中  B.肌肉细胞中  C.心脏细胞中  D.小脑细胞中

(5)科学考察发现,在许多狮豹的非洲部落,基因R出现的比例较大,而基因AGTN3出现的比例比较少。这一事实表明,在该部落的进化过程中具有R基因的个体更容易适应当时的环境而生存。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该基因比例上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碱基对的增减、缺失或改变

(2)性状分离;显性

(3)0

(4)B

(5)在多狮豹的环境中,具有R基因的个体更容易躲避野兽的追杀。经过长期的进化,R基因比例上升,频率增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与遗传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是受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图中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Ⅱ4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常       隐

(2)Aa        aa

(3)AA或Aa       1/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正常翅果蝇停飞后双翅紧贴背部,研究者发现一种变异的展翅果蝇,停飞后双翅仍向两侧展开。当以展翅果蝇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的雌果蝇和雄果蝇中总是出现2/3的展翅,1/3的正常翅。请回答:

(1)果蝇的展翅性状是由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果蝇的另一对性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控制展翅的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如果1只灰身展翅果蝇与1只黑身展翅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有____________种,理论上这几种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此果蝇种群中,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的频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定数量的刚毛和截毛果蝇(均有雌雄),且刚毛对截毛为显性。请设计实验来确定其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显性     常

(2)4     2:1:2:1(排序不做要求)

(3)减

(4)实验设计思路:用多对截毛雌果蝇与纯合刚毛雄果蝇杂交

预测和分析:若后代雄果蝇全部为截毛,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若后代雄果蝇全部为刚毛,则说明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调查发现在人群中每1000000人中有一个严重患者,那么正常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

(3)由图1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作用,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4)图2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和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显      Dd和dd

(2)999/1000

(3)具有流动性

(4)1/18     基因突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____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_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正确答案

(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写显性或者隐性)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3)Ⅱ3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____________。

(4)Ⅲ是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隐

(2)性状分离

(3)2/3

(4)1/9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生物的幼年个体性别不好辨别。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杂交试验,想通过幼年个体的外部特征来确定幼年个体的性别,已知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鸡的羽毛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下列对其设计思路及结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子代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②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红眼、雌果蝇全部为白眼③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子代雄鸡全部为芦花鸡、雌鸡全部为非芦花鸡④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子代雌鸡全部为芦花鸡、雄鸡全部为非芦花鸡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纯合导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

B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C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个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

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亲代之一的基因型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

B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 ]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 ]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