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若aa植株在幼苗阶段死亡则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应是多少?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纯合子AA或aa的概率均为(1-),由于黄色个体(aa)在幼苗阶段死亡,因此杂合子的概率==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虹口区模拟)一个群体中某一条常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型位置上有5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那么在这个群体的二倍体个体种基因型的总数可达(  )

A5种

B10种

C15种

D20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该生物的基因型共有:A_基因型有5种(AA、Aa1、Aa2、Aa3、Aa4);a1_基因型有4种(a1a1、a1a2、a1a3、a1a4),a2_基因型有3种(a2a2、a2a3、a2a4),a3_基因型有2种(a3a3、a3a4),还有1种是a4a4,所以在这个群体的二倍体个体种基因型的总数可达5+4+3+2+1=15种.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研究小组按照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程序,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用纯种的灰身果蝇(B)与黑身果蝇(b)杂交,得到F1代,让F1代自由交配后,将F2代中的所有黑身果蝇除去,使F2代中的所有灰身果蝇再自由交配,产生F3代.

第二组:用纯种的高茎豌豆(D)与矮茎豌豆(d)杂交,得到F1代,让F1代自交后,将F2代中的所有矮茎豌豆除去,使F2代中的所有高茎豌豆再自交,产生F3代.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组实验中F2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第二组实验中,F2代的显性性状中,杂合体的高茎豌豆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2)第一组实验中F3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第二组实验中F3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

(3)写出第二组实验P代到F2代的遗传图解:

______

正确答案

灰身果蝇:黑身果蝇=8:1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5:1

解析

解:(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因此,第一组实验中F2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同理,第二组实验中,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因此F2代的显性性状中,杂合体的高茎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2)第一组实验中,由(1)中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Bb占,则B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Bb占、bb占,所以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

第二组实验中,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将F2代中的所有矮茎豌豆除去,则剩余高茎豌豆中,DD占、Dd占.让F2代中的所有高茎豌豆再自交,F3中高茎豌豆所占的比例为+=,矮茎豌豆所占的比例为=.因此,F3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高茎豌豆:矮茎豌豆=5:1.

(3)第二组实验P代到F2代的遗传图解:

故答案为:

(1)      

(2)灰身果蝇:黑身果蝇=8:1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5:1

(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一中家鼠,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黄色鼠和灰色鼠的比例是1:1,子一代中黄色鼠进行交配,子二代中的黄色鼠和灰色鼠的比例是2:1,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家鼠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

C家鼠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死亡

D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家鼠皮毛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A错误;

B、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故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黄色家鼠基因纯合时,在胚胎时期已死亡,C正确;

D、据分析可知,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α链碱基组成为______,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性遗传.

(3)Ⅱ8基因型是______,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一条链为GTA,因此α链碱基组成为CAT,β链为α链转录形成的MRNA,因此其碱基组成为GUA.

(2)图2中,表现正常的3和4生了个患病的9号,因此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由此确定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

(3)由于3号和4号为Bb,因此Ⅱ8基因型是BB或Bb.由于Ⅱ6和Ⅱ7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因此他们均为Bb,因此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由于Ⅱ9基因型为bb,因此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故答案为:

(1)CAT    GUA

(2)常     隐

(3)BB或Bb         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3)Ⅱ1的基因型是______,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

(4)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

(5)Ⅲ2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分析,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相同的概率是100%.

(3)Ⅱ1的基因型是aa,Ⅱ2的基因型是Aa.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或Ⅰ2

(4)由于Ⅲ1的基因型是aa,Ⅱ2和Ⅱ3的基因型是Aa,所以Ⅲ2的基因型是AA或Aa,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5)Ⅲ2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常  隐

(2)1 

(3)aa  AaⅠ1或Ⅰ2      

(4)AA或Aa  

(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

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     ②黑色是隐性性状    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     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雄性黑马如果是纯合子,则其子代不会出现枣红马,①正确;

②如果黑色是隐性性状、枣红色是显性性状,由于亲代枣红马是纯种,所以后代不可能出现黑色,因此,黑色是显性性状、枣红色是隐性性状,②错误;

③如果黑色是隐性性状、枣红色是显性性状,由于亲代枣红马是纯种,所以后代不可能出现黑色,因此,黑色是显性性状、枣红色是隐性性状,③错误;

④如果黑色是显性性状、枣红色是隐性性状,由于亲代枣红马是纯种,并且雄性的黑马为杂合子,则后代会有棕红马和黑马,因此,黑色是显性性状、枣红色是隐性性状,④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

①狗的长毛与卷毛;

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⑤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

⑥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

A③⑥

B①④

C②⑤

D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狗的长毛与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①错误;

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②错误;

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属于一对相对性状,③正确;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这不属于性状分离,④错误;

⑤高茎(Aa)×矮茎(aa)→高茎(Aa):矮茎(aa)=1:1,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⑤错误;

⑥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rr)=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⑥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人类中,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为显性遗传.有一对惯用右手的夫妇,生了一个惯用左手的男孩和一个惯用右手的女孩,若该女孩与一个惯用左手的男人结婚,生一个惯用左手的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一对惯用右手(R_)的夫妇生了一个惯用左手(rr)的男孩,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都是Rr,因此该惯用右手女孩的基因型为RR或Rr,与惯用左手的男性(rr)婚配,生出一个惯用左手的孩子的概率=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

C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D1与Ⅰ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于亲代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后代数目又较少,所以不能确定白色与栗色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

B、如果白色为显性,则可能是伴性遗传;如果栗色为显性,则不可能是伴性遗传,所以不能确定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B错误;

C、Ⅱ1和Ⅱ2基因型相同,都是杂合体,为Aa或XAXa,C正确;

D、Ⅰ1与Ⅰ2的表现型不同,其基因型可能相同,因为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导致表现型不同,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家将除草剂抗性基因(E)导入大豆核基因组中,筛选出了抗除草剂大豆植株.某些抗除草剂大豆植株体细胞含两个E基因,分别被整合到3号、4号染色体上,如右图1所示,图中A为高产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所示大豆植株的根尖细胞在分裂中期具有______个抗除草剂基因,该植株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个数是______

(2)若该抗除草剂大豆自交得F1,F1中不抗除草剂的植株占______,抗除草剂植株中抗性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3)为提高大豆产量,要在上述F1中选择高产抗除草剂纯合子种植.请在图2中标出符合推广要求的个体的基因组成.

(4)上述F1中的低产抗除草剂个体的基因组成有______种.若低产个体的自交后代中有少数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请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5)若在种植F1的大豆田中施用除草剂,则a基因频率会______,多年连续施加除草剂后,大豆田中会出现少数抗除草剂杂草并且数量逐年______,所以,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生物进化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所以大豆植株的根尖细胞在分裂中期具有4个抗除草剂基因;该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个数是2个或1个或0个.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两个E基因分别被整合到3号、4号染色体上,大豆自交得F1,F1中不抗除草剂的植株占×=.在抗除草剂植株中抗性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即含两个E及以上基因的占

(3)高产抗除草剂纯合子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EE,如图:

(4)F1中的低产抗除草剂个体的基因组成有3种.  让这些高产个体自交,若后代高产和低产个体之比为3:1,则只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若后代全是高产,则是一对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5)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在种植F1的大豆田中施用除草剂,则a基因频率会增加.而且除草剂的使用,大豆田中会出现少数抗除草剂杂草并且数量逐年增加.这些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能影响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故答案为:

(1)4    2或1或0 

(2)         

(3)

 

(4)3      让这些高产个体自交,若后代高产和低产个体之比为3:1,则只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若后代全是高产,则是一对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5)增加   增加   速度和方向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试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传方式,获得如下结果.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

A矮脚为隐性性状

B种群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

C矮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D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第四组中,矮脚♀×矮脚♂→后代出现高脚,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矮脚相对于高脚为显性性状,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B正确;

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正交(第一组)和反交(第二组)的结果相同,说明矮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错误;

D、矮脚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番茄果实的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RR×rr杂交,F1为红果,自交得到的F2中有30株结红果,其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约为(  )

A10株

B15株

C20株

D30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RR与rr杂交,F1的基因型均为Rr,F1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其中红果占,又已知F2中有30株结红果,则F2共有植株30÷=40株,其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约为40×=20株.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3:1结果的是(  )

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

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D15N的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

B、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生成6摩尔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生成2摩尔CO2,比值为3:1,B正确;

C、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1,C正确;

D、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为2个,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为2:8=1:4,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种群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易的方法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

D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种群中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A错误;

B、鉴别和保留纯种抗锈病(显性)小麦的方法有自交法和测交法,其自交法是最简易的方法,B正确;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种类,但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C错误;

D、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