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孟德尔用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_________性状,由一对____________控制。
(2)孟德尔发现F1豌豆均为高茎,F1自交后F2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
(3)图中母本表现为________茎。孟德尔用F1豌豆和______豌豆杂交,证明了F1是杂合子。
正确答案
(1)相对 等位基因
(2)3:1
(3)高 矮茎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组合_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亲本基因型:紫花×白花__________。
(3)组合三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
(4)若组合三的F1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420株,则组合三F1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二;紫花
(2)Aa×aa
(3)2/3
(4)50%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的如下7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孟德尔选择____________两对相对性状研究自由组合定律,观察到F2的性状分离比9:3:3:1所用的时间最短,原因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种子形状和子叶颜色 这7对性状中,只有这2对性状在F1植株的种子上就能表现出来,而其余性状需在F2的植株上才能表现出来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为研究剪秋罗叶形遗传,做了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回答(相应基因用B、b表示):
(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剪秋罗叶形的遗传不属于细胞质遗传,其判断依据是______。
(2)根据第3组,可以断定______为显性性状,且控制剪秋罗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X、常)染色体上,雄株中宽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进行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
(4)出现第2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试写出其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证明(4)的结论,某课外小组决定对剪秋罗种群进行调查。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的剪秋罗,则上述假设成立。
正确答案
(1)未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或子代表现出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2)宽叶 X XBY
(3)7:1
(4)窄叶基因 (b)使花粉致死
(5)窄叶雌性
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C管: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请分析回答: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应选________管的亲代果蝇进行杂交。
(2)A、B、C三个试管中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三个试管中红眼果蝇全部是灰身纯系,白眼果蝇全部是黑身纯系,F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灰身。同时考虑体色和眼色的遗传,B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中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于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雄 雌 雄
(3)3∶1∶3∶1
已知水稻的迟熟(A)对早熟(a)是显性、抗病(B)对易染病(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农科所为培育早熟抗病稻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用迟熟抗病稻和早熟易染病稻杂交,得到F1,F1测交后代为:迟熟抗病稻87株、早熟抗病稻92株、迟熟易染病稻90株、早熟易染病稻89株。由此判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F1自交产生F2,则F2全部个体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早熟抗病稻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生产实践中,不能直接将F2中的早熟抗病稻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的原因是它不全是纯种,种植后会发生____________。
(3)为快速培育出早熟抗病稻,往往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其主要步骤是:首先用F1的花药离体培育出___________幼苗,再用_______________处理,通过筛选即可获得理想的新品种。
正确答案
(1)AABB aabb
(2)4 3/16 性状分离
(3)单倍体 秋水仙素(或低温)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1)不能确定。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答案合理即可)
小黄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bb)和黄色(aabb)。图是小黄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作用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
(2)欲使Ⅲ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与Ⅲ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4)Ⅲ3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的线粒体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Ⅲ3生产的?_________ (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
①.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
②.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
③.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aBb 减数分裂后期
(2)黑色、褐色
(3)1/12
(4)能 线粒体DNA只随卵细胞传给子代,Ⅱ2与Ⅲ3及Ⅲ3所生小狗的线粒体DNA序列特征应相同
(5)基因突变
(6)①.F1代所有雌性个体表现该新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正常性状
②.F1代部分雌、雄个体表现该新性状,部分雌、雄个体表现正常性状
③.(5)中雄狗的新性状是其体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突变基因不能传递给后代
豌豆种子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______规律。亲代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___。
(2)杂交后代中纯合体的性状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共有_________种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黄色皱粒占___________。
(4)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
(5)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性状组合占___________。
(6)杂交后代中,占整个遗传因子组成1/4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
(7)若将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理论上讲后代中的性状表现及比例: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遗传因子的分离 YyRr yyRr
(2)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3)6 1/8
(4)25
(5)1/4
(6)YyRr、yyRr
(7)15黄色圆粒:5绿色圆粒:3黄色皱粒:1绿色皱粒
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与___________(填序号)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应选择的两亲本为__________(填序号)。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在F2中筛选抗病性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③与④杂交所得F1自交,则F1所结种子中胚乳为糯性的胚乳基因型为________,种子中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在遗传学实验中,玉米是较好的实验材料,请说明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或④
(2)②和④ 蓝色长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棕色圆形为1:1:1:1
(3)①和④ 病原体感染法
(4)aaatttddd 3:1
(5)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去雄操作简便,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较快;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产生的后代较多,统计更准确(答出两点即可)。
豚鼠的黑毛与白毛、毛粗糙与毛光滑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
(1)表中的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写出亲本的基因型: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3)让第②组后代中黑色粗糙毛豚鼠相互交配,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的后代中纯合体占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
(3).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根据组合____可判出_____花为显性性状,因为__________。
(2)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为_______,该组合交配方式为________。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_________,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4)组合一中,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 紫 亲本均为紫色,F1中出现了白色
(2)Aa 侧交
(3)AA或Aa 性状分离
(4)1/2
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
(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分别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类型?说明理由:依据的组合及显性类型是: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
(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表现型:_____________,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组合三能够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阔叶对窄叶为显性。因为F1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①.rrWW×Rrww;②.Rrww×Rrww;③.rrWW×RRww
(3)红色阔叶 红色窄叶 白色阔叶;白色窄叶 9:3:3: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控制眼皮的基因用A、a表示)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第________组调查结果,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_。
(2)第二组抽样家庭中,父亲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
(3)第一组某家庭中,母亲去美容院通过外科手术将单眼皮变成双眼皮以后,该家庭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单眼皮
(2)AA或Aa
(3)0
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皮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试分析表中情况,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哪一种调查情况就能判断哪种眼皮为显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则眼皮的遗传可以有哪几种婚配方式(从基因组合方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第3组的父母亲都去美容院进行手术后,单眼皮都变成明显的双眼皮,则他们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中第1种种婚配情况能判断双眼皮为显性
(2)①AA×AA;②AA×Aa,③Aa×Aa;④AA×aa ,⑤Aa×aa,⑥aa×aa
(3)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