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常;X;遵循
(2)♀BbXFXf;♂BbXFY
(3)BBXfY、BbXfY
(4)1:5
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两个品种。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1)氰存在于牧草叶肉细胞的________(细胞器)中。当两个不产氰稳定遗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_时,在F2中会出现产氰和不产氰两个品种,且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是_________。
(2)在不产氰植株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下面是某位同学写出的有关设计思路及对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的推论过程。请根据已给出的内容来补充全面。取待检测的一个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
①.在两只试管提取液中分别只加入_________(或酶2),检测有无氰生成。
②.若只有一只试管中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若无氰生成,则另取一试管加入提取液,再先后加入酶2和________。
④.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液泡 DDhh ddHH 9:7
(2)①.中间物质或酶1 ②.ddHH或ddHh(或DDhh或Ddhh) ③.中间物质或酶1 ④.ddhh
雕鹗(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其中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某种纯合致死效应。现有一绿色有纹雕鹗与一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鹗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2)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__________,占其后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黄色无纹雕鹗与一绿色有纹雕鹗作亲本交配,子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请以遗传图解形式表示该杂交过程和结果。
正确答案
(1)绿色、无纹
(2) AABb、AABB、AAbb l/4
(3)黄色无纹:黄色有纹=1:1
(4)亲本中黄色无纹雕鹦的基因型为aaBb,绿色有纹雕鹦的基因型为Aabb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或者_______。
正确答案
(1)两
(2)AaBb AAbb、aaBB、aabb
(3)Aabb×aaBB AAbb×aaBb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纯合和隐性纯合品种产量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导致大面积自然受粉[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受粉方式共计有__________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如果用上述自然受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_______(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_______(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叶病毒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 AA、Aa、aa
(2)窄叶 宽叶
(3)Aabb 将测交后代种子全部种下,在培养过程中用矮花叶病毒进行筛选,在苗期选出正常宽叶植株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 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纯合子占后代的____________。
(3)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二 ;黄色
(2)1/4
(3)1/2
(4)性状分离
豚鼠的黑毛与白毛、毛粗糙与毛光滑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
(1)表中的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
(2)写出亲本的基因型: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3)让第②组后代中黑色粗糙毛豚鼠相互交配,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的后代中纯合体占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黑毛粗糙
(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3)1/4
家兔毛色,褐色和黑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基因B和b表示。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兔,甲和乙为黑色雌兔,丙为黑色雄兔,丁为褐色雄兔。已知甲和丁交配产的F1全是黑色小兔;乙和丁交配产的F1中有褐色小兔。请回答:
(1)在褐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
(2)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利用甲、乙、丙、丁四只兔,如何鉴别丙兔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黑色
(2)BB Bb bb
(3)与乙兔交配,若后代中全部是黑色小兔由现兔的基因型为BB;若后代中出现了褐色小兔,则为Bb。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三组实验,请回答:
(1)在玉米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_。
(2)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传粉方式2的玉米种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把传粉方式1中的黄色玉米种下后,让所长成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白粒玉米的几率为________;如果让所长成的植株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白粒玉米的几率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白色
(2)aa Aaa、aaa
(3)1/6 1/9
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种,其后代中_____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 aaBb 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
(2)13或11 正常或矮生
弯翅卷刚毛雌果蝇与直翅直刚毛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翅直刚毛,所有雄果蝇都是直翅卷刚毛。控制翅型和刚毛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和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控制翅型和刚毛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翅直刚毛果蝇所占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常;X;AaXBXb;AaXbY;3/8
下表是豌豆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据上表回答: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甲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丙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丁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高茎;红花
(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下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1)科学家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定的是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对其复制时有4个碱基发生了错误,但发现仍合成了正常的蛋白质,请说明可能的2种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对果蝇的某一种遗传病进行分析,发现是由于线粒体中的基因突变造成的,这种遗传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对果蝇的受精过程研究发现,精子尾部游动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精子仍携带有线粒体,研究线粒体是否进入了卵细胞你认为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科学家发现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假如用该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交配得到如下结果:F1中,雌果蝇全为卷刚毛,雄果蝇为直刚毛,则此假说成立。但事实上,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的结果是:F1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那么最合理的假说是_______________。
(4)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验证上述的假说(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正确答案
(1)5条 ①.错误碱基在DNA的非基因片段 ②.错误碱基在基因上,但转录的密码子仍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
(2)母系遗传(只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 同位素标记法(示踪法)或用健那绿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活性)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分布。
(3)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4)实验设计:取卷刚毛雌果蝇与直刚毛雄果蝇交配,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直刚毛,而雄性个体全为卷刚毛,且比例为1:1,则假说正确。遗传图解
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1)选果蝇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
(2)F1随机交配,试推断F2中红眼、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以上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不一致的是________。
(4)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间杂交得到F2。预期F2可能出现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雌雄易辨等(答出2条即可)
(2).雄、雌 雄
(3).灰身和黑身 红眼和白眼
(4).12 1/8
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能否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简练的文字和遗传图解加以说明和推导。
正确答案
能。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
①.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雌果蝇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如遗传图解1。
②.若后代果蝇雌雄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如遗传图解2。
③.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均有两种不同性状且各占1/2,则该杂交组合中雌果蝇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如遗传图解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