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某家族有两种遗传病:β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β-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2;蚕豆病是只在X染色体上G6PD酶基因显性突变(用D表示)导致该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但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请回答:
表2
(1)蚕豆病说明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β-基因突变可产生β+基因和β0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这体现了______多样性
(3)对家系部分成员的DNA用______酶来获取β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表2,推断II-8的基因型为______.
(4)Ⅲ-11个体的蚕豆病致病基因来自______个体.
(5)若图中Ⅱ-9已怀孕则M个体出现蚕豆病的概率是______.为避免M遗传病的出生,应采取的产前诊断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蚕豆病是G6PD酶基因显性突变后导致该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由此说明它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的.
(2)β-基因即可以突变为β+基因可以突变为β0基因,说明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从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来看,属于遗传(即基因)多样性.
(3)切剪DNA要用到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地贫病为常染色体β基因控制的疾病,电泳图显示III-11个体患重型地贫,其基因型应为β0β0或β+β+,若为β0β0 可推得I-1基因型为β-β0,I-2基因型为β-β+,其I-1、I-2子女基因型为β-β-、β-β0、β-β+和β0β+(中间型地贫),因为II-8无异常表现,所以其基因型可能是β-β-、β-β0、β-β+三种.若为β+β+则I-1基因型为β-β+,I-2基因型为β-β0,其I-1、I-2子女基因型同样是四种,β-β-、β-β0、β-β+和β0β+(中间型地贫),因为II-8无异常表现,所以其基因型仍旧是β-β-、β-β0、β-β+三种.蚕豆病为伴X显性遗传,患病基因为XD,且女携带者不患病,II-8男性个体不患病,所以应为XdY,组合可得:β-β-XdY、β-β0XdY、β-β+XdY.
(4)III-11男性个体的蚕豆病基因型为XDY,若来自父亲,则父(II-5)必病,与图不符,所以是来自母亲(II-6)个体,XDXd女携带者表现正常.
(5)欲知M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得先知道其父母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在(3)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蚕豆病为伴X显性遗传,患病基因为XD,且女携带者不患病,II-8男性个体不患病,所以应为XdY,II-9个体的兄弟患病,可推其母亲I-4的基因型为XDXd,父亲I-3的基因型XdY,II-9为女性,她的基因型为XDXd、XdXd,她与II-8XdY婚配,其后代为()XDXd×XdY→(
)XDY,在诊断遗传病方面,基因诊断最为确切.
答案: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不定向性 基因
(3)限制性核酸内切 β+β-XdY或β0β-XdY或β-β-XdY
(4)II-6
(5) 基因诊断
解析
解:(1)蚕豆病是G6PD酶基因显性突变后导致该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由此说明它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的.
(2)β-基因即可以突变为β+基因可以突变为β0基因,说明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从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来看,属于遗传(即基因)多样性.
(3)切剪DNA要用到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地贫病为常染色体β基因控制的疾病,电泳图显示III-11个体患重型地贫,其基因型应为β0β0或β+β+,若为β0β0 可推得I-1基因型为β-β0,I-2基因型为β-β+,其I-1、I-2子女基因型为β-β-、β-β0、β-β+和β0β+(中间型地贫),因为II-8无异常表现,所以其基因型可能是β-β-、β-β0、β-β+三种.若为β+β+则I-1基因型为β-β+,I-2基因型为β-β0,其I-1、I-2子女基因型同样是四种,β-β-、β-β0、β-β+和β0β+(中间型地贫),因为II-8无异常表现,所以其基因型仍旧是β-β-、β-β0、β-β+三种.蚕豆病为伴X显性遗传,患病基因为XD,且女携带者不患病,II-8男性个体不患病,所以应为XdY,组合可得:β-β-XdY、β-β0XdY、β-β+XdY.
(4)III-11男性个体的蚕豆病基因型为XDY,若来自父亲,则父(II-5)必病,与图不符,所以是来自母亲(II-6)个体,XDXd女携带者表现正常.
(5)欲知M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得先知道其父母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在(3)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蚕豆病为伴X显性遗传,患病基因为XD,且女携带者不患病,II-8男性个体不患病,所以应为XdY,II-9个体的兄弟患病,可推其母亲I-4的基因型为XDXd,父亲I-3的基因型XdY,II-9为女性,她的基因型为XDXd、XdXd,她与II-8XdY婚配,其后代为()XDXd×XdY→(
)XDY,在诊断遗传病方面,基因诊断最为确切.
答案: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不定向性 基因
(3)限制性核酸内切 β+β-XdY或β0β-XdY或β-β-XdY
(4)II-6
(5) 基因诊断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Ⅰ.某种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的毛色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两个亲本杂交,其后代可根据毛色直接判断出性别,写出这类亲本组合的基因型(至少两种)______.
(3)如果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和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亲本杂交,则F1雌性动物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Ⅱ.女娄菜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类型属于XY型.其叶片形状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杂交试验.
(4)阔叶是由______基因控制,位于______上.带有基因e的花粉______.
(5)请画出杂交组合③的遗传图解.
正确答案
解:Ⅰ.(1)由题意分析可知,这只黄色个体是父本,则白色个体为母本,由于它们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bb,所以父本的基因型是Bb,母本的毛色的基因型是Bb或bb.
(2)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bb的个体,则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都是白色,所以两个亲本杂交,如果要其后代可根据毛色直接判断出性别,则后代的基因型中必须有一个B,则黄色的为雄性,白色的为雌性.符合要求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有BB×bb、BB×Bb、BB×BB.
(3)如果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和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亲本杂交,则F1雌性动物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尾白色(A---):正常尾白色(aa--)=:
=3:1.
Ⅱ.
(4)表格中杂交实验①窄叶和宽叶的后代全部为宽叶,说明双亲都是纯合子,且阔叶是显性性状,是显性(E)基因控制的;由表格中杂交实验②窄叶和宽叶的后代全部为雄株,且宽叶:窄叶=1:1,说明宽叶母本是杂合子,父本不能提供X配子,所以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带有基因e的花粉致死.
(5)根据以上分析杂交组合③的父本基因型为XBY,母本基因型为XBXb,其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是:
Ⅰ.(1)Bb Bb或bb
(2)BB×bb BB×Bb
(3)棒状尾白色:正常尾白色=3:1
(4)显性(E) X染色体 致死(或无受精能力)
(5)遗传图解如下:
解析
解:Ⅰ.(1)由题意分析可知,这只黄色个体是父本,则白色个体为母本,由于它们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bb,所以父本的基因型是Bb,母本的毛色的基因型是Bb或bb.
(2)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bb的个体,则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都是白色,所以两个亲本杂交,如果要其后代可根据毛色直接判断出性别,则后代的基因型中必须有一个B,则黄色的为雄性,白色的为雌性.符合要求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有BB×bb、BB×Bb、BB×BB.
(3)如果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和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亲本杂交,则F1雌性动物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尾白色(A---):正常尾白色(aa--)=:
=3:1.
Ⅱ.
(4)表格中杂交实验①窄叶和宽叶的后代全部为宽叶,说明双亲都是纯合子,且阔叶是显性性状,是显性(E)基因控制的;由表格中杂交实验②窄叶和宽叶的后代全部为雄株,且宽叶:窄叶=1:1,说明宽叶母本是杂合子,父本不能提供X配子,所以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带有基因e的花粉致死.
(5)根据以上分析杂交组合③的父本基因型为XBY,母本基因型为XBXb,其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是:
Ⅰ.(1)Bb Bb或bb
(2)BB×bb BB×Bb
(3)棒状尾白色:正常尾白色=3:1
(4)显性(E) X染色体 致死(或无受精能力)
(5)遗传图解如下: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交产生F2,试问:
(1)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______;
(2)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______;
(3)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______;
(4)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3:1;
(2)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
)=5:3;
(3)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8:1;
(4)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5:1.
故答案为:
(1)3:1
(2)5:3
(3)8:1
(4)5:1
解析
解:(1)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3:1;
(2)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
)=5:3;
(3)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8:1;
(4)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5:1.
故答案为:
(1)3:1
(2)5:3
(3)8:1
(4)5:1
如图是一个尿黑酸症(D对d显性)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该致病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Ⅲ11的基因型是______,如果Ⅱ4已经怀孕,为了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______.
(2)如果在人群中控制尿黑酸症的基因频率是1×10-2.则Ⅳ14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尿黑酸症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3)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红绿色盲,则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于第一代的______,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儿子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3号、4号正常,儿子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由于6号患病,所以Ⅲ11的基因型是Dd.Ⅱ4已经怀孕,为了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产前诊断或基因检测;若在怀孕前,则可进行遗传咨询.
(2)因为在人群中控制尿黑酸症的基因频率是1×10-2,所以DD为9801/10000,Dd为198/10000,dd为1/10000;则表现型正常的男性为Dd的概率是198/9801+198=2/101;又由于8号患病,所以Ⅳ14的基因型为Dd,因此她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尿黑酸症男孩的概率是1/101×1/4=1/404.
(3)因为3号正常,所以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于第一代的1号;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DdXBY和DdXBX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4×1/4=3/16.
答案:(1)常 Dd 产前诊断(基因检测)
(2)1/404(2分)
(3)1号 3/16
解析
解:(1)3号、4号正常,儿子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由于6号患病,所以Ⅲ11的基因型是Dd.Ⅱ4已经怀孕,为了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产前诊断或基因检测;若在怀孕前,则可进行遗传咨询.
(2)因为在人群中控制尿黑酸症的基因频率是1×10-2,所以DD为9801/10000,Dd为198/10000,dd为1/10000;则表现型正常的男性为Dd的概率是198/9801+198=2/101;又由于8号患病,所以Ⅳ14的基因型为Dd,因此她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尿黑酸症男孩的概率是1/101×1/4=1/404.
(3)因为3号正常,所以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于第一代的1号;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DdXBY和DdXBX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4×1/4=3/16.
答案:(1)常 Dd 产前诊断(基因检测)
(2)1/404(2分)
(3)1号 3/16
如图是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受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请据图回答:
(1)肤色的正常和白化是一对______性状.
(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或______.
(3)若Ⅱ4与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慨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肤色的正常和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
(2)Ⅱ4的基因型为aa,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Ⅱ3的基因型是Aa或AA.
(3)Ⅱ4的基因型为aa,Ⅱ5的基因型为Aa,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慨率是.
故答案为:
(1)相对
(2)Aa Aa AA
(3)
解析
解:(1)肤色的正常和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
(2)Ⅱ4的基因型为aa,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Ⅱ3的基因型是Aa或AA.
(3)Ⅱ4的基因型为aa,Ⅱ5的基因型为Aa,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慨率是.
故答案为:
(1)相对
(2)Aa Aa AA
(3)
(2015秋•东至县校级期中)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含2个A的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
(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在浅绿色植株体内某些正常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原因是______,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F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逐代随机交配得到Fn,那么在Fn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______(用繁殖代数n的表达式表示).
(3)现有一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如图)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q;另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记为p.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且胚囊中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有人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你认为他的推测正确吗?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Ⅰ、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______.
Ⅱ、若F1______,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p上,基因a位于q上.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植株叶片在正常光照下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说明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体代谢有关酶的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
(2)在浅绿色植株体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当有些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基因已完成了复制但未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时,这些正常细胞中会含有两个A基因.有一批浅绿色植株(Aa),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AA、Aa、aa,由于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所以熟植株中只有AA、Aa,比例为1:2,a基因频率为=
.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其中AA占
、Aa占
、aa占
,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
=
.同理可推出:在Fn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
.
(3)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如果基因A或a在缺失片段m上,则q染色体上没有基因A、a,又因为含有这样的q染色体的花粉或卵细胞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植株甲不能产生.因此,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
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若F1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p上,基因a位于q上.
故答案为:
(1)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体代谢有关酶的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
(2)这些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基因已完成了复制但未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3)正确,若基因A或a在缺失片段m上,则q染色体上没有基因A、a,又因为含有这样的q染色体的花粉或卵细胞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植株甲不能产生
Ⅰ.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
Ⅱ.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植株叶片在正常光照下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说明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体代谢有关酶的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
(2)在浅绿色植株体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当有些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基因已完成了复制但未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时,这些正常细胞中会含有两个A基因.有一批浅绿色植株(Aa),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AA、Aa、aa,由于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所以熟植株中只有AA、Aa,比例为1:2,a基因频率为=
.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其中AA占
、Aa占
、aa占
,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
=
.同理可推出:在Fn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
.
(3)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如果基因A或a在缺失片段m上,则q染色体上没有基因A、a,又因为含有这样的q染色体的花粉或卵细胞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植株甲不能产生.因此,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
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若F1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p上,基因a位于q上.
故答案为:
(1)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体代谢有关酶的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
(2)这些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基因已完成了复制但未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3)正确,若基因A或a在缺失片段m上,则q染色体上没有基因A、a,又因为含有这样的q染色体的花粉或卵细胞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植株甲不能产生
Ⅰ.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
Ⅱ.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
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______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她为纯合子的机率为______.
(3)Ⅱ9基因型为______,Ⅲ10和Ⅲ11结婚(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5号是患病女性,而其父母正常,所以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隐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2)由于Ⅱ6的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所以其基因型为AA或Aa,为纯合子AA的机率为.
(3)Ⅱ9患白化病,其基因型为aa.由于Ⅲ10的基因型为AA或Aa,Ⅲ11的基因型为Aa,所以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
=
.
故答案为:
(1)隐性 Aa和Aa
(2)AA或Aa
(3)aa
解析
解:(1)由于5号是患病女性,而其父母正常,所以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隐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2)由于Ⅱ6的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所以其基因型为AA或Aa,为纯合子AA的机率为.
(3)Ⅱ9患白化病,其基因型为aa.由于Ⅲ10的基因型为AA或Aa,Ⅲ11的基因型为Aa,所以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
=
.
故答案为:
(1)隐性 Aa和Aa
(2)AA或Aa
(3)aa
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F1全为红果;F1自交后得F2共320株,其中红果番茄241株.若用字母D表示显性基因,字母d表示隐形基因,请分析回答:
(1)在番茄的红果和黄果中,______为显性性状.
(2)亲本中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______,F1(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______.
(3)F2的红果番茄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4)现有一株红果番茄,为了确定其基因型,可以将其与______(填“红果”或“黄果”)番茄进行测交.
(5)上述遗传现象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F1全为红果,所以在番茄的红果和黄果中,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亲本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F1全为红果,所以亲本中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黄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F1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
(3)F2的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和Dd,比例为1:2,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4)测交是指用隐性个体与杂种子一代进行杂交,以检测其基因型,所以为了确定红果番茄的基因型,可以将其与黄果番茄进行测交.
(5)由于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故答案为:
(1)红果
(2)DD Dd
(3)
(4)黄果
(5)分离
解析
解:(1)由于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F1全为红果,所以在番茄的红果和黄果中,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亲本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F1全为红果,所以亲本中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黄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F1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
(3)F2的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DD和Dd,比例为1:2,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4)测交是指用隐性个体与杂种子一代进行杂交,以检测其基因型,所以为了确定红果番茄的基因型,可以将其与黄果番茄进行测交.
(5)由于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故答案为:
(1)红果
(2)DD Dd
(3)
(4)黄果
(5)分离
有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控制雄鸽、雌鸽羽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通常雌鸽的羽毛是宽、短、钝且直的,叫母羽,雄鸽的羽毛细、长、尖且弯曲,叫雄羽,所有的雌鸽都是母羽的,但雄鸽也可以是母羽;雄羽只有雄鸽才有. (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1)用杂合的母羽雄鸽与杂合的雌鸽做亲本进行相交,所有子代都成活,发现子代中的雌鸽都为母羽,而雄鸽则呈现母羽:雄羽=3:1的比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2)在子代中,母鸽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雄鸽的基因型为______.
(3)上述现象表明______作为一种内部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正确答案
解:(1)亲本母羽雄鸽和雌鸽都是杂合体,因而基因型都为Aa.
(2)由于控制雄鸽、雌鸽羽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不论雌雄,Aa与Aa杂交,后代都形成AA、Aa、aa三种基因型.
(3)由于子代基因型都为AA、Aa、aa三种,但子代中的雌鸽都为母羽,而雄鸽则呈现母羽:雄羽=3:1的比例,说明性别作为一种内部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故答案为:
(1)Aa
(2)三 AA、Aa、aa
(3)性别(或性激素)
解析
解:(1)亲本母羽雄鸽和雌鸽都是杂合体,因而基因型都为Aa.
(2)由于控制雄鸽、雌鸽羽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不论雌雄,Aa与Aa杂交,后代都形成AA、Aa、aa三种基因型.
(3)由于子代基因型都为AA、Aa、aa三种,但子代中的雌鸽都为母羽,而雄鸽则呈现母羽:雄羽=3:1的比例,说明性别作为一种内部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故答案为:
(1)Aa
(2)三 AA、Aa、aa
(3)性别(或性激素)
请分析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1)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两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牵牛花的花色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对A、a显性,A对a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子代红花:蓝花之比是______,B组子代蓝花自交其子代蓝花占______.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通过自交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蓝花,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蓝花是显性性状;而B组中,蓝花×蓝花→后代出现红花,说明蓝花相对于红花是显性性状.由此可见,A组和B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对A、a显性,A对a显性.根据蓝花×蓝花→红花、蓝花,则B组亲代的基因型都为Aa,子代红花:蓝花之比是aa:(Aa+AA)=1:3.B组子代蓝花自交其子代蓝花占1-=
.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即A+A+、aa、A+a、A+A;通过自交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A+A.
故答案为:
(1)A、B 基因的分离
(2)1:3
(3)4 A+A
解析
解:(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蓝花,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蓝花是显性性状;而B组中,蓝花×蓝花→后代出现红花,说明蓝花相对于红花是显性性状.由此可见,A组和B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对A、a显性,A对a显性.根据蓝花×蓝花→红花、蓝花,则B组亲代的基因型都为Aa,子代红花:蓝花之比是aa:(Aa+AA)=1:3.B组子代蓝花自交其子代蓝花占1-=
.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即A+A+、aa、A+a、A+A;通过自交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A+A.
故答案为:
(1)A、B 基因的分离
(2)1:3
(3)4 A+A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______期______,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
______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 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核型.根据图一细胞中9号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可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2)为了确定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窄叶,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为:
(3)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图二中的t只能来自母本,故Tt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
(4)若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有t、tt、Tt三种.
故答案为:
(1)中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结构
(2)窄叶
(3)同源染色体
(4)t、tt、Tt
解析
解:(1)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核型.根据图一细胞中9号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可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2)为了确定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窄叶,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为:
(3)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图二中的t只能来自母本,故Tt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
(4)若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有t、tt、Tt三种.
故答案为:
(1)中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结构
(2)窄叶
(3)同源染色体
(4)t、tt、Tt
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______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若①基因型为aa请完成鉴定方案(按要求填写②~⑥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3)请画出第一方案中有黑色羊生成的遗传图解.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若①基因型为aa,则第一方案为测交法.②若亲本公羊为纯种,则后代全为白色;③若亲本公羊为杂种,则后代白色:黑色=1:1;④第二方案,用该白色公羊和杂合(Aa)白色母羊杂交;⑤若亲本公羊为纯种,则后代全为白色;⑥若亲本公羊为杂种,则后代白色:黑色=3:1.
(3)第一方案是测交法,后代若有黑色小羊产生,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测交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白
(2)②全为白色 ③白色:黑色=1:1 ④Aa
⑤全为白色 ⑥白色:黑色=3:1
(3)遗传图解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若①基因型为aa,则第一方案为测交法.②若亲本公羊为纯种,则后代全为白色;③若亲本公羊为杂种,则后代白色:黑色=1:1;④第二方案,用该白色公羊和杂合(Aa)白色母羊杂交;⑤若亲本公羊为纯种,则后代全为白色;⑥若亲本公羊为杂种,则后代白色:黑色=3:1.
(3)第一方案是测交法,后代若有黑色小羊产生,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测交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白
(2)②全为白色 ③白色:黑色=1:1 ④Aa
⑤全为白色 ⑥白色:黑色=3:1
(3)遗传图解
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1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基因用R和r表示).试问:
(1)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显隐性关系中______显性.
(2)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_.
(3)在F1红果番茄中的杂合子占______,纯合子占______.
(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其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可推测红果是显性性状,黄果是隐性性状.
(2)根据(1),可知亲本中红果为杂合子(Rr),因此红果自交产生的F1中红:黄=3:1.
(3)亲本红果(Rr)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可见,F1中红果番茄中,杂合子占,纯合子占
.
(4)由第(3)题可知,F1中红果番茄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
Rr,其中
RR自交后代仍是红果,
Rr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RR、
Rr、
rr),因此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RR:Rr:rr=(
):(
):(
)=3:2:1,其中红果:黄果=5:1.
故答案为:
(1)红果
(2)3:1
(3)
(4)RR:Rr:rr=3:2:1 红果:黄果=5:1.
解析
解:(1)根据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可推测红果是显性性状,黄果是隐性性状.
(2)根据(1),可知亲本中红果为杂合子(Rr),因此红果自交产生的F1中红:黄=3:1.
(3)亲本红果(Rr)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可见,F1中红果番茄中,杂合子占,纯合子占
.
(4)由第(3)题可知,F1中红果番茄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
Rr,其中
RR自交后代仍是红果,
Rr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RR、
Rr、
rr),因此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RR:Rr:rr=(
):(
):(
)=3:2:1,其中红果:黄果=5:1.
故答案为:
(1)红果
(2)3:1
(3)
(4)RR:Rr:rr=3:2:1 红果:黄果=5:1.
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
(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应怎样配种?______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
______
______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要在一个配种季节里鉴定,因此应让此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bb)进行交配,可产生多个子代马,从而便于通过子代的表现型推测亲代栗色公马的基因型.
(2)只要后代有白马出现,杂交后代全是白马或者杂交后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这是由于亲本的栗色公马为杂种,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则Bb×bb→1BB:1bb,后代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
若杂交后代全是栗色马,该栗色公马可以认为是纯种,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则BB×bb→Bb,后代全为栗色马.
故答案为:
(1)用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
(2)A.杂交后代全是白马,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B.杂交后代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C.杂交后代全是栗色马,该栗色公马可认为是纯种
解析
解:(1)由于要在一个配种季节里鉴定,因此应让此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bb)进行交配,可产生多个子代马,从而便于通过子代的表现型推测亲代栗色公马的基因型.
(2)只要后代有白马出现,杂交后代全是白马或者杂交后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这是由于亲本的栗色公马为杂种,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则Bb×bb→1BB:1bb,后代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
若杂交后代全是栗色马,该栗色公马可以认为是纯种,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则BB×bb→Bb,后代全为栗色马.
故答案为:
(1)用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
(2)A.杂交后代全是白马,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B.杂交后代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C.杂交后代全是栗色马,该栗色公马可认为是纯种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理论上,在喷瓜的群体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根据G基因决定雄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理论上,在喷瓜的群体中雄株的基因型有GG、Gg和Gg-共3种.但实际上雌性植株和两性植株均不能提供G这样的雌配子,所以GG这种基因型的雄株是不存在的.
故答案为:3.
解析
解:根据G基因决定雄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理论上,在喷瓜的群体中雄株的基因型有GG、Gg和Gg-共3种.但实际上雌性植株和两性植株均不能提供G这样的雌配子,所以GG这种基因型的雄株是不存在的.
故答案为: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