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母本是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操作②叫______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______进行,操作后要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色.

(4)写出上述(3)过程的遗传图解: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即矮茎植株,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即高茎植株.

(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到达彻底去雄,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

(3)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

(4)F1为杂合子(Aa),F1自交,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红花):Aa(红花):aa(白花)=1:2:1,所以F2代红花和白花之比为3:1,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矮茎    高茎  

(2)去雄  传粉  开花前或花粉未成熟之前     套上纸袋   

(3)红     

(4)遗传图解如下:

解析

解:(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即矮茎植株,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即高茎植株.

(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到达彻底去雄,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

(3)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

(4)F1为杂合子(Aa),F1自交,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红花):Aa(红花):aa(白花)=1:2:1,所以F2代红花和白花之比为3:1,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矮茎    高茎  

(2)去雄  传粉  开花前或花粉未成熟之前     套上纸袋   

(3)红     

(4)遗传图解如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的眼睑有单眼皮和双眼皮之分,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研究眼睑的遗传方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校的同学及家庭成员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如表.

据图回答:

(1)根据表中第______组调查结果,就能准确判断为显性性状______

(2)第二组中女生赵某和她的母亲均为单眼皮,她的姐姐和父亲均为双眼皮.那么

①控制人类眼睑遗传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②赵某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他传递给赵某的基因是______

③若赵某的姐姐与一个单眼皮的男性结婚,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第一组亲本均为双眼皮,但子代出现单眼皮性状,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双眼皮为显性性状.

(2)①单眼皮、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赵某为单眼皮,则其基因型均为aa,她父亲为双眼皮,则其基因型为Aa,他传递给赵某的基因是a.

③赵某的母亲为单眼皮,其基因型为aa,她姐姐为双眼皮,则其基因型为Aa,若赵某的姐姐(Aa)与一位单眼皮的男性(aa)结婚,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一      双眼皮

(2)①常    ②Aa     a      ③

解析

解:(1)第一组亲本均为双眼皮,但子代出现单眼皮性状,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双眼皮为显性性状.

(2)①单眼皮、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赵某为单眼皮,则其基因型均为aa,她父亲为双眼皮,则其基因型为Aa,他传递给赵某的基因是a.

③赵某的母亲为单眼皮,其基因型为aa,她姐姐为双眼皮,则其基因型为Aa,若赵某的姐姐(Aa)与一位单眼皮的男性(aa)结婚,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一      双眼皮

(2)①常    ②Aa     a      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的眼睑有单眼皮和双眼皮之分,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如图为一个家族中眼睑性状的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个体______(填图中序号),可准确判断______为隐性性状.

(2)5号的基因型为______;6号的基因型为______;7号的基因型为______

(3)6号与7号若再生一个孩子,其为单眼皮的概率为______,请在答卷中用遗传图解表示.

正确答案

解:(1)双眼皮的双亲1、2号,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6号,可判断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2)由6号的基因型(aa),可推知其父母1号和2号均为Aa,所生双眼皮女儿5号的基因型为AA或Aa.根据8号基因型(aa)可知7号为Aa.

(3)6号的基因型为aa,7号的基因型为Aa,则aa×Aa→Aa:aa=1:1,其子代是单眼皮的概率为

遗传图解见如下:

故答案为:

(1)1、2和6     单眼皮      

(2)AA或Aa     aa      Aa

(3)    遗传图解如下:

解析

解:(1)双眼皮的双亲1、2号,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6号,可判断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2)由6号的基因型(aa),可推知其父母1号和2号均为Aa,所生双眼皮女儿5号的基因型为AA或Aa.根据8号基因型(aa)可知7号为Aa.

(3)6号的基因型为aa,7号的基因型为Aa,则aa×Aa→Aa:aa=1:1,其子代是单眼皮的概率为

遗传图解见如下:

故答案为:

(1)1、2和6     单眼皮      

(2)AA或Aa     aa      Aa

(3)    遗传图解如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某哺乳动物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______

①yy×YY  ②Yy×yy   ③YY×Yy  ④Yy×Yy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yy×YY→Yy,后代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正确;

②Yy×yy→Yy、yy,后代雄性个体中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错误;

③YY×Yy→YY、Yy,后代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正确;

④Yy×Yy→YY、Yy、yy,后代雄性个体中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错误;

故能满足要求的是①③.

(2)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yy.由于黄色个体肯定是雄性,所以它的基因型一定是Yy;而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Yy或yy.因此,交配后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几率是==

故答案为:

(1)①③

(2)yy        

解析

解:(1)①yy×YY→Yy,后代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正确;

②Yy×yy→Yy、yy,后代雄性个体中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错误;

③YY×Yy→YY、Yy,后代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正确;

④Yy×Yy→YY、Yy、yy,后代雄性个体中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错误;

故能满足要求的是①③.

(2)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yy.由于黄色个体肯定是雄性,所以它的基因型一定是Yy;而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Yy或yy.因此,交配后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几率是==

故答案为:

(1)①③

(2)yy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红眼和白眼)是三对相对性状.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B)对黑檀体(b)为显性且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下面的信息回答:

(1)现用翻翅果蝇和纯合正常翅果蝇做了表中的杂交实验:

据表可知,正常翅为______性状.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依据上表组合二的实验结果,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灰灰体:正常翅黑檀体的比例为______

(3)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白眼灰体雄果蝇交配,F1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黑檀体,则F1雌果蝇中白眼灰体的概率为______;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产生配子的过程中______(能/不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

正确答案

解:(1)据表可知,正常翅为隐性性状.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即Aa:aa=2:1.

(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说明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中翻翅灰体果蝇基因为AaBb.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由于AA纯合致死,即AABB、AABb、AAbb个体致死,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州黑檀体比例为6:2:3:1.

(3)由于灰体(B)对黑檀体(b)为显性且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灰体雌果蝇和白眼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_XRX_和B_XrY.由于一只红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白眼灰体雄果蝇交配,F1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黑檀体,所亲本的以基因型分别为BbXRXr和BbXrY.因此,F1雌果蝇中白眼灰体的概率为×=.白眼黑檀体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能形成bbXrXr和bbYY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

故答案为:

(1)①隐性    ②基因型AA的个体致死

(2)①AaBB和aabb    ②6:2:3:1

(3)   能

解析

解:(1)据表可知,正常翅为隐性性状.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即Aa:aa=2:1.

(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说明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中翻翅灰体果蝇基因为AaBb.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由于AA纯合致死,即AABB、AABb、AAbb个体致死,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州黑檀体比例为6:2:3:1.

(3)由于灰体(B)对黑檀体(b)为显性且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灰体雌果蝇和白眼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_XRX_和B_XrY.由于一只红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白眼灰体雄果蝇交配,F1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黑檀体,所亲本的以基因型分别为BbXRXr和BbXrY.因此,F1雌果蝇中白眼灰体的概率为×=.白眼黑檀体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能形成bbXrXr和bbYY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

故答案为:

(1)①隐性    ②基因型AA的个体致死

(2)①AaBB和aabb    ②6:2:3:1

(3)   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的黑体(y)与灰体(Y)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该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

(1)应选取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______雌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

(2)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子代果蝇.

(3)通过观察子代果蝇性状,推断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

①若子代______,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

②若子代______,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

③若子代有灰体,也有黑体,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检测某动物的基因型,常用测交法,即选取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雌果蝇(yy)与待测雄果蝇交配.

(2)①若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即YY×yy,则子代全为灰体;

②若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即yy×yy,则子代全为黑体;

③若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即Yy×yy,则子代有灰体,也有黑体.

故答案为:

(1)黑体

(3)①全为灰体

②全为黑体,

③Yy

解析

解:(1)检测某动物的基因型,常用测交法,即选取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雌果蝇(yy)与待测雄果蝇交配.

(2)①若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即YY×yy,则子代全为灰体;

②若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即yy×yy,则子代全为黑体;

③若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即Yy×yy,则子代有灰体,也有黑体.

故答案为:

(1)黑体

(3)①全为灰体

②全为黑体,

③Yy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种脚很短的鸡叫爬行鸡.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第一组:爬行鸡×爬行鸡   F1中有2972只爬行鸡,955只正常鸡.

第二组:爬行鸡×正常鸡   F1中有1676只爬行鸡,1661只正常鸡.

分析上述结果说明:

(1)第一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设显性基因是T,隐性基因是t)是______,子代爬行鸡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正常鸡的基因型是______

(2)第二组杂后代中爬行鸡互交,在F2中共得到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______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______只.

正确答案

解:(1)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爬行鸡由显性基因T控制,正常鸡由隐性基因t控制.第一组数据中父代全为爬行鸡,而子代中有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爬行鸡与正常鸡的比例大约为3:1,因此亲代基因型均为Tt,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TT、Tt,正常鸡的基因型是tt.再由第二组:爬行鸡×正常鸡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子代中爬行鸡与正常鸡的数量相当,则更进一步验证了亲代基因型为Tt,正常鸡的基因型为tt,爬行鸡的基因组成一定是Tt而不会是TT.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正常鸡的基因组成是tt,这一对基因由亲代双方各提供一个,即亲代的基因组成中除含有一个控制爬行的显性基因T外,都含有一个控制正常的隐性基因t,即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Tt,子代子代爬行鸡为TT和Tt,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正常鸡的基因组成是tt.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前面分析可知F2代的爬行鸡的基因组成一定是Tt,而不是TT,因此F2代的爬行鸡雌雄交配后代中tt占25%即6000×25%═1500,可稳定遗传的爬行鸡TT约有25%,即6000×25%═1500.

故答案为:

(1)Tt     tt

(2)1500     1500

解析

解:(1)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爬行鸡由显性基因T控制,正常鸡由隐性基因t控制.第一组数据中父代全为爬行鸡,而子代中有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爬行鸡与正常鸡的比例大约为3:1,因此亲代基因型均为Tt,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TT、Tt,正常鸡的基因型是tt.再由第二组:爬行鸡×正常鸡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子代中爬行鸡与正常鸡的数量相当,则更进一步验证了亲代基因型为Tt,正常鸡的基因型为tt,爬行鸡的基因组成一定是Tt而不会是TT.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正常鸡的基因组成是tt,这一对基因由亲代双方各提供一个,即亲代的基因组成中除含有一个控制爬行的显性基因T外,都含有一个控制正常的隐性基因t,即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Tt,子代子代爬行鸡为TT和Tt,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正常鸡的基因组成是tt.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前面分析可知F2代的爬行鸡的基因组成一定是Tt,而不是TT,因此F2代的爬行鸡雌雄交配后代中tt占25%即6000×25%═1500,可稳定遗传的爬行鸡TT约有25%,即6000×25%═1500.

故答案为:

(1)Tt     tt

(2)1500     15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l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Ⅰ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的基因型是______.Ⅲ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______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Ⅱ2和Ⅱ3色觉正常,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______.若Ⅱ2和Ⅱ3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患者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Ⅱ1为患病,且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由于Ⅰ1正常,所以其基因型为Aa.

(2)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的基因型是Aa.Ⅲ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由于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个孩子表型正常,其基因型为AA或Aa,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又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因此,前者是后者的÷=140÷3=46.67倍.

(4)根据Ⅱ2和Ⅱ3色觉正常,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AaXbY,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若Ⅱ2和Ⅱ3再生一正常女孩,其基因型是Aa、XBXb.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患者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Aa、aa  

(2)Aa  

(3)46.67    

(4)AaXbY     

解析

解:(1)由于Ⅱ1为患病,且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由于Ⅰ1正常,所以其基因型为Aa.

(2)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的基因型是Aa.Ⅲ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由于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个孩子表型正常,其基因型为AA或Aa,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又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因此,前者是后者的÷=140÷3=46.67倍.

(4)根据Ⅱ2和Ⅱ3色觉正常,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AaXbY,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若Ⅱ2和Ⅱ3再生一正常女孩,其基因型是Aa、XBXb.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患者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Aa、aa  

(2)Aa  

(3)46.67    

(4)AaXbY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花卉的野生型全部开红花,但实验室通过育种得到了两个开白花的突变品系.为了研究该花卉的花色遗传方式,现用野生型和两个纯种突变品系分别进行杂交实验并均得到F1 F2自交得F2,结果见表格:

(1)甲同学只观察杂交组合I就推断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该假设成立,则______为显性现状,F2中红花纯合的概率为______,将所有红花选出进行自交得到的F3中白花基因频率为______

(2)乙同学发现杂交组合Ⅱ的实验结果和甲同学的假设矛盾,于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该花卉的花色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______ (填“B”或“b”),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杂交组合Ⅲ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③若从第I组、第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红花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3)在(2)成立的前提下,科学家从蓝色三叶草中获取了蓝色素基因M.

①能够将M基因送入该花卉体细胞的工具叫______

②为了培育出开纯蓝花的花卉,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花卉体细胞作受体细胞.

③将一个M基因成功整合到细胞的某条染色体上,并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开蓝色花的植株,为了尽快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蓝花品系,可选用的育种方法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如果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 F2表现型红花:白花=3:1,可判断红色为显性现状,F2中红花纯合的概率为1/3,杂合体的概率为2/3.在红花中,红花基因的频率为2/3,白花基因的频率为1/3.将选出的红花进行自交得到的F3中,红花和白花的基因频率不变,仍然是2/3和1/3.

(2)①根据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且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又杂交组合Ⅱ中F2表现为红花:白花=1:3,可推测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B基因.因此,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

②杂交组合Ⅲ的F1表现型都为白花,说明其基因型为AaBb.因此,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1AAbb、2Aabb):白花(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3:13,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

③第I组、第Ⅲ组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都为1AAbb、2Aabb,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3+2/3×2/3=5/9.

(3)①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是运载体.

②由于白色不影响其它颜色,所以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花卉体细胞作受体细胞,可以培育出开纯蓝花的花卉.

③要想缩短育种年限,尽快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蓝花品系,最常用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故答案为:

 (1)红色    1/3      1/3

(2)①B   AAbb    ②红花:白花=3:13    7    ③5/9

(3)①运载体      ②aabb      ③单倍体育种

解析

解:(1)如果该花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 F2表现型红花:白花=3:1,可判断红色为显性现状,F2中红花纯合的概率为1/3,杂合体的概率为2/3.在红花中,红花基因的频率为2/3,白花基因的频率为1/3.将选出的红花进行自交得到的F3中,红花和白花的基因频率不变,仍然是2/3和1/3.

(2)①根据产生红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且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花瓣中所有色素的合成;又杂交组合Ⅱ中F2表现为红花:白花=1:3,可推测能够抑制花瓣色素产生的基因是B基因.因此,野生型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

②杂交组合Ⅲ的F1表现型都为白花,说明其基因型为AaBb.因此,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1AAbb、2Aabb):白花(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3:13,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

③第I组、第Ⅲ组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都为1AAbb、2Aabb,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3+2/3×2/3=5/9.

(3)①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是运载体.

②由于白色不影响其它颜色,所以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花卉体细胞作受体细胞,可以培育出开纯蓝花的花卉.

③要想缩短育种年限,尽快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蓝花品系,最常用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故答案为:

 (1)红色    1/3      1/3

(2)①B   AAbb    ②红花:白花=3:13    7    ③5/9

(3)①运载体      ②aabb      ③单倍体育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4)若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

(2)由第(1)问可知,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产生的棕色子牛基因型为bb.

(3)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黑色):Aa(黑色):aa(棕色)=1:2:1,由此可见,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黑色子牛中纯合子占;判断黑色子牛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选棕色牛.

(4)杂种雌牛的基因型为Bb,雄牛X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产生的20头子牛,若全为黑色,则说明雄牛X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其基因型最可能是BB;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即黑色:棕色=1:1,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牛为黑牛,6头为棕色(bb),即黑色:棕色≈3:1,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

故答案为:

(1)黑色 

(2)Bb×Bb、bb  

(3)75%    C 

(4)BB  bb   Bb

解析

解:(1)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

(2)由第(1)问可知,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产生的棕色子牛基因型为bb.

(3)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黑色):Aa(黑色):aa(棕色)=1:2:1,由此可见,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黑色子牛中纯合子占;判断黑色子牛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选棕色牛.

(4)杂种雌牛的基因型为Bb,雄牛X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产生的20头子牛,若全为黑色,则说明雄牛X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其基因型最可能是BB;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即黑色:棕色=1:1,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牛为黑牛,6头为棕色(bb),即黑色:棕色≈3:1,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

故答案为:

(1)黑色 

(2)Bb×Bb、bb  

(3)75%    C 

(4)BB  bb   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50近代遗传学的奠基者是______,他选用严格______的植物:豌豆,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基因的______规律和基因的______规律.下表是某植物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2)根据组合______,能判断出______是显性性状.

(3)请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紫花______,白花______(用A和a表示相应基因)

(4)组合三的F1植株中,理论上杂合子占的比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50近代遗传学的奠基者是孟德尔,他选用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豌豆,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组合二或组合三可判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

(3)由以上分析可知,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紫花)和aa(白花).

(4)组合三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其自交形成的F1植株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因此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

故答案为:

(1)孟德尔   自花传粉  分离    自由组合

(2)二或三    紫花   

(3)Aa      aa   

(4)

解析

解:(1)50近代遗传学的奠基者是孟德尔,他选用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豌豆,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组合二或组合三可判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

(3)由以上分析可知,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紫花)和aa(白花).

(4)组合三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其自交形成的F1植株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因此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

故答案为:

(1)孟德尔   自花传粉  分离    自由组合

(2)二或三    紫花   

(3)Aa      aa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为常染色体上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______调查情况,就能判断______眼皮为显性.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则②组的双亲杂交组合是______

(3)表中120:24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其原因是(至少写两条)

____________

(4)已知一对双眼皮夫妇,男为杂合子,不知女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你可以通过什么现象证明女也一定为杂合子?现象为:______

(5)有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这对夫妇的基因分别是______,若再生一胎为女孩双眼皮的概率是______(用A和a表示遗传基因).

正确答案

解:(1)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②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因此,根据表中①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可判断双眼皮为显性,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2)第②组中,后代双眼皮:单眼皮≈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

(3)表中①组的120:24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其原因是①被调查人群数量不够多 ②双亲未必都是杂合子.

(4)已知一对双眼皮夫妇,男为杂合子,如果子女中有单眼皮出现,则可推知女子为杂合子.

(5)有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分别是Aa×Aa.若再生一胎为女孩双眼皮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①双 

(2)aa×Aa  

(3)①被调查人群数量不够多 ②双亲未必都是杂合子

(4)子女中有单眼皮出现    

(5)Aa×Aa  

解析

解:(1)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②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因此,根据表中①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可判断双眼皮为显性,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2)第②组中,后代双眼皮:单眼皮≈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

(3)表中①组的120:24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其原因是①被调查人群数量不够多 ②双亲未必都是杂合子.

(4)已知一对双眼皮夫妇,男为杂合子,如果子女中有单眼皮出现,则可推知女子为杂合子.

(5)有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分别是Aa×Aa.若再生一胎为女孩双眼皮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①双 

(2)aa×Aa  

(3)①被调查人群数量不够多 ②双亲未必都是杂合子

(4)子女中有单眼皮出现    

(5)Aa×A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Ⅰ.牛的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种牛,A栏全是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A、B两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

(1)若A栏种牛是B栏种牛的杂交后代,且B栏黑牛只有一种基因型,则A、B两栏种牛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若B栏是A栏的亲本,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体,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______

Ⅱ.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鸟和灰鸟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种.

(2)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若A栏种牛是B栏种牛的杂交后代,且B栏黑牛只有一种基因型,说明两种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则B栏种牛的基因型为BB、bb,A栏种牛的基因型Bb.

(2)若B栏是A栏的亲本,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体,当B栏中杂合黑色个体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性别相同时,A栏中就不会有红色种牛.

Ⅱ.(1)根据分析可知:黑鸟的基因型有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

(2)一只黑雄鸟(A_ZBZ-)与一只灰雌鸟(A_ZbW)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即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雄性两对基因都杂合(AaZBZb),亲本雌性杂合(AaZbW).

故答案为:

Ⅰ.(1)A栏牛:Bb;B栏牛:BB和bb

(2)B栏中杂合黑色个体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性别相同

Ⅱ.(1)6和4     

(2)AaZBZb (♂)、AaZbW(♀)

解析

解:Ⅰ.(1)若A栏种牛是B栏种牛的杂交后代,且B栏黑牛只有一种基因型,说明两种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则B栏种牛的基因型为BB、bb,A栏种牛的基因型Bb.

(2)若B栏是A栏的亲本,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体,当B栏中杂合黑色个体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性别相同时,A栏中就不会有红色种牛.

Ⅱ.(1)根据分析可知:黑鸟的基因型有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

(2)一只黑雄鸟(A_ZBZ-)与一只灰雌鸟(A_ZbW)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即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雄性两对基因都杂合(AaZBZb),亲本雌性杂合(AaZbW).

故答案为:

Ⅰ.(1)A栏牛:Bb;B栏牛:BB和bb

(2)B栏中杂合黑色个体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性别相同

Ⅱ.(1)6和4     

(2)AaZBZb (♂)、AaZbW(♀)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蚕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A、a控制,蚕茧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与b、C与c)控制,这3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幼蚕体色正常、红体色由基因R、r控制,该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回答:

(1)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若将桑叶浸渍在6×10-5ppm的NaF溶液中5min,捞出晾干后饲喂甲组F1,淘汰不耐氟家蚕,然后让其自由交配,则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耐氟性家蚕占______,F2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

②写出乙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

③家蚕的Z染色体和W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Ⅲ),如下图所示.若丙组亲本均为纯种(ZRW、ZrW均视为纯种),请根据丙组实验的结果分析,基因R、r应位于性染色体的区段______.若基因R、r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则乙组的F1表现型应为______

(2)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M导人家蚕细胞培养后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s,实际上合成120个干扰素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min,其原因是______.若M基因中编码第90位谷氨酸的CTC突变成ATC,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___为终止密码子.

正确答案

解:(1)①根据蚕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A、a控制,可推测出甲组F1中耐氟性蚕的基因型为AA和Aa,比例为1:2,所以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因此F2中能稳定遗传的耐氟性家蚕占2/3×2/3=4/9;F2中A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2/3.

②根据乙组杂交组合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耐氟性:不耐氟性=1:1,所以亲本基因型中含Aa和aa;黄茧:白茧=3:13,为9:3:3:1的变式,所以亲本基因型中含BbCc和BbCc.因此,乙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AaBbCc♂aaBbCc.

③根据丙组实验的结果分析,F1为体色正常(♂)和红体色(♀),说明基因R、r应位于性染色体的区段I上;若基因R、r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则乙组的F1表现型应为雌雄个体均为体色正常.

(2)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s,合成120个干扰素分子应需要10min,而实际只需1min,说明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个干扰素分子的合成.翻译遇到终止密码时会停止,所以mRNA上的UAG为终止密码子.

答案:(1)①4/9      2/3     ②♀AaBbCc♂aaBbCc    ③I    雌雄个体均为体色正常

(2)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个干扰素分子的合成         UAG

解析

解:(1)①根据蚕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A、a控制,可推测出甲组F1中耐氟性蚕的基因型为AA和Aa,比例为1:2,所以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因此F2中能稳定遗传的耐氟性家蚕占2/3×2/3=4/9;F2中A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2/3.

②根据乙组杂交组合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耐氟性:不耐氟性=1:1,所以亲本基因型中含Aa和aa;黄茧:白茧=3:13,为9:3:3:1的变式,所以亲本基因型中含BbCc和BbCc.因此,乙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AaBbCc♂aaBbCc.

③根据丙组实验的结果分析,F1为体色正常(♂)和红体色(♀),说明基因R、r应位于性染色体的区段I上;若基因R、r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则乙组的F1表现型应为雌雄个体均为体色正常.

(2)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s,合成120个干扰素分子应需要10min,而实际只需1min,说明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个干扰素分子的合成.翻译遇到终止密码时会停止,所以mRNA上的UAG为终止密码子.

答案:(1)①4/9      2/3     ②♀AaBbCc♂aaBbCc    ③I    雌雄个体均为体色正常

(2)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个干扰素分子的合成         UA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一株开紫花的植株.他希望培育这种花卉新品种用于观赏,而上网查阅了这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培育要求后,于是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所结第一代种子全部播种,精心培育,让其自花授粉,发现长出的新植株中,却有近三分之一的植株是开白花的,这当然不适于规模化、商品化生产.

(1)为了获得开紫花的纯种,请帮这位同学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程序.______

(2)如果第一代种子长出的新植株全部自花授粉,集中收获第二代种子.再全部播种,自花授粉,再集中收获第三代种子.如此循环播种,收获.理论上收获的第3代种子中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第n代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3)如果这位同学将第一代种子长出的新植株中开白花的全部淘汰,只保留开紫花植株,集中收获全部第二代种子.同样如此循环播种,淘汰白花植株,收获紫花植株的种子.理论上收获的第3代种子中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第n代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因此为了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可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自交几代,注意应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后再进行自交,逐代淘汰白色花,直至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的比例为:杂合子占,纯合子占1-,其中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1-).如果第一代种子长出的新植株全部自花授粉,集中收获第二代种子.再全部播种,自花授粉,再集中收获第三代种子.如此循环播种,收获.理论上收获的第3代种子中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

(3)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的比例为:杂合子占,纯合子占1-,其中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1-).如果这位同学将第一代种子长出的新植株中开白花的全部淘汰,只保留开紫花植株,集中收获全部第二代种子.同样如此循环播种,淘汰白花植株,收获紫花植株的种子,则第n代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因此收获的第3代种子中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故答案为:

(1)以下设计程序任选其即可

设计程序一:单独收集第一代每株紫花植株结出的种子,分块独立种植、培育,让其自花授粉,采收没有白花植株(不发生性状分离)的那部分土块的全部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即可

设计程序二: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自交几代,注意应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后再进行自交,逐代淘汰白色花,直至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    (1-

(3)     

解析

解:(1)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因此为了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可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自交几代,注意应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后再进行自交,逐代淘汰白色花,直至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的比例为:杂合子占,纯合子占1-,其中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1-).如果第一代种子长出的新植株全部自花授粉,集中收获第二代种子.再全部播种,自花授粉,再集中收获第三代种子.如此循环播种,收获.理论上收获的第3代种子中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

(3)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的比例为:杂合子占,纯合子占1-,其中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1-).如果这位同学将第一代种子长出的新植株中开白花的全部淘汰,只保留开紫花植株,集中收获全部第二代种子.同样如此循环播种,淘汰白花植株,收获紫花植株的种子,则第n代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因此收获的第3代种子中符合推广要求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故答案为:

(1)以下设计程序任选其即可

设计程序一:单独收集第一代每株紫花植株结出的种子,分块独立种植、培育,让其自花授粉,采收没有白花植株(不发生性状分离)的那部分土块的全部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即可

设计程序二: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自交几代,注意应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后再进行自交,逐代淘汰白色花,直至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    (1-

(3)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